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羊苴咩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羊苴咩城map
Remove ads

miē白语yon‧zon‧mix[1]),又称“阳苴咩城”、“阳苴𠴟城”、“苴咩城”,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镇。城池遗址在今大理古城及其以西地区,北至桃溪南岸,南至绿玉溪北岸一带。先后为南诏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大中的国都[2]

事实速览 阳苴咩城遗址, 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Thumb
阳苴咩城北城墙遗址,左侧为桃溪
Thumb
阳苴咩城遗址文保碑

名称

“苴咩”音“jū miē”系现代读音,方国瑜将“苴咩”的中古汉语音拟作“tshia mia”,即《蛮书》向达校注的“上音斜,下符差切”。

历史

羊苴咩城原为河蛮所居之地[3]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被南诏占据[4]大历14年(779年),南诏君主异牟寻国都太和城迁至羊苴咩城[4][5]。902年南诏国为郑买嗣所篡,改国号为长和。后又被赵善政改为天兴,年号尊圣,次年杨干贞悼康帝改为义宁。直到937年白族段思平得国,建立大理国。羊苴咩城也于此时改名为大理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将沐英攻下大理城后,在羊苴咩城基础上修建今大理古城,旧城被废弃,逐渐掩没[5]

发掘、保护

1985年9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大理市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三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5]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