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玉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陈玉玺(1939年1月2日—),台湾彰化县人,员林中学毕业后考入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1964年申请获得东西文化中心奖学金攻读夏威夷大学,并进入哈佛大学短期进修。因在日本发表亲共言论而遭国民政府判刑7年[1],提前出狱赴美取得夏威夷大学经济学硕士与政治经济学博士。曾服务于《美洲中报》及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与北京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退休后回台,先后任教于南华大学及佛光大学[2][3][4]。
简介
陈玉玺,1939年生于台湾彰化县,农家子弟,1945年母亲因肺结核过世,原本父亲要让他务农无意让他入学,因其父同村朋友李异老师的缘故插班进入国小二年级就读,员林中学初中毕业后,父亲希望他读台中师范学校进入职场,由于成绩优异员林中学让他直升高中,员林中学毕业后考入台湾大学经济系[3],1964年申请获得夏威夷大学东西文化中心奖学金攻读夏威夷大学经济学硕士,在夏威夷大学期间接触了图书馆的大陆书刊思想左倾,并参加反越战活动而遭到注意。
1966年取得硕士学位后,陈玉玺申请获布朗大学奖学金准备攻读博士,台湾当局拒绝护照时效展延,不得已离美前往日本观望,1968年陈玉玺因逾期居留遭遣返台湾,立即遭到逮捕判刑7年,引起日本侨界、美国、英国与夏威夷大学学者高度关注,英国哲学家罗素更为此发表公开信投书美国报纸,损害台湾国际形象甚钜,被称为“陈玉玺事件”[5]。此案经各国关切后,台湾当局于陈玉玺关押3年8个多月后,于1971年将陈玉玺提前释放[2][6]。
1975年陈玉玺赴美取得夏威夷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由于在台湾入狱认识了陈映真等政治犯,对人权议题深有感触,于1980年代发表一系列台湾政治监狱的报导,及呼吁释放政治犯的文章,终使得许多50年代的白色恐怖受难者得以返家,陈玉玺于1980年代陆续担任《美洲中报》总编辑及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与北京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退休后回台,先后任教于南华大学及佛光大学[4]。
Remove ads
著作
- 民族分裂时代的证言-中港台政经问题论评集
- 台湾的依附型发展
- 人文新思维
- 从金融风暴到全球危机:新典范转移的观点
- 政治与资讯的对话
- 世界宗教冲突的心理与文化根源
- Sovereignty Disput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A Deviant Case of Divided Nations, In China in Transition, Issues and Policies, Ny:Sr. press
-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Stress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 Continent, Coast, Ocean: Dynamics of Regionalism in Eastern Asi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 Rebuilding A Future: Southeast and East Asia, Times Publisher (Singapore)
- The Buddhist Perception of Humility, Positive Living Magazine (affiliated wi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istential Psychology and Psycho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