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长江存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半导体企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長江存儲
Remove ads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英语:Yangtze Memory Technology Corp,简称YMTC、长存),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武汉市半导体制造公司,主要业务为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与闪存(NAND Flash)制造。长江储存以自己的品牌生产企业级固态硬碟。 其消费性产品以致态品牌销售。

事实速览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类型 ...

长江存储由紫光集团中国政府合资,于2016年12月21日成立,注册资本达人民币386亿元。长江存储公司是中国高端晶片联盟发起单位之一,该产业联盟受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属于中国官方建立本土半导体产业努力的一部分。

Remove ads

历史

2016年,紫光国芯与武汉新芯公司合并,在武汉成立了长江存储。原始投资分两期,第一期由中国国家积体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国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和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二期将由紫光集团(占50%股权)和国家积体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由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出任首任董事长,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经理丁文武与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杨道虹任副董事长[3],前中芯国际首席运营官杨士宁出任总裁,前华亚科董事长高启全任营运长[4]

2018年8月7日,长江储存宣布其3D NAND架构Xtacking研发成功,该技术将负责数据读写操作的外围电路和储存单元分开独立加工,以此降低成本并提高储存密度。[5]2018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至长江存储察看集成电路生产线,并发表谈话表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攻坚克难。”[6]2019年9月2日,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TLC 3D NAND闪存开始量产。[7]2021年9月,长存已生产3亿片64层芯片。[8]

2020年4月13日,长江存储宣布跳过96层,成功试产128层QLC 3D NAND闪存,单颗容量达1.33 Tb (166 GB) 。[9]从2020年到2021年,128层内存芯试产良品率平均仅为30%至40%。[10]2021年9月,长存COO宣布128层QLC已可量产。[8]

2020年9月,长存发布第一组面向消费者的“致态”产品,为采用64层芯片的SATAM.2固态硬盘。[11]

2017年,长江存储宣布筹建二号工厂。2021年,长存认为新厂可导致产量翻倍至每月200,000片晶圆。[12]2022年1月,新闻报道称由于母公司紫光集团的金融问题,筹建计划取消。[13][14]

2022年3月,彭博新闻社报导称苹果公司正考虑从长江存储购买一部分NAND闪存。[15]2022年10月,苹果公司宣布迫于政治压力,将放弃在手机中使用长江记忆体晶片的计画。[16][17]

2022年5月,PCI-SIG认证了长江存储的两款企业级固态硬盘,表明长存使用了符合标准的主控。目前暂不知道PE310、PE320这两款硬盘的主控是否长存自己设计,还是和往常一样使用了群联电子慧荣科技的方案。[18]

2022年7月,首席执行官杨士宁升任为常务副董。[19]

2022年8月,长存宣布成功试产232层存储芯片X3-9070。[20][21]2022年12月,量产开始。[22]2022年11月,TechInsights称芯片已上市。[23][24]

2022年底,长江存储被加入美国实体清单[25]2023年2月,由于美国制裁和市场需求偏低,长存裁去10%员工、取消设备订单,并推迟了扩展计划。[26]2023年3月,国家大基金宣布将对长江存储增加19亿美元的注资。 [27]

Remove ads

国际评价

美国制裁

2021年7月,美国众议院议员麦克·麦克考威廉·哈格蒂致信美国商务部要求将长江存储列入制裁清单,称其在中国对美国存储企业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且和中国共产党关系密切,还从制裁清单上的中芯国际雇用员工。[28][29][30]

2022年4月,参议院议员马可·鲁比欧苹果手机拟采用长存NAND芯片一事表示不满,称长存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联系。[31][32]2022年9月,有报告指出长存向华为提供存储芯片,引发更多议员要求将长存放入实体清单。[33] 2022年10月上旬,美国政府宣布将包括长存在内的31个中国企业加入未经核实清单英语Unverified List[34]12月15日,美国政府将长存加入实体清单[25][35][36]2023年度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禁止美国政府从长存购买芯片。[37]

生产历史

  • 32层NAND晶片 - 2017年11月试产成功,2018年第三季量产[38]
  • 64层NAND晶片 - 2018年8月试产成功,2019年第三季量产[7]
  • 128层NAND晶片 - 2020年4月试产成功[39],2021年9月量产
  • 232层NAND晶片 - 2022年8月试产成功,12月量产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