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陆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陆圻读书过目不忘,有神童之誉。六岁能诗。清初是西泠十子之一,公推为十子之首[1],他与陈子龙等结登楼社,吟诗作对,世称“西陵体”,康熙元年(1663年)受庄廷鑨明史案的株连,下狱论死,各地多方营救,后得以无罪开释[2]。归里后,“骨肉重逢,浑如隔世”,长子陆繁祉因重病失语,“见父,泪流满面而已”[3]。狱中已有出家的念头,后于康熙六年(1667年)离家出走,时年五十四岁,云游四海,甚至为避免家人寻找,“每至必易姓名”,以示决绝[3],后不知所终[4]。著有《诗经吴学》、《威凤堂文集》、《西泠新语》、《诗集》、《洛神赋辩注》、《陆生口谱》、《冥报录》;又精医理,常卖药于“长安市”,著有《本草丹台录》、《灵台墨守》、《伤寒捷书》、《医林口谱》、《医案》、《医林新论》、《冥极录》、《医论》等。
家族
祖父陆东;父陆运昌,崇祯七年进士;次弟陆培,崇祯十三年进士;三弟陆堦,著有《白凤楼集》;四弟陆垿,早夭;五弟陆垣,出嗣三叔父陆鸣煃;六弟陆㙄,著有《丹凤堂集》。有女陆莘行;长子陆繁祉;次子陆寅(字冠周)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科进士,著有《玉照堂集》[5]。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