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仁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陈仁和(1922年7月20日—1989年11月),台湾建筑师澎湖县白沙乡人,是屏东驿大和旅社创建人陈量的长子。

事实速览 陈仁和, 性别 ...

生平

出生于澎湖吉贝白沙庄,幼时在澎湖就读公学校,后因举家迁移至屏东市而转学至阿缑公学校就读高雄中学。父亲陈量于1937年筹建屏东的新大和旅社,陈仁和自述此时的生活启蒙对于建筑的兴趣。[1]高雄中学毕业后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专门部理工学部建筑科,毕业后回到台湾,曾受聘任教于高雄工业职业学校,后转入公部门任职,1951年于高雄设立建筑师事务所,也曾任高雄市建筑公会常务理事。[2]因其设计的三信家商波浪大楼,于1967年4月30日荣获第一届建筑金鼎奖(同届获奖的还有林庆丰[3]王大闳陈其宽[4]修泽兰沈祖海杨卓成[5][6] ),得到第一届十大优秀建筑师之荣衔。[7] 陈仁和是台湾早期少数留日建筑师之一,也是台湾战后第一代重要的建筑师[8]

人脉关系

陈仁和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筑学科毕业后,其学长林庆丰(1913-1995)于1948年引荐陈仁和进入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工作。[3]1952年受早稻田大学建筑科学长陈清全委托,设计位于苓雅区成功路第五派出所后方的二层楼透天连栋住宅,并分得其中一栋作为住所,此案为陈仁和第一个正式的设计委托作品。[1]

高雄三信家商的创办人林琼瑶(1919-1979,高雄市人),亦为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毕业(政治经济科),是陈仁和设计高雄三校家商校舍的业主。[9]

建筑风格

陈仁和是台湾战后第一代重要的建筑师,恰逢195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国际风格的大趋势,意识到本土地域性与台湾建筑特色的流失,发展出具有表现性同时又深具在地特色与文化自明性之建筑创作脉络,并于1960年代初臻至成熟。其作品多分布于现今高雄市中,其生涯共完成多达百件作品,其中多见大量格子梁的使用,同时亦以一种新的方式诠释具有文化涵构之传统风格。

目前所知他最早的大型建筑作品是为省立高雄商业职业学校凤山分校设计的各式新建工程,因笃信佛教,也参与许多寺庙或宗祠工程。[9]

代表作品

更多信息 城市, 作品 ...


未兴建
更多信息 城市, 作品 ...
Remove ads

引用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