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拉斯加哈士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拉斯加哈士奇
Remove ads

阿拉斯加哈士奇英语Alaskan husky)是中型工作雪橇犬[1][2][3],它是各类雪橇犬比赛中最常出现的品种,在短距离、长距离比赛皆然。[4][5]

事实速览 原产国, 孕育状况 ...

描述

阿拉斯加哈士奇并未经过任何育犬协会的品种认可,也没有正式的品种标准[6]。它是各品种的犬只中,挑选符合雪橇犬特性培育而成的产物,故看重其耐力、速度、智力、食欲和对极端天气耐受等能力。[7][8]

专门且注重表现的培育,让阿拉斯加哈士奇在DNA研究中具有共同的遗传特征,并且确实可以透过DNA品种测试准确识别。[9]

Thumb
蓝眼是西伯利亚哈士奇的共同特征

阿拉斯加哈士奇极具运动天赋,它身为杂交而成的品种,有著多样的外貌,但仍保有部分典型特征。[10]

有些阿拉斯加哈士奇具有典型的哈士奇尖嘴犬特征,如尖耳与卷尾。祖上为猎犬枪猎犬者则有尖/垂耳、直尾或像视觉型猎犬英语sighthound上收的腰部。[11][12]培育阿拉斯加哈士奇时仅考虑作为雪橇犬的能力,故其外貌、体型并非培育时考虑的因素。[13]

阿拉斯加哈士奇通常比西伯利亚哈士奇高,体型较阿拉斯加雪橇犬小。它们的平均身高约在51至66公分、体重在16至34公斤之间。[11][12]

强健的腿是培育阿拉斯加哈士奇时考虑的特征与理想的性状,而它的皮毛通常为双层,颜色图案不特定。[11][12]长跑型阿拉斯加哈士奇通常有更浓密的双层皮毛,以利抵御寒冷和强风,而短跑型阿拉斯加哈士奇的皮毛较短,以便在高速比赛中更快散热。[14]

在长途探险和比赛中,远距离阿拉斯加雪橇犬通常会穿上狗外套和狗靴以调节体温,并保护狗的腿不因冰雪或崎岖地形而受伤。 [5]

Remove ads

历史

欧洲人在阿拉斯加定居后,他们开始让雪橇犬赛跑以娱乐。[10]阿拉斯加本土犬种以强壮、耐力闻名,但速度较慢。故人们为培育速度更快的犬只,而将旧世界跑得较快的犬种与阿拉斯加本土犬种二者杂交。杂交的品种包括在比赛中独占鳌头的西伯利亚进口犬。[15]

20世纪初以来,人们尝试以不同的犬种培育出不同血统的比赛犬。最常见的为阿拉斯加雪橇犬和西伯利亚雪橇犬,也曾尝试过格陵兰犬萨摩耶犬麦肯锡河哈士奇英语Mackenzie River husky等犬种[10][12]

Thumb
迪纳利国家公园和保留区中一只阿拉斯加哈士奇
Thumb
阿拉斯加哈士奇与他的狗窝

20世纪后半叶,雪橇犬的主要用途从实用转为比赛导向,为提高犬只在职业雪橇犬比赛中的速度,各种猎犬,例如指标犬格雷伊猎犬萨路基猎犬苏俄牧羊犬拉布拉多犬,甚至都被尝试培育出阿拉斯加哈士奇。[10][12][11]

血统

基因研究表明,阿拉斯加哈士奇起源于前殖民时期北美北极村的狗(包括阿拉斯加雪橇犬的前身),和西伯利亚进口犬(西伯利亚哈士奇犬的前身),并与欧洲犬种如指标犬德国牧羊犬萨路基猎犬杂交。[8][9]

2015年的一项DNA研究表明,阿拉斯加哈士奇、西伯利亚哈士奇阿拉斯加雪橇犬间有著密切的遗传关系,同时和西伯利亚楚科奇雪橇犬也有血缘关系。[8]

