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阳字号驱逐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阳字号驱逐舰是中华民国海军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取的驱逐舰的级别通称,因为每艘驱逐舰的舰名当中都会有一个“阳”字。最早使用这种通称的军舰是来自于接收前日本帝国海军的驱逐舰,于1948年10月18日,中华民国国防部修订海军舰艇命名原则,明订驱逐舰以阳字县名命名。1962年9月再次修颁海军舰艇船舶命名原则,驱逐舰以中华民国尾字为阳之县市命名。[1]在此之后的驱逐舰都是来自于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下水的各类驱逐舰,有些舰艇不仅仅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甚至还有因战事受损后修复。部分阳字号亦参加过韩国战争、越南战争。最后一艘二次大战时期的阳字号飞弹驱逐舰沈阳舰已于2005年11月26日举办除役典礼,其除役令正式生效日期实为2006年1月1日。


Remove ads
历史
二次大战后,中华民国海军由于身处战胜国,因此拥有分配轴心国战利舰的权力;但是在客观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海军官兵不足、中国国内尚未建立近代舰艇维修及补给能力),同盟国仅提供驱逐舰等级的船只给予中华民国抽签。1947年起,中华民国海军先后接收数艘日本战利舰,这批日制驱逐舰在改名后舰名上皆有“阳”字,故称“阳字号”。其实除了战利舰外,英国还因赔偿一部分二战时英国耗损的中方资产,因此赠与给中华民国政府一艘轻巡洋舰(曙光女神号轻巡洋舰,后改称为“重庆号巡洋舰”),在英国赠舰清单中除了提供比美国更大吨位的舰艇之外,也曾打算提供T型潜艇维持英国在中华民国海军内部的地位,但由于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华民国国军节节败退,最后大半海军包含重庆号在内皆叛逃。重庆号后来在葫芦岛被中华民国空军所属轰炸机炸沉。详见:重庆号事件。在重庆号事件后,英国政府担心继续赠舰给一溃千里的中华民国最后无法回收利益,因此除了取消后续的赠舰计画,也收回了扣押停泊在香港的灵甫号驱逐舰。
不过日制驱逐舰接收时已经解除武装而且缺乏后勤料件支援,而当时任官于中华民国驻日代表团少校参谋,最后以海军少将退役之钟汉波回忆:在日本接收时检查状况良好的日偿军舰中,有3艘在自日本回中国的途中就发生轮机损坏漂流现象[2],后来回国由技工检查后,研判在这段最后航途时,日本人员有刻意破坏轮机设备使军舰无法可靠运作,包括油柜、锅炉、动力管线都有刻意灌入海水的状况[2]。因此大多数日制驱逐舰接收后无力再武装战备,大多在1950年代草草退役拆解或是转为训练舰。
日后为人所知的阳字号驱逐舰为1954年底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后,美国评估国府需求防卫战力后采军援方式赠送的二次大战时期驱逐舰;以及1971年中共与美国交好后逐步撤出驻台美军,为了保持必须反潜战力,以商售或是军援提供越战期间美军退役的现代化二战驱逐舰。在1970年代,中华民国以接近废铁价格(每艘价格约美金10万元)自美国购买了大量的退役驱逐舰,并在美国各造船厂中以2~3艘拼装成一艘可用军舰的方式返国服役。这批自美国服役的37艘驱逐舰成为一支阵容壮大的阳字号舰队。也是这批“阳字舰”扛起20世纪末期台湾海峡安全的重任。
沈阳与德阳,及某艘基灵级舰,此3艘美国原欲出售给西班牙,遭拒绝后,才由中华民国购进,并以3艘并2艘的方式,修妥为沈阳与德阳二艘舰返国服役。[3] USS Warrington (DD-843) 1972年7月16日该舰在越南执行作战任务时遭遇水雷战损,拖回苏比克湾评估不维修后,于9月30日除役。1973年4月24日出售给中华民国做为备料。绥阳舰于1978年3月10日出售给中华民国,原欲做为备料舰,返台后检视认为状况良好,因此检整后于 同年5月25日举行命名暨升旗典礼服役。[4]
Remove ads
国军在中美断交后采购到的阳字号虽然是美军退役船舰,但这批军舰会在1970年代退役是因为她们在1950-1960年代先后接受舰队复原及现代化工程(FRAM)升级,经过美军延寿在1970年代的驱逐舰中仍具备较完整的单舰反潜能力,但这批阳字号终究是采多艘拼装的方式维持可稼动状况,每艘军舰从雷达到武装甚至是轮机型号都有些许差异,对于后勤整备造成困扰不说,也导致舰队整体妥善率偏低;再说美军让这批军舰现代化的理由是为了抗衡苏联海军数百艘的潜舰,因此需要保持量的优势,在性能改良目标上也是以强化反潜为主,除少数以雷达哨戒舰改良的舰型使用性能较好的雷达外,多数阳字号在防空与反舰机能部分仍是以二战的MK37射控系统为主体,使用舰炮接战,顶多加装了早期的电子侦查与干扰装置,整体技术水准只略好过二战时代一些。
