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平 (1944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陈平(1944年1月12日),现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网路名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资本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员,世界经济学会英语World Economics Association创始执委会委员,终生进行经济混沌和经济复杂性研究。青年时当过铁路工人,就职于成昆铁路眉山电务段[3],并且创作了“眉山剑客”系列网路节目,因而成为了网路名人,他主要探讨共产党主政下的经济策略[4]

事实速览 陈平, 号 ...
Remove ads

生平

祖籍浙江鄞县,1944年生于陪都重庆,1962年毕业于上海市格致中学[5]。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6],师从中国物理学家严济慈。1968年至1974年任成都铁路分局电工,业余研究理论物理科技史经济史,后因缘际会前往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为实习研究员,表现优异而被借调筹备全国科学大会工作,后被聘为安徽省政协办公室特邀委员。1980年赴美国攻读理论物理研究生,1981年起攻读博士研究非平衡物理学、非线性演化动力学与复杂系统科学。1987年获得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学位,指导教授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伊利亚·普里高津,之后留任该校普利高津统计力学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7]。1987年,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第三届会长,1988年卸任会长职位(由孙涤接任)[8]

后转为研究经济学领域,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等。受到物理学混沌理论的启发,于1988年的论文中认为发现了“经济混沌论”的经验证据[9],将此纳入到自己研究方向。学成归国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资本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复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在经济学领域有自身独特的见解[10],在网上开创“眉山剑客”系列节目,从物理学角度观察经济状况并试图破斥许多西方经济学理论以妥善地解释许多理论无法圆满地解释的经济现象,陈平所写的博士论文便是演化经济学领域内关于混沌的理论,陈文提交论文时因普里高津及评委基本赞同研究结论一事而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4][与来源不符]

Remove ads

观点

经济

陈平声称 亚当·斯密哈耶克科斯等被现有经济学课本奉为大师的人都是谬论,其将现有西方主流的新古典派经济学称为“空想资本主义”(反讽空想社会主义),因为其大量前提假设和对人性的设定都是一种乌托邦,而现实中没有乌托邦,所以这注定相关理论都是空想,奥地利学派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以及演化经济学才是现实的;而西方目前的道路为错误道路的迹象越发明显,所以国内学者再把一些西方经验当参考、理论当圭臬,下场将是误国误民,必须全盘推翻创新中国系统的经济学,那会是一个更接近真理的理论[11]

陈平声称,美国的美联储央行制度对外宣称“央行独立”其实是谎言,因为其本质是大银行持股成立的“太上皇银行”,本质还是为私有[12],而且其为金融寡头的小群人私有,所以发生经济灾难时不会考虑社会底层与稳定,而优先考虑为金融寡头解套脱罪,所以形成金融海啸和长期经济困境,中国式的央行本质为政治局辖下的一个部门科室,凡事必须考虑社会稳定与政治大局,这才是正确制度,且不必理会西方学者的理论。

对于产业,陈平和金灿荣等“工业党”学者以及认为经济繁荣来自生产而非消费的奥地利学派有相似论述,认为鼓吹服务业至上是西方给中国挖的又一陷阱。制造业重工业永恒是国力的来源,任何国家走向金融医疗律师等高端服务业搭配餐馆、旅馆、网站等低端服务业,还将其当成国家景观,就是国力衰败的起始。陈平声称 欧美走向那种型态不是什么先进的象征而是落后与无奈的象征,因为人民吃不了苦,所以制造业和重工业竞争失败,且纷纷倒闭和外移,最后只能剩下服务业[13],所以GDP不是一个数字,其中应该分为有效GDP和无效GDP,金融、医疗、律师这三种行业中其实无效GDP比重很大且贫富不均严重,尤其律师行业会加重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和坑害苦干实干的实业家,因此律师业过度兴盛、过度高薪是一个国家的不祥预兆。

陈平声称 因为西方认为中国经济全靠低工资及人口红利,所以当这两项逐渐淡化后经济就会崩溃,这又是一大谬论,因为从南亚中东非洲等一路上各种国家都是乞丐遍地且人口年轻,一点点钱就能雇用,都是廉价劳工,但这些国家却从未飞跃式崛起,陈平声称 原因是廉价者不等于廉价劳工,廉价者还必须有纪律和服从性,与愿意长期苦干的思维文化才能成为可用的劳动力,加上政府高效率的规划、执行大蓝图,这些才是中国模式的根源动力[14]

