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长沙刻经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长沙刻经处,位于中国湖南长沙,由曹耀湘创立于清光绪二年(1876),其刻书事业持续至民国时期,在清代和民国有一定影响力。

事实速览 成立时间, 创始人 ...

社会背景

年间,洪秀全及其太平军信奉基于西方基督教的拜上帝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不仅焚毁孔庙关庙岳庙,“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像不灭”,种种行径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曾国藩针对此种行径,表示要“为上下神祗雪被辱之憾”,曾及其部湘军将领在与太平军作战期间、尤其是取胜后,不仅注重恢复儒家正统文化,而且重视恢复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一些湘军将领在战后纷纷捐资修复佛寺、刻印佛经。[1]:67

曹耀湘曾经为曾国藩医病,又劝其处事怀柔,后入曾国藩幕府,协助校刊《船山遗书》。曹回到湖南后主持传忠书局,刊刻《曾文正公全集》,因此与湘乡曾氏家族交好。长沙刻经处经费主要来自僧、俗二界的捐助,其中又以湘乡曾氏为最。长沙刻经处所刊经书,多有“龙城曾氏施资敬刊”字样,其“龙城”即湘乡古称。[2][3]

历史沿革

清光绪二年(1876),曹耀湘在湖南长沙黎家坡遐龄庵创立长沙刻经处,曹曾参与创立金陵刻经处,又相邀杨仁山来长沙协助。长沙刻经处与金陵刻经处分工合作,所刻经书除合作刊刻外大体不重复,其经典版式与金陵刻经处亦一致,皆为十行二十字。[2][1]:70,75-76

民国初期,佛学家吴嘉瑞(亦是曹耀湘外甥)在长沙创立湖南佛学会,并任会长,湖南佛学会在长沙上林寺设立长沙经书流通处,把长沙刻经处的刻板移至此,继续刊印发售。[2][1]:76

刊刻书籍

长沙刻经处所刻佛经主要有:

更多信息 年份, 佛经 ...

此外,日期不详者有《高峰大师语录》一卷,《维摩经玄疏》六卷,《林间录》二卷后集二卷,《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禅海十珍集》一卷,《黄檗山断际禅师传经法要》一卷,《黄檗断际祥师宛陵录》一卷,《沙弥十戒威仪录要》一卷,《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合辙》十卷,《童蒙止观》一卷,《悟真篇》一卷外集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演义钞》八卷首一卷,《南本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等。[2][1]:76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