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长吻侏儒鲨
黑棘鲛科似异鳞角鲨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长吻侏儒鲨(Heteroscymnoides marleyi)亦称长吻侏儒异鳞角鲨[2],属角鲨目黑棘鲛科似异鳞角鲨属,是该属的唯一种。目前只能通过介于502米至海面之间的南半球冰冷海洋中所生活的少量个体进行研究。该种鲨鱼身长约37厘米,皮肤呈深棕色,有着非常长的球状鼻子。此外,它们还有两个大小几乎相同的无刺背鳍,第一个背鳍的起始点位于胸鳍基部。该种鲨鱼并未受到渔业活动的威胁,现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1]
Remove ads
命名
美国动物学家亨利·威德·福勒(H. W. Fowler)在1934年出版的《费城自然科学院学报》中首次命名了该种鲨鱼,其命名是基于在南非德班角海滩上采集到的一条长13厘米的雌性鲨鱼。福勒最初认为这种鲨鱼属于Heteroscymnus属(睡鲨属Somniosus的异名),因此他根据希腊语oidos(意为“相似”)为它命名了新属“Heteroscymnoides”,并起了一个种名“marleyi”,以纪念哈罗德·沃尔特·贝尔·马利(H. W. Bell-Marley)对南非鱼类研究的贡献。[3] 似异鳞角鲨属与该科的其它物种之间的关系尚不确定。[4]
分布
长吻侏儒鲨曾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东部附近、沃尔维斯海岭附近以及智利附近的西南太平洋区域被捕获。这些捕获记录表明它们广泛分布于南半球的海洋中,栖息于包括本格拉寒流和秘鲁寒流等亚南极水域和寒冷的洋流中。该物种出现在水面至502米深之间的远洋带中。[1][5]
形态
目前已知最大的长吻侏儒鲨标本是一条长37厘米的雄性。[5] 这种鲨鱼体型修长,有着非常长的球状鼻子,约占头部长度的一半,且鼻部有着较钝的圆锥形尖端。眼睛较大,无瞬膜,后侧有较大的气孔。鼻孔长且带有角度,前缘有着很短的皮肤瓣。嘴部呈横向,周围有薄而光滑的嘴唇。上牙有22排,小而直,牙尖较窄,下牙有23排,大而宽,呈刀状,相互咬合形成连续的切割面。五对鳃裂小而宽度均匀。[3][6]
该种鲨鱼的两个背鳍无刺,第一背鳍起于胸鳍基部,第二背鳍稍大,但基部长度大致相等,起于腹鳍基部中央。胸鳍较短,形似船桨,没有臀鳍。尾鳍较宽,下叶发达,上叶尖端附近有较深的腹侧切迹。真皮小齿尖锐,形似楔形冠。皮肤呈深棕色,鳍的边缘有明显的黑色至浅色的过渡条纹。[3][6] 底部有微小的发光体。[7]
习性
长吻侏儒鲨习性鲜为人知,可能以远洋带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且可能是卵胎生。与该科的其它物种一样,产仔数较少。在已有的一个13厘米长的标本中发现了脐部疤痕,这或许表明了这种鲨鱼出生时的大小。[6] 雄性和雌性分别在体长36厘米和33厘米时达到性成熟。[1]
现状
目前科学界仅有六个长吻侏儒鲨标本。它们的小体型和生活习性使得很少受到渔业活动的影响,再加之分布广泛,该物种似乎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目前,长吻侏儒鲨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低关注度物种。[1]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