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衡事件

日本平安時代前期宇多天皇與其太政大臣藤原基經之間的政治衝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衡事件
Remove ads

阿衡事件(日语:阿衡事件あこうじけん Akō jiken)是日本平安时代前期宇多天皇与其太政大臣藤原基经之间的政治冲突,亦是确立藤原氏专权体制的事件之一。宇多天皇在藤原基经拒绝要求藤原基经继续像光孝天皇时期一般处理政务的第一道诏敕日语詔勅后颁发第二道诏敕,然而藤原基经认为第二道诏敕中使用的“阿衡”一词仅为虚衔而并无实权,并为抗议此事而停止执行一切公务。宇多天皇为此作出包括撤回第二道诏敕等让步,最后与藤原基经达成妥协。藤原基经借由事件得以在天皇元服后以“关白”之名继续掌握大权,其子藤原忠平则在941年(天庆四年)依据前例将为成年天皇辅政的关白制度设为定制。另一方面,宇多天皇在事件后提拔在事件期间曾劝谏藤原基经的菅原道真为心腹,以期遏制藤原氏的势力。

Thumb
宇多天皇在颁布诏敕日语詔勅予藤原基经时使用“阿衡”一词称呼藤原基经
Thumb
藤原基经认为“阿衡”一词仅为虚衔而并无实权,并为抗议此事而停止执行一切公务
Remove ads

概要

由于光孝天皇病重,此前被臣籍降下的皇子源定省于887年9月16日(仁和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得以皇籍复归并获亲王宣下,又于17日(二十六日)获立太子日语立太子践祚,是为宇多天皇。确认拥立光孝天皇与宇多天皇,并长期执政的太政大臣的藤原基经的权限之事成为此时的问题。藤原基经在888年6月(仁和四年五月)的书信中写道“自仁和三年八月起到现在,太政官未曾向天皇上奏”(仁和三年八月以降から現在まで、太政官から天皇への奏上は行われていない),此事表明宇多天皇尚未确认藤原基经的执政角色,藤原基经因此在宇多天皇践祚后、举行即位式前向宇多天皇请辞执政的职务[1]。宇多天皇在887年12月5日(仁和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即位式完结后命参议左大弁橘广相日语橘広相草拟一道命“藤原基经继续以其父皇光孝天皇在时的方式执政”的诏敕,并在9日(二十一日)正式颁发诏敕予藤原基经[2],其内容为“其万机巨细,百官惣己,皆关白于太政大臣,然后奏下,一如旧事”,是“关白”一词首次出现之处[3]

藤原基经依据惯例在888年1月13日(仁和三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辞去关白之职[4][注 1],宇多天皇遂命橘广相再草拟一道诏敕,并在14日(二十七日)颁发予藤原基经,其内容为“宜以阿衡之任为卿之任”[6],橘广相在其中引用商朝贤臣伊尹出任的职务“阿衡”为典故[2]。然而,身为文章博士日语文章博士与藤原基经的家司藤原佐世[7]向藤原基经称“阿衡位贵,惟无职掌”(阿衡は位貴くも、職掌なし[2],藤原基经遂停止执行一切政务,导致国政停摆[8][9]。池田晃渊称藤原基经在当时有“何以作如放散厩马,使京中震惊之乱暴之举?”(厩馬を放散して、京中を驚かす如き、亂暴の擧動もなせしなるべし)之语,以示其愤概[10]。宇多天皇在5月(仁和四年四月)命左大臣源融使明经博士日语明経博士研究阿衡是否有职掌,明经博士善渊爱成日语善淵愛成中原月雄日语伊伎月雄二人均主张与藤原佐世相同的见解[11],而橘广相则反驳称阿衡指“掌管一切事务的三公”,而非指无职掌者[12]。宇多天皇又在7月5日(五月二十三日)谘问纪传道日语紀伝道儒者藤原佐世、三善清行日语三善清行纪长谷雄日语紀長谷雄三人阿衡是否有职掌,而三人均答称阿衡并无职掌[13]。橘广相与善渊爱成、中原月雄二人在13日(六月初一日)于宇多天皇御前就阿衡是否有职掌辩论,但并未产生任何结论[11]

宇多天皇在888年7月14日(仁和四年六月初二日)又颁发诏敕予藤原基经,引用887年12月9日(仁和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诏敕命藤原基经辅政[11],其内容为“去年十一月廿一日下诏书云:‘万机巨细,皆关白于太政大臣,然后奏下。’而上表固执闲退之志。……而奉旨作敕答之人广相,引“阿衡”,已乖朕之本意。……太政大臣,自今以后,辅行众务,总搹百官”[14]。然而藤原基经答称在阿衡问题获解决前无法重新执行政务,源融遂上奏宇多天皇请求修改887年12月15日(仁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诏敕,宇多天皇虽然面有难色,但仍准源融所奏[11]。宇多天皇为此在其日记《宽平御记日语寛平御記》有“朕遂不得志,枉随臣请,浊世之事如是,可为长大息也”之语[8][15]。然而,针对橘广相的批评声浪仍日益高涨,888年8月8日(仁和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的大祓日语大祓更除橘广相外无任何公卿参列[16],橘广相由此被其他公卿、官人与学者完全孤立逾半年[9],宇多天皇遂在10月25日(九月十七日)颁发诏敕予藤原基经,请求其原谅[17],又与藤原基经达成妥协[9],使藤原基经之女藤原温子在11月13日(十月初六日)入内、16日(初九日)女御宣下日语宣下[17]

