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长孔真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长孔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isodon),为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真鲨目真鲨科的其中一种,最初被法国动物学家 Achille Valenciennes在Müller和Henle 1839年的Systematische Beschreibung der Plagiostomen中命名为Carcharias (Aprionodon) isodon。模式标本是一只65公分的幼年雄鲨,可能是在纽约捕获,该物种后来被移至真鲨属[2]。分布于西大西洋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到古巴、墨西哥湾与巴西南部到乌拉圭海域,深度0至20公尺,本鱼体修长,呈纺锤型,鼻子长而尖,鼻孔前面有短的、宽三角形的皮瓣,眼大而圆,具有瞬膜,嘴巴宽阔,嘴角有清晰的皱纹。上颚两侧有12至15排牙,下颚两侧有13-14排牙,每颗牙齿都很小,呈针状,中央尖角狭窄,边缘光滑至微小的锯齿状。五对鳃缝很长,大约是背鳍基部长度的一半。背鳍2个,第一背鳍高且呈三角形,具有尖顶,起源于胸鳍尖端的前方。第二背鳍相对较大,起源于臀鳍。背鳍之间没有脊。胸鳍小,呈镰刀状,尖端尖,体上部深蓝灰色,下部为白色,侧面有淡淡的浅色条纹,体长可达2公尺,栖息在近海的海湾、河口和沙岸,从过往纪录,它会冒险进入德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的河流[3],本种在西北大西洋的族群会进行洄游,三月底至五月初,当水温升至20 °C以上时,幼鱼和成鱼会抵达南卡罗莱纳州附近海域,它们会停留到九月到十月中旬,直到水温下降并向南迁移到佛罗里达州。成群活动,属肉食性,以硬骨鱼为主食,如大西洋鲱鱼[4],胎生,在西北大西洋,交配发生在五月初至六月初,经过12个月的妊娠期后,幼鱼大约在第二年的同一时间出生,雌鱼每隔一年产下两到六尾幼鲨。可做为食用鱼,但不具商业性,通常是延绳钓偶然捕获。
-
辨别长孔真鲨的主要特征为长鳃缝和细长的牙齿
-
上下颚
-
上排牙齿
-
下排牙齿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