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阎子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阎子亨(1891年—1973年),名叔通,字行[1]:167,天津人,祖籍河北南宫县,中国近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及社会活动家,亦是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早期探索者[2],曾兼任北洋大学、河北工学院及天津工商学院讲师、教授。天津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同时,曾任南开校友总会会长。
生平
阎子亨祖籍为河北南宫县阎伍村,其曾祖父因家乡洪灾而逃往天津谋生而落籍天津[3]。
1891年,阎子亨出生于天津北马路西头201号[2]。幼时曾经念过五年民塾,学习背诵四书五经等[3]。
1912年,阎子亨毕业于私立南开学校。1913年3月至1914年6月,他在天津药王庙小学河东小学任副司事、教员;1914年7月至8月,任天津邮务局试用邮务员[2]。
辛亥革命后,香港大学为加强与中国各省的文化交流,曾派工科主任史密斯教授(英语:C.A. Middleton Smith)赴内地介绍学校情况,并希望各省派遣学生入学[4]:187。根据其要求,直隶省教育厅决定在香港大学设置八个公费生名额。1914年,阎子亨参加考试并顺利录取,后进入香港大学学习土木建筑,一同考取的还有刘振华、石永澄、赵铭新、贾士清、史维华、齐振庸等人[4]:187。

阎子亨于191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1925年,他创办了亨大建筑公司,即中国工程司的前身。作为中国近代较早设立的建筑事务所之一,中国工程司以“风格朴素浑厚、工程坚固耐久”而著称。1929年,阎子亨作为校友,免费为南开中学设计并捐资修筑范孙楼[3]。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天津,阎子亨因拒绝日伪当局职务而被抄家,其家人迁入天津英租界岳阳道由他设计的西式平房岳阳里居住,中国工程司也随之迁入[2]。1938年至1942年,阎子亨参加了万国函授学校(英语:International correspondent School)建筑系的学习[3]。

1949年以后,私人建筑事务所被接收改制为国营建筑设计公司,中国工程司停业[2]。阎子亨担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兼园林广场处处长[2]。
1954年,天津人民体育馆开工建设, 阎子亨是总负责人[2]。
1958年8月,阎子亨任天津建筑工程学院院长,1962年8月,该校并入天津工学院,成为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5]:103。
阎子亨晚年担任河北省建设工程厅副厅长,天津市建筑工程局副局长[3]。
Remove ads
作品
阎子亨是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早期探索者之一,在天津主持或参与设计了百余处建筑。其主要作品包括:和平路的寿德大楼、常德道的茂根大楼、解放北路的久安大楼、南开中学的范孙楼、新华路的元隆孙旧宅,以及市立师范学院、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大礼堂(今天津美术学院)、北洋大学的工程学馆(南大楼)和工程实验馆(北大楼)、耀华中学体育馆、丁樊英女医师诊所等[6]。天津大学图书馆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保存了早年的设计手稿等建筑史资料[6]。
家庭
阎子亨的父亲阎筱亭是天津地区颇有名望的木匠,曾参与建造石家大院、天兴德金店、文昌宫小学等[3]。
1914年,阎子亨与同为木匠世家的曹文淑结婚[3]。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