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尔卡季·舍甫琴科

苏联外交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尔卡季·舍甫琴科
Remove ads

阿尔卡季·米科拉约维奇·舍甫琴科乌克兰语Аркадій Миколайович Шевченко罗马化Arkadii Mykolaiovych Shevchenko;俄语:Аркад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Шевченко罗马化:Arkadiy Nikolayevich Shevchenko;1930年10月11日—1998年2月28日),苏联乌克兰裔外交官,前联合国副秘书长[1][2][3][4]。舍甫琴科于1956年入职苏联外交部,1963年成为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1970年返回苏联成为时任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的高级顾问[1][4][5][6]。1973年舍甫琴科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2][5],1978年4月与苏联政府切断关系,成为二战叛逃美国的最高阶苏联官员[3][5][7][8][9]。1985年出版回忆录《与莫斯科决裂》[6][8][10]

事实速览 阿尔卡季·舍甫琴科, 出生 ...
Remove ads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930年10月11日,阿尔卡季·舍甫琴科出生于苏联苏维埃乌克兰东部霍尔利夫卡[1]。1954年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而后继续进修课程至1956年[1][3][4]

1956年,舍甫琴科入职苏联外交部[1]。1963年,成为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离职前一度担任高阶顾问(Senior Counsellor)[1][4]。1970年返回苏联,被任命为时任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的高级顾问[1][4][5][6]。期间,舍甫琴科亲历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苏联最高权力机关)的内部运作,有权参加政治局会议[4][8]

任职联合国

1973年,舍甫琴科重返联合国,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2][5][11]。此后的五年间,他领导了联合国政治与安理会事务部(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Security Council Affairs),即后来的联合国政治和建设和平事务部英语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Peacebuilding Affairs[1][2][7]

1978年初,舍甫琴科与联合国的工作合同续约两年(年薪8万7千美金),但同年3月31日苏联政府以“商议事务”等为理由希望舍甫琴科返回苏联数天[5][7]。舍甫琴科随即决定与苏联政府切断关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叛逃美国的最高阶苏联官员,引起各大国际媒体广泛关注[3][4][5][7][8][9]。也有称其为有史以来叛逃的最高阶苏联官员[5][12],或有史以来叛逃美国的最高阶苏联官员[3][13],或有史以来叛逃至西方的最高阶苏联官员[14]

叛逃美国

1978年4月6日舍甫琴科叛逃美国后,一度隐身消失[7][8][14];4月10日联合国发言人公开宣布舍甫琴科叛逃、暂时被视为处于休假状态[15]。苏联官方随即要求联合国将其解职,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也表态不支持联合国和舍甫琴科的两年续约合同[7][8][9]。随后一个月内,舍甫琴科在联合国的职位被替换[5]。此后,舍甫琴科被苏联官方以缺席审判的方式“处以死刑”[4][5]

1978年秋,舍甫琴科卷入了一起性丑闻,一位名为朱迪·查韦斯(Judy Chavez)的年轻美国女性公开宣称她曾为舍甫琴科提供性服务,并获得了3.5万至4万美金的报酬,且这笔钱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给舍甫琴科的资助[5][12][14][16]。舍甫琴科回应承认与朱迪有过“数周的约会”,但后者夸大了他所提供的报酬,还称这些是克格勃特工惯用的手段[4][5][14][16]。而美国情报官员则否认了有关情报资金被用作性报酬的指控[5]。1979年,舍甫琴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称,联合国已经被莫斯科的特工严重渗透,纽约大概有300名克格勃特工,其中包括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的一位特别助理[17]

Remove ads

出版回忆录

Thumb
1984年5月,舍甫琴科出席在美国白宫举办的一场私人晚宴。

舍甫琴科在叛逃美国后,一直在华盛顿地区生活,写书、在各地举行讲座,并偶尔向美国官员提供信息[5][13]。1985年,他在美国出版回忆录《与莫斯科决裂(Breaking with Moscow)》[6][8][18],该书曾长期荣登畅销书榜单[10][11][12]。舍甫琴科在书中提到了他叛逃美国的原因,称不愿继续做一个伪君子,并称在1970年开始介入苏联最高层的政治生活后,“看到了苏联领导人的真面目,而不是他们希望别人看到的形象”、“苏联领导人并不相信他们向苏联人民灌输的意识形态,也无意把社会主义的价值和原则落到实处,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特权”[6][8][18]。舍甫琴科还在书中披露,在1978年4月公开叛逃美国之前,他已在1975年私下向美国官员表态叛逃并寻求政治庇护,但此后迫于压力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工作了2年半多、向美国提供苏联方面的情报[5][8][9][19];至1977年底,他开始担心苏联官员已经对其间谍身份产生了怀疑,并表示苏联政府于1978年3月31日借口电召其回国是他选择叛逃美国的直接导火索[5]。舍甫琴科在书中还提到了有关1960年U-2击坠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等重大事件的一些内幕[9][18],以及1969年苏共政治局内部关于对中国大陆发动核打击的讨论[9][18][20]

1986年初,舍甫琴科加入美国国籍,其宣誓仪式在华盛顿五月花酒店英语Mayflower Hotel举行,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致亲笔信欢迎其入籍,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威廉·H·韦伯斯特英语William H. Webster以及美国民主党共和党数名参议员参加了随后的宴会[12][13]

1998年2月28日,舍甫琴科在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家中因心脏病突发(一说肝硬化[4])去世[3][16]

Remove ads

家庭生活

舍甫琴科的第一任妻子莱昂吉纳(Leongina),在1978年4月9日舍甫琴科叛逃美国的前后回到苏联首都莫斯科,随后苏联方面于5月宣称其因药物过量“自杀身亡”[3][5][12][13][16]。但舍甫琴科认为莱昂吉纳的死是他杀[4]。二人育有一儿一女[3][5]

舍甫琴科的第二任妻子伊莱恩(Elaine)是美国人,二人由舍甫琴科的律师介绍相识、于1978年12月结婚,伊莱恩曾帮助舍甫琴科撰写其回忆录,但她后来因癌症去世[3][5][8][12]

舍甫琴科与第三任妻子娜塔莎(Natasha)在教堂相识,后结为夫妻[3][4]。娜塔莎是移民,且与舍甫琴科有20岁的年龄差,二人的婚姻维持到舍甫琴科逝世[3][4]。逝世前舍甫琴科还有一个继女[3]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