阿拉斯加哈士奇的基因来源中,除了雪橇犬品种外,还包括指示犬(Pointer)以及多种非北极犬种。针对阿拉斯加雪橇犬的基因多样性,研究者将其基因库依用途分为两个主要族群进行分析:长距离组与短距离冲刺组。[9]

  • 长距离组中,来自北极/亚洲犬种的基因比例较高,主要包括西伯利亚哈士奇与阿拉斯加雪橇犬,另有来自獒犬/梗犬族群的基因,主要为大白熊犬坎高犬。此外,长距离组在不同犬舍族群之间以及个体层面的遗传差异,明显大于短距离组。[9]
  • 短距离组中,来自指示犬类与萨路基猎犬的基因比例较高,而西伯利亚哈士奇与阿拉斯加雪橇犬的比例最低。极限冲刺型犬只的基因中,来自长期培育的阿拉斯加雪橇犬血统比例则最高。
  • 另外,研究还选取了一个兼具长距离与短距离特征的子族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组中萨路基猎犬的基因比例最高,甚至超过极限冲刺型或极限长距离型犬只。[9]
Thumb
两只阿拉斯加哈士奇领头犬在赛跑活动中被拴在一起

健康与体能

Thumb
三岁的雄性阿拉斯加哈士奇

阿拉斯加哈士奇经过专门选育,目的为提升其运动表现[5][16]。因此它的运动能力与合成代谢效率远高于一般家犬,尤其在耐力项目上更为突出。专攻长距离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在跑超过80 公里时,即使拖著中等重量的负载,也能比大多数动物及其他类雪橇犬更快。[5]

针对阿拉斯加哈士奇的代谢能力研究显示,在长时间行进初期,它们的能量系统会迅速由高糖原碳水化合物转为低葡萄糖来源(如高脂肪及高蛋白质的能量)。对低葡萄糖燃料的依赖,会随著工作时间延长而更加明显[16]。良好的食欲也是理想的特质,因此在繁育时会特别重视。[17]

Thumb
五岁雄性阿拉斯加哈士奇

与多数工作雪橇犬一样,阿拉斯加哈士奇在套具牵引时能拖动远超过自体重量的负载。短距离冲刺队伍的时速可达45公里[18],长距离专项队伍则曾在仅8天3小时40分13秒内完成1510公里的比赛,这段时间还包含40小时的强制休息与其他途中例行休息[19]

作为专门用途的工作雪橇犬,阿拉斯加哈士奇可能会遭遇与气候或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例如温度相关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疾病,也被称为“滑雪型哮喘”。[20]

2020年,至今最大规模的“犬类血液学与血清生化检测”研究发表,其中包含有史以来最多的健康运动犬数据。研究对象是4,804只为艾迪塔罗德狗拉雪橇比赛训练的雪橇犬,其中绝大多数为阿拉斯加哈士奇[21]。研究发现,犬只随著时间与训练,其抗老化与抗发炎的生化指标会提升,增强它们的身心能力,直到平均6.6岁左右。尽管在性别、基因与年龄层方面观察到一些差异,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也超出该研究的范围,因此虽有观察结果,却无法得出确切科学结论。[21]

Remove ads

行为

由于阿拉斯加哈士奇的基因背景与培育目的多元,其行为与气质变化很大。与所有雪橇犬一样,它们天生渴望牵引与奔跑,这是繁殖决策中的首要条件。心理稳定性同样重要,因为它们必须与其他犬只在队伍中密切接触、接受人员照护与运输,以及在比赛中面对沿途拥挤的观众与其他雪橇队伍。[17]

由于它们是专门为工作能力而非驾驶者直接身体指令所培育,因此智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这往往是优秀领犬的特征,而这类犬只也是繁殖时最受重视的对象。它们被期望能凭本能与经验判断路况与情势,因此阿拉斯加哈士奇的繁育往往同时追求卓越的认知能力与出色的运动天赋。[22]

另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