另一方面,橘广相在因事件而被迫隐居时,朝廷在888年11月20日(仁和四年十月十三日)就错误草拟诏敕之罪为橘广相量刑,并在22日(十五日)为此作成勘文日语勘文。藤原基经在12月4日(二十七日)上奏答称不寻求处罚橘广相,并称修改887年12月15日(仁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诏敕之举“错误”[注 2][19]。见此,宇多天皇判断事件已告一段落,遂不再问罪橘广相,并准其复归朝廷[19][18]。藤原基经借由事件打破自其养父藤原良房以来的摄行体制的模糊性,得以在天皇元服后以“关白”之名继续掌握大权,藤原氏亦由此得以为其专权体制奠定制度基础[8]。宇多天皇对此感到屈辱与遗憾,遂提拔在事件期间曾劝谏藤原基经的菅原道真为心腹,并命其与藤原基经之子藤原时平共同处理政事,以期遏制藤原氏的势力[9]。藤原基经另一子、藤原时平之弟藤原忠平于朱雀天皇在941年(天庆四年)成年后依据“仁和之例”由“摄政”改称“关白”,为成年天皇辅政的关白制度遂成定制[20]

Remove ads

菅原道真与阿衡事件

菅原道真在阿衡事件爆发时身在赞岐国担任赞岐。藤原佐世拜菅原道真之父菅原是善日语菅原是善为师,又娶菅原道真之女为妻,因此菅原道真与藤原佐世二人有同门之谊、关系密切,菅原道真赴任赞岐守时更获藤原基经赠诗[21]。另一方面,菅原道真在担任文章博士时与橘广相为同僚,因此菅原道真与橘广相亦有同门之谊[22]。菅原道真当时得悉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二人之间在阿衡事件中发生矛盾时深感痛心,并在其诗《忆诸诗友兼奉寄前浓州田别驾》有“况皆疲倦论阿衡”之语[23]。另一方面,菅原道真在自己的书信中亦称自己因事件爆发时不在京都而感到高兴[24]

政事要略日语政事要略》收录了菅原道真劝谏藤原基经的书信《奉昭宣公书》[25]。菅原道真据说应橘广相的邀请秘密入京,并致函藤原基经。菅原道真在书信中表示处罚橘广相会触怒宇多天皇,并对藤原基经不利。菅原道真亦表示如果不考虑整体文意而仅凭其中的细微语句作处罚,以后可能就无人可以书写文章了[26]。该书信并未被收录于菅原道真本人的文集《菅家文草日语菅家文草》中,其真实性亦存在疑点,但一般仍认为该书信为菅原道真所著[27]。一般亦认为菅原道真在约888年12月(仁和四年十一月)为橘广相量刑的勘文作成后秘密入京[28]坂本太郎泷川幸司日语滝川幸司认为橘广相在该时间点已获赦免,因此即使菅原道真亲自写信劝谏藤原基经,亦不会对事件产生任何影响[29][30],然而亦有意见认为该月针对橘广相的批评声浪仍然浩大,因此该书信并非全无意义[29][31]

Remove ads

研究

收录阿衡事件的基本史料有《政事要略》第三十卷〈阿衡事〉、宇多天皇的日记《宽平御记》、887年12月9日(仁和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诏敕与888年12月(仁和四年十一月)菅原道真劝谏藤原基经的书信《奉昭宣公书》等。[2][32]

藤原基经在889年10月(宽平元年十月)送予宇多天皇的书信中写道“我对于自己先成为关白,然后成为阿衡的事情感到不满”(先に関白とありながら後に阿衡となったのが不満であった[20]。然而,藤原基经并非在阿衡事件中首次被称为“阿衡”,《日本三代实录》第四十六卷884年8月2日(元庆八年七月初八日)条中就有光孝天皇在诏敕中称藤原基经为“阿衡”的记载,其内容为“如何,责阿衡,以忍劳力疾,役冢宰以侵暑冒寒乎”[3][33]。宇多天皇与橘广相据说在草拟诏敕时有意效法此前例[34]。因此,普遍认为藤原基经与其家司藤原佐世对“阿衡”一词提出异议别有意图,而研究亦普遍认为阿衡事件是藤原基经针对宇多天皇的示威。此外,当时橘广相之女橘义子日语橘義子为宇多天皇更衣,并育有齐中亲王齐世亲王两个皇子,古藤真平日语古藤真平认为橘广相的存在妨碍了藤原基经与宇多天皇建构关系[2]。此外,亦有观点认为阿衡事件是藤原基经为明确自身权威与地位而作出的尝试[35]

泷浪贞子日语瀧浪貞子认为宇多天皇误解为未成年天皇代理政务的“摄政”与光孝天皇时代起为成年天皇辅政的“关白”两词,并使用“阿衡”一词表达对藤原基经的敬意。藤原基经为试图辨别对该等称呼的误用,在其首封辞呈的标题写下“太政大臣辞摄政第一表”,然而宇多天皇未能理解藤原基经的真实意图,并在第二道诏敕中使用“阿衡”一词,试图任命藤原基经为“摄政”,宇多天皇与藤原基经的观念差异由此导致阿衡事件爆发[36]佐佐木宗雄日语佐々木宗雄亦认为由于宇多天皇的两道诏敕并未明确表示如同光孝天皇时代一般全权委托政务予藤原基经,藤原基经认为宇多天皇试图剥夺自己的政治权限,并为此感到不满,因此经由阿衡事件寻求与自身在光孝天皇时代相同的权限[37]。此外,泷浪贞子也认为阿衡事件象征天皇的监护人自此由天皇的父皇(太上天皇)转移至天皇的外祖父[36]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考书籍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