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镇西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鎮西城
Remove ads

镇西城越南语Trấn Tây Thành鎮西城高棉语ត្រាន តាយ ថាញ់)是越南阮朝明命年间占领柬埔寨南部期间实施改土归流所设立的行政建制。

更多信息 柬埔寨历史系列条目 ...
Remove ads

历史

背景

柬埔寨被阮朝称为“高绵”。绍治年间,因避讳,改称“真腊”,后在绍治七年(1847年)又改称“高蛮”。启定四年(1919年),恢复“高绵”一名,与“高蛮”并用。柬埔寨是东南亚文明古国,但在广南国时期,柬埔寨已经衰落,沦为暹罗和阮主的附庸,领土遭到两国逐步蚕食。

阮朝建立后,于嘉隆六年(1807年)九月,册封安赞二世(匿禛)为“高绵国王”,确立两国朝贡关系[1]。嘉隆九年(1810年),柬埔寨内乱,嘉隆帝阮福映阮文仁出兵,与暹罗争夺柬埔寨[2]。嘉隆十二年(1813年),内乱平定,阮朝命阮文瑞统领一千士兵留守柬埔寨国都南荣府金边)以保护之[3]。阮文瑞在柬埔寨期间,独揽大权,连国王也要听命于他。

郡县其地

Thumb
镇西将军之印

明命十四年(1833年)夏,南圻爆发黎文𠐤之乱,柬埔寨没有跟随起兵,黎文𠐤因此联合暹罗进攻柬埔寨。安赞二世不敌,逃往阮朝永隆省求援。明命十五年(1834年)春,明命帝命张明讲等人护送安赞二世归国,并在柬埔寨首都南荣府旁修筑安蛮堡。同年冬,安赞二世死后无子,“高绵国王”印信由柬埔寨官僚茶龙(Chakrey Long)、罗坚掌管,越南人张明讲黎大纲代理国事。次年(1835年),明命帝派大将张明讲册封安眉(玉云)为郡主。安眉事实上只是个傀儡,她在即位后就被幽禁在宫中,越南人不准她参与政事,国王印信由三名高棉族官员茶龙、壬于(Yumreach Hu)、罗坚掌管。张明讲上表,请求“郡县其地”,获得明命帝批准。阮朝改安蛮堡为镇西城,全境分为32府2蛮,设立将军、参赞大臣等职务直接管理其事务。[4]

明命二十一年(1840年),正式改土归流,将柬埔寨全境划分为10府23县,并派遣钦差大臣黎文德、副钦差尹蕴前往柬埔寨,清丈土地、制定税额、调查水利。同时改封玉云改封美林郡主、玉卞为闾安郡君、玉秋为输忠郡君、玉原为辑宁郡君。不久玉卞被发现与居住在暹罗的舅舅暗通书信,被明命帝诛杀。明命帝随后下令将玉云、玉秋、玉原三人转移至嘉定省城(今胡志明市)。又以暗通叛匪、隐匿户口不报为由,将茶龙降为该队,发配河内;壬于降为正队长,发配北宁;罗坚降为队长,发配兴安[4]

统治政策

阮朝在镇西城屯驻重兵,实行军事统治。阮朝朝廷调集了京兵和南部各省省兵前往镇西城。同时将柬埔寨原有军队改编,与越南士兵混合编制,由越南军官统领,并为柬埔寨士兵取越南姓名,登册上报[5]。此外,阮朝强迫柬埔寨百姓采用越南百姓的风俗习惯,改穿越南服饰,学习越南语,被动接受儒学。

阮朝朝廷掌握镇西城各府县官员任命大权,任用越南人为官。其中不乏贪蠹官员,侵占田土,敲诈勒索,大肆索贿,掳掠柬埔寨百姓为奴[6]。柬埔寨百姓大为不满。

另一方面,对于柬埔寨百姓信奉的上座部佛教(亦称南传佛教),阮朝也加以破坏。僧侣被驱离寺院,寺庙被捣毁,而佛像则被用来熔铸大炮[7]

废除

柬埔寨人对国王遭到拘禁甚为愤怒。明命二十一年(1840年)八月,镇西城爆发大起义,全境各处均有义兵起事。这些柬埔寨人向暹罗求援,希望让流亡暹罗的王子安东(匿𧑒)归国即位。阮朝名臣张明讲、阮公著尹蕴等四处镇压,疲于奔命。暹罗派兵支持起义军,战事陷入胶著状态。阮朝释放被拘禁的安眉以及王子安恩(匿螉俺),让他们回到镇西招诱起义军归附朝廷,但无济于事。绍治元年(1841年),张明讲因战事失利而被撤职召回。他向绍治帝上书谢罪,不久羞愤而死。在谢光巨的建议下,绍治帝决定放弃镇西城。阮朝同暹罗达成和平协议,柬埔寨同时臣服于暹罗、越南两国。绍治七年(1847年),绍治帝遣使册封安东为“高蛮国王”,随后阮朝军队全部撤出柬埔寨。柬埔寨重获独立。

行政区划

Thumb
炉圆府
炉圆府
广边府
广边府
真诚府
真诚府
南宁府
南宁府
炉越府
炉越府
龙樽府
龙樽府
宁泰府
宁泰府
海西府
海西府
寻于府
寻于府
海东府
海东府
其苏府
其苏府
福来县
福来县
平暹府
平暹府
开边府
开边府
薏苡府
薏苡府
南荣府
南荣府
镇西城具体位置可考府县

明命十六年(1835年),柬埔寨全境划分为33府2蛮[8]。《大越地舆全编》中府蛮名称如下:

南荣府其苏府寻惇府绥腊府巴南府巴来府平暹府哥捌府炉圆府海东府金长府输忠府歌讴府望云府中河府征来府山甫府山卜府寻于府开边府海西府哥林府梯笠府锦牌府炉越府龙樽府广边府化夷府真才府薏苡府真诚府密律府乌门府芹制蛮芹漇蛮

明命二十一年(1840年),阮朝正式在柬埔寨改土归流,将全境划分为10府23县[4]

  • 将军参赞管辖4府10县。
    • 镇西府,辖2县:泰安县闾安县
    • 宜禾府,辖2县:上丰县丰穰县
    • 南宁府,辖3县:南盛县南泰县扶南县
    • 武功府,辖3县:平征县其苏县征瑞县
  • 海西宣抚辖2府5县。
    • 海西府,辖2县:海平县输忠县
    • 宁泰府,辖3县:玉牌县江右县泰盛县
  • 海东宣抚辖2府4县。
    • 海东府,辖2县:海宁县辑宁县
    • 河平府,辖2县:中河县福来县
  • 山静宣抚辖2府4县。
    • 山静府,辖2县:桂林县山东县
    • 美林府,辖2县:美材县华林县绍治元年,避绍治帝生母胡氏华讳,改为桃林县[9])。
Remove ads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