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陆军东引地区指挥部
戍守東引的中華民國國軍部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陆军东引地区指挥部(英语:Dongyin Area Command),简称:“东引指挥部、东指部”,队名:“忠义部队”,前身为陆军反共救国军指挥部,为中华民国陆军直属的地区指挥部,系中华民国国军驻守于福建省连江县东引乡的陆军部队,总兵力约千人,指挥官为陆军少将编阶。战时负责东引地区的作战指挥和军事管制。

Remove ads
沿革
- 1951年,江浙、闽粤地区游击队于福建省金门县设立“福建省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部”,于浙江省大陈岛设立“浙江省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部”。[1]
- 1953年7月,撤销浙江省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部,改为“大陈防卫司令部”,
- 1955年2月9日,大陈军民撤退,原大陈所有国军部队移驻台湾省嘉义县。
- 1955年3月23日,原大陈部队转赴台湾省澎湖县渔翁岛整训。
- 1955年4月16日,原大陈部队正式定编番号为“反共救国军第一总队”。
- 1955年5月1日,反共救国军第一总队改隶属于陆军总司令部,福建省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部改编为“反共救国军第二总队”,“反共救国军指挥部”设于台湾省台北市圆山,敌后工作处与所属纵队属国防部情报局所辖。
- 1955年11月1日,反共救国军第一总队在澎湖完成整训后,奉令接守东引、乌坵、东犬。此时除乌坵外,其馀地区均受马祖守备区指挥。
- 1955年12月1日,东引守备区成立,总队长兼任指挥官,作战指挥权移归海军总司令部。
- 1960年9月9日,反共救国军第一总队、第二总队奉令整编为“陆军反共救国军”,作战指挥权移归陆军总司令部,并于东引正式成立“陆军反共救国军指挥部”,以9月9日为队庆[2]。
Remove ads
- 1998年10月1日,因应精实案,陆军反共救国军改编为“陆军步兵第一九五旅”,仍以9月9日为队庆。
编制
- 本部连
- 炮兵连(连部+炮兵排×2)
- 防空连
- 战斗工兵连
- 支援连(补给排、保修排、卫生排)2014年7月编成
- 步兵营(营部连+步兵连×2 +机械化步兵连(装备CM-21装甲车))
历任指挥官
Remove ads
代表军歌
风云动 旗飘扬 精锐菁英在东引岛上
破猛浪 力胜钢 忠诚精实捍卫海疆
戮力奋发新作为 勤训精炼誓发光
忠义慓悍气高亢 我们报国意志坚强
勇猛顽强聚力量 亲民爱民为志职
同岛一命信念强 我们护疆士气昂扬
风云动 旗飘扬 骁勇军威捍卫海疆
破猛浪 力胜钢 精诚团结在东引岛上
队徽含意
- 盾形:具有坚强巩固、精实战力之意。
- 国徽散发12道闪电光芒:象征该旅夙夜匪懈、蓄势待发,随时对来犯之敌给予迎头痛击。
- 战士及东引群岛:代表该旅积极备战,领导防区军民上下一心,同岛一命共同防卫
- 忠义骠悍:延续反共救国军传统精神。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