当时中华民国海军评估后,认为这批阳字号舰体寿命还可以服役15到20年,因此由海军总部内的“光武小组”推动“驱逐舰武器系统革新专案研究报告”。报告中除了详尽整理现有阳字号舰队的武装与侦搜系统状况外,也提出统一舰队侦搜系统及安装自动化战斗系统的建议;后来的武进与复阳计画都是从这个研究报告进而衍生出去的改良方针作为。
Remove ads
阳字级驱逐舰服役至1979年时,服役时间达30馀年,舰体钢板与轮机部件已呈老化,在无法立即获得新式船舰替换下,为延长服役寿命10至15年,决意进行复阳计划。 [5] 于1979年8月起,以8个会计年度共为18艘阳字级舰延寿,每艘配合大修或战斗系统更新工程并行实施。分别为洛阳、汉阳、南阳、安阳、庆阳、富阳、贵阳、辽阳、 昆阳、岳阳、华阳、衡阳、惠阳、绥阳[6]、莱阳、建阳、当阳、云阳[7]。全案实际至1986年底止。 原本1987年预定为开阳进行工程,执行前夕奉参谋本部令停止。[8]
针对阳字号老旧舰艇进行的升级套件专案,目的为改装成飞弹驱逐舰,以获得现代化战力。
阳字号驱逐舰各舰列表
信阳由于是战争末期建造,当时原物料缺乏,造舰工艺与品质颇差,是以一般钢板建造,故接收后舰况不佳服役时间仅13年。不过信阳颇为善战,1951年1月20日于马祖四姆屿击伤共军炮艇三艘;1954年8月于左营海军造船厂换装美式主炮副炮,通信无线电,收发报机,对空平面雷达, 测深仪, 声纳及战情中心皆由日式换为美式装备.一直到1955年4月初才完成升级出厂并改为巡防舰等级[9]。1957年2月5日于马祖乌猪港重创共军船舰一艘,两日后于定海湾龙牙石击沉共军炮艇一艘重创三艘,同年10月9日于马祖平屿海域击伤中共船艇三艘,三日后于马祖半泮屿击沉共军炮艇二艘,10月25日又于定海湾重创共军炮艇二艘,11月5日在海坛岛逍遥湾击沉中共船艇六艘岸上阵地一处;1958年参与823炮战的支援运补护航任务。[10]
Remove ads
- 14洛阳--原美国海军班森级驱逐舰(Benson级)"William S. Benson"号。
- 15汉阳--原美国海军班森级驱逐舰(Benson级)""Hilary P. Jones"号。与洛阳同在1954年2月26日在美国查尔斯敦海军基地接舰,经维修与接舰训练后,于8月8日返抵左营军港,9月1日成军典礼,命名为汉阳。汉阳在服役过程表现优异,参与各项演训屡获第一,经常担任总统座舰与高阶长官专送任务,是一艘具精实战力的中华民国海军主力军舰。只是服役后期装备老旧保修不易,无法高速航行,才决定于1975年1月5日降旗除役。[11]
- 16咸阳--原美国海军格里维斯级驱逐舰(Gleaves级驱逐舰)"Rodman"号。于1955年7月28日在美国查尔斯敦海军基地接舰,经近半年的维修与接舰训练后,于年底启程返国。但在1956年1月14日于巴拿马Balboa港与哥伦比亚军舰碰撞,舰尾受损,因此延迟至3月1日才抵达左营。同年9月25日在桃园白沙岬操演时与另艘舰艇相撞。于1970年5月18日在马祖海域演习触礁,拖返澎湖维修,评估无法服勤,于1971年12月1日移交给兵器学校担任训练舰,1972年12月1日除役。后于1970年代中支援拍摄电影海军突击队与笕桥英烈传之出云舰角色,爆破后拆解出售。咸阳称得上多灾多难,由于屡次撞船,因此在中华民国海军内有公羊的外号。[12]
- 16咸阳(II)--原美国海军格里维斯级驱逐舰(Gleaves级驱逐舰)"Macomb"号。1954年租借给日本海上自卫队为DD182,1969年归还,旋即次年移交给中华民国,1971年2月26日启封,接替触礁的一代咸阳,但服役时间很短,于1974年转为泊港训练舰编号1016。本舰B炮位的五吋炮在海自时代已经拆除,这是外观上最大的不同。[13]
- 17南阳--原美国海军格里维斯级驱逐舰(Gleaves级驱逐舰)"Plunkett"号。1959年2月16日于查尔斯敦海军基地接收,并立即成军返国。1960年9月24日单舰前往澳洲墨尔本参加澳洲政府扩大庆祝柯克船长发现澳洲东岸两百周年庆典,航行12,000浬。本舰接收时即配备MK32攻潜鱼雷,是中华民国海军首艘配备此种武器的军舰。1973年4月30日降旗除役。[14]
Remove ads
Remove ads
预定编号 | 预定舰名 | 原舰国籍 | 原舰级别 | 原舰舷号 | 原舰舰名 | 未能服役原因 |
916 | 朝阳舰 | ![]() |
基灵级 | DD 782 | Rowan | 拖回台湾途中,遭遇台风搁浅 |
1977年6月1日由美国移交予台湾,8月22日拖带至高雄外海遇爱美台风断缆,搁浅于屏东枋寮海边,评估无法修复就地拆解做为其它军舰备料,岳阳舰3号锅炉即为移植此舰同号锅炉。 本舰接舰前有建议改名,以免遭殃(“朝阳”之谐音)但未获同意。另外DD16舷号皆多灾多难,之后海军不再使用此舷号。[18]
电子游戏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