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锁相环范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hold-in范围、捕获范围(pull-in range,也称为识别范围,acquisition range)及锁定范围(lock-in range)是锁相回路电路有关其频率偏差范围的相关参数,是在不同条件下电路可以锁定外来讯号的资讯。
历史
在1996年锁相环的参考书中[1][2],会介绍像hold-in、pull-in、lock-in等锁相环可以锁定的频率范围,以及其他锁相环相关的频率范围。这些参数广为在相关产业使用(例如当代的工业文献[3][4]以及其他的出版物)。在工程文献中只会对这些参数给予不严谨的定义。 这样的情形多年之后,在有关同步以及通讯的教科书已有共识,在使用这些参数前小心的提供其定义[5]。之后就出现了严谨的数学定义[6][7]。
佛洛依德·加德纳在其著名著作Phaselock Techniques的第一版,有提到锁定(lock-in)频率的概念[8]“假如,因为一些原因,输入和VCO的频率差小于回路频宽,回路会几乎瞬间锁定,不会脱步(slipping cycle)。可以快速识别频率的最大频率差称为锁定频率”。其中有关锁定频率以及对应锁定频率的定义非常流行,出现在许多的工程文献上。不过因为在初始状态时,可能完全没有频率差,因此锁相回路一开始运作,在识别频率的过程其实就脱步了。因此在回路是否脱步的分析中,锁相回路的初始状态就非常重要了。Gardner有关锁定频率的概念不太严谨,仍需要澄清。
加德纳在该书的第二版中有提到:“没有一个自然的方式可以精确定义唯一的锁定频率”,另外也提到:“虽然在本质上很含糊,但锁定范围是很有用的概念。”[9][10]。
Remove ads
定义
- ,是输入(参考)信号和振荡器(VCO, NCO)信号的相位差。
- ,是输入信号和VCO信号的初始相位差
- ,是输入信号和VCO信号的频率差。
- 是输入信号频率和VCO游走频率(free running frequency)信号的差值。
一般而言,,因为 会依VCO的初始输入而定。
Remove ads
锁定状态的定义
在锁定状态(locked state)中
- 相位误差扰动很小,频率误差很小。
- 在小幅的相位扰动以及滤波状态后,PLL可以回到锁定状态。

Hold-in范围的定义
若锁相环在滤波器状态、VCO和输入信号频率和相位的小扰动后,重新进入锁定状态,此时的频率偏差属于锁定状态。此效果称为稳态稳定性。此外,针对hold-in范围内的频率偏差,输入频率若小幅改变,锁相回路可以重新达到新的锁定状态(追踪过程)。
Remove ads
捕获范围(Pull-in range)也称为是识别范围(acquisition range)、捕捉范围(capture range)[11]。
假设锁相回路的电源一开始关闭,在时开启。假设初始的频率差够大,回路在一个周期内无法锁定,但VCO频率会慢慢的朝向参考频率移动(识别过程)。此效果称为暂态稳定性。捕获范围(Pull-in range)用来说明识别过程可以稳定的频率偏差范围(在Gardner (1966,第40页)和Best (2007,第61页)中有说明)。
捕获范围定义
捕获范围是在任意相位、初始频率以及滤波器状态下,让PLL可以锁相捕获的最大频率偏差范围的值,而称为捕获频率(pull-in frequency)[6][7]。
Remove ads
假设PLL一开始已锁定,参考频率突然剧烈变化(步阶变化)。锁定范围(Pull-in range)可以保证在一段时间(可能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PLL最后会同步。这种长的的识别过程称为脱步(cycle slipping)。
若初始和最后的相位偏差大于,就有脱步(cycle slipping)的情形。
不过,有时也会考虑偏差的限制,以及偏差的最大值[15]
锁定范围的定义
若锁相回路已在锁定状态,在锁定范围(lock-in range)内的突然变化 (),锁相回路可以在没有脱步的情形下锁定。称为锁定频率(lock-in frequency)[6][7]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