教研

陈平认为 中国科研体制最大的问题是官本位压制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是一个金字塔的官僚系统,但是科学发展是一个倒金字塔的开放系统,这两个东西是矛盾的,使得中国现在一大批的科学家不去做研究而去抢官位,抢头衔[15]。陈平认为 中国的教育市场化改革成为绑架中国科技创新,阻碍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成功,也是阻碍中国实现小康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缺乏的最大障碍。 中国大学坐落在大城市地价过高,教员的工资却很低,政府没有在同时足够的加大对基本教育和基础研究的投资,校外补课班使得家长背负沉重的负担,生育意愿低[16]

美国

陈平曾经声称唐纳德·特朗普会在成为正总统后对中国采取亲善政策[17]

印度

陈平认为 西方有一种深层思维就是把最后希望寄托在印度,认为它是击败中华文明的希望,其实非常妄想,因为印度从未有统一的国家认同,其22种语言中诸多还文字相异,另有上千种原住民语言,本质是一个分裂化的松散集合体,比春秋战国时代的周朝还不如,因此英国当年可以靠少量的兵力就殖民控制印度,因为利用其内部的人互相攻伐、互相管理很容易。加上印度从未有过共产式土地改革,大量人还过著地主佃农的中世纪生活,地主留下的生活费刚好糊口[18],子女教育全无希望。所以印度真要有一种赶超式发展在可见的未来没有可能,就算有可能,那也是以百年为单位的遥远。

然而,陈平表示 不可否认的是,有一定的机率在某一阶段,印度想挑战中国的地位,制造一些麻烦,陈平认为现有战略准备必须开始,利用经济扶植其周边国家抢夺印度的发展机会,同时交好这些周边国。陈平声称 重点是西藏高原的水利管理,他认为当年中印战争的表面理由都不成立,核心理由其实是印度怕中国切断其水源,这是它永恒的恐惧,因为印度大半以上河流都源自高原上的雪水,这些水所灌溉的无数农村也牵动著政治稳定,所以现在就要开始水利建设,真有交战前夕的那一天,必须能“科学管理”(切断)印度的水源[19],便能让它不战而降。

Remove ads

香港

陈平认为 非建制派代表的不是香港的中产阶级乃至中下层群众的利益,也不懂现代经济学的常识和世界各国的经验,他们只懂一件事情,就是盲目迷信英美制度的优越性。陈平声称 被新自由主义或者传统的英国所谓自由放任教条洗了脑的,恰恰是香港的这些政治领袖,包括殖民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新闻媒体,还有法官。

家庭

陈平的母亲小时候是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长大。母亲的养父来自外交官家族,在抗战以前是中国驻新加坡的领事[20]

陈平大女儿是美国公民,大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21]

著作

  • Economic complexity and equilibrium illusion: Essays on market instability and macro vitality(经济复杂性与均衡幻象:市场不稳定与宏观活力论文)
  • 经济复杂性基础研究系列:(一)《代谢增长论:技术小波和文明兴衰》[22]

争议

陈平不等式

2020年8月,陈平发表言论认为,每个月2000元人民币的收入的中国居民比在美国每月收入3000美元的居民生活要幸福得多或更具稳定性[23],被网民戏称为“陈平不等式”。结果于2021年2月在个人微博“眉山论剑”讲述自己在德州首府奥斯汀亲历的美国德州大停电遭遇,引发争议[24]。陈平在2月15日接受观察者网关于2021年德克萨斯州大停电的访问时无意中透露他在美国购买平房,长期定居美国。报道曝光之后,内地网民批评陈平,声称他“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25]。经媒体调查,发现陈平在1991年起就已在美国购置多笔房产[26]但有人声称陈平在2025年初的中美网友小红书对账事件中被网友平反[来源请求]

警惕马恩牌

2020年12月,陈平推测拜登上台之后推动颜色革命里面的一个重要的诉求是逼中国增加劳工成本,“打马克思、恩格斯的牌”,要逼中国采用和西欧一样的工会法,独立工会法,然后要中国接受和西方一样的工人和老板集体谈判工资的权利,增加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劳工成本,加快中国制造业的流失,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中国的实业的压力加重,然后中国失去在经济竞争能力上挑战美国、西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工人竞争力的能力[27]。该言论引发争议,“警惕境外势力打马恩牌”“警惕拜登打马恩牌”一度成为网络热词[28]

批评

有人声称 陈平忽视香港的非建制派包含反对新自由主义左派这个事实,其在美国央行制度等方面的论述也有不少错处。此外,有人声称 陈平所写的论文内容空泛,被引用的次数相对较少[来源请求]

有评论者声称陈平所发表的部份言论显示出其“流氓无赖的见地”,并且声称陈平之流等等的言行反映了中国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29]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