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花的故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花的故事》是一首1994年的香港粤语儿歌,寄调自台湾民谣《六月茉莉》,由林夕填词,主唱为袁凤瑛。歌词罕见地以宠物离世为题材,有“最悲伤儿歌”之称[1][2]。亦是袁凤瑛的代表作之一。[1][3]

事实速览 阿花的故事, 袁凤瑛的歌曲 ...

创作与制作

《阿花的故事》寄调自台湾民谣《六月茉莉[1][注 1],由林夕填词,徐日勤编曲[注 2],主唱为袁凤瑛[注 3]。此歌时长4分08秒[注 4],以3/4
升G大调/降A大调创作,每分钟79拍,曲风伤感。[9]

背景

香港女歌手袁凤瑛早年受到来自台湾的音乐人罗大佑赏识,演唱电影《天若有情》的同名主题曲(罗大佑作曲)而成名[1][3][10]。罗大佑于香港创立的音乐公司“音乐工厂”(台湾滚石唱片香港分公司前身),后来发行了一张儿歌及粤语版动画歌曲的合辑[10],名为《音乐工厂3 儿童乐园》,专辑中的歌曲由多位歌手或艺人演唱,大部分由林夕填词[11]。有别于一般的儿歌专辑[12],当中的歌曲旋律结构虽然简单[11][13],但不少歌词寓意甚深,被视为更适合成年人[14] ,其中《阿花的故事》则属于较感性的作品之一[11]

歌词

歌词讲述歌者回忆童年时家中养了一只宠物名为“阿花”,提及“阿花”相伴时的生活点滴,直至六、七岁的某个雨天“阿花”离世,歌者首次感受到何谓伤心。[1][10][注 5]

这种悲伤题材在儿歌上十分罕见,常被形容为让人听到想哭[1][3][15],但亦有指具生命教育的启蒙意义。[1][2]

发行

收录此歌的专辑《音乐工厂3 儿童乐园》约于1994年4月在香港发行。[11][12][13]

获奖及提名

更多信息 获奖年份, 颁奖典礼 ...

评价

人称“香港儿歌之父”的音乐人韦然指,专辑中同由林夕作词的《仙乐处处飘》[注 7]及此歌均属高水准之作,并在香港儿歌史上具代表性。[17]

东周刊》当时的乐评指袁凤瑛歌声动听。[13]

翻唱

2018年,香港乐队小尘埃推出专辑《Recall a Little Bit》,该专辑以“唱给成年人听的儿歌”为概念,翻唱多首儿歌,当中也包括《阿花的故事》。[18][2]

备注

  1. 《阿花的故事》的作曲者一栏,在后世文献中通常写为邓雨贤(人称“台湾歌谣之父”),此说是按专辑《音乐工厂3 儿童乐园》内页所写的资料,但邓雨贤与《六月茉莉》的关系不明,疑为有误。《六》当由另一台湾音乐家许丙丁根据民间古曲改编而成[4](有福建地区流传至台湾之说[5][6])。而《阿》在无线电视播放的音乐录像,及该台1994年度儿歌金曲颁奖典礼候选歌曲资料中[7],均未有列出作曲者(但在颁奖礼上却误称作曲者同为负责填词的林夕)。香港音乐人韦然虽亦指《六》是邓雨贤作曲、许丙丁作词[8],但也可能是被《阿》的资料所影响。
  2. 音乐录像所列名单。
  3. 开首一段由一名女童独唱,但其姓名不明。其后由袁凤瑛演唱的部分则多有童声和唱,和唱者当为参与专辑其他歌曲的广州小云雀儿童合唱团。
  4. 按专辑包装上所列资料。
  5. “然后我变得强又高 花猫却没有变胖 只有换了毛 元旦母亲祝我年年进步 但永没对阿花讲句长寿不老”一段似暗示人类与宠物的寿命差距。
  6. 颁奖礼19:45,当时的《香港电视》并无记载该届完整获奖名单,需参考民间搜集的资料[16]
  7. 初发表于1992年,罗大佑作曲。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