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隼鸟号探测器

日本太空探測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隼鸟号探测器
Remove ads

隼鸟号(日语:はやぶさ Hayabusa ?,发射前代号为“第20号科学卫星MUSES-C[2]”)是一个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开发的无人航天器,其任务目标是采集小行星25143(25143 Itokawa,另被命名为“丝川小行星”[注 1])的物质样本送回地球,其是MUSES(Mu Space Engineering Spacecraft,意即“Mu火箭发射的太空工程实验航天器”)系列的第三台航天器[3],附有一个名为“MINERVA日语ミネルバ (ローバー)”的可分离巡视器[4][5],其被搭载于M-V运载火箭上发射于2003年5月9日,之后在2005年9月12日抵达目标地丝川小行星[6][7][8],最后于2010年6月13日成功返回地球,样本仓坠落于澳大利亚伍麦拉地区[9][10][11][12],整个任务共历时7年1个月4天,是世界上首个成功在小行星表面采样返回的航天器[13]

事实速览 所属组织, 任务类型 ...
Remove ads

隼鸟号在其整个任务执行过程当中遇到了许多曲折,首先是在出发后第6个月碰到了X28级的太阳耀斑,导致其太阳能充电板损坏。之后其三个用于姿态控制的反作用轮中的两个都在抵达目的地前发生故障停转,而在抵达丝川小行星后,巡视器MINERVA日语ミネルバ (ローバー)也因释放时发生的意外没能登陆丝川小行星,从此流离太空。而在隼鸟号本体着陆在丝川小行星上采样时,它的采样装置也因故障没有正确工作,此外,因为着陆方式的问题,它的姿态控制系统部分受损,进而导致了推进剂泄露。最终使得隼鸟号进入了一段时间的失联与失控状态。在JAXA恢复与它的通信之后,他们改用喷射氙气推进剂的方式来控制姿态。在返程时,它的四台离子推进机中只剩两台还在正常工作,而在返程途中,这两台推进机又先后出现故障,JAXA最终设法将两台故障推进机的完好部分并和工作,才将隼鸟号带回地球[14][15][16]

虽然隼鸟号的采样装置没有正常工作,但其收集到了在其于丝川小行星着陆时扬起的尘土,JAXA最终在其中一个样品收集器中发现了约1500颗确认来自丝川小行星的岩石颗粒[17],对这些尘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这对理解星际物体的形成和演化做出了重大贡献[18]

Remove ads

历史

这项太空研究计画斥资两亿美元[12]

更多信息 年份, 日期 ...

2010年6月13日22时51分,完成任务后返回地球的隼鸟号进入大气层,母船在穿越大气层的时候化为灰烬;而装著装著小行星尘土样本的样品舱,则在距离地球两万公里远的地方脱离母船。样品舱降落在澳洲阿德雷德西北方的乌美拉沙漠中一个偏远的军事区内。

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母船的燃烧以及小太空舱的摩擦,制造了相当金星和半个满月亮度的火流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已经确认太空舱著陆的位置,[25]回收之后已密封运回日本进行进一步研究。

隼鸟号装有4部NEC研制的离子推进器,因为宇宙中没有空气阻力即使依靠小功率输出飞船提供持续的加速度,最终也能达到很高的飞行速度。隼鸟号只储藏60公斤燃料,推进效率极高。

Remove ads

任务目标

更多信息 No, 任务目标 ...

任务目标设计是“100分为满分但能有500分结果”的意义。2010年11月16日,日本正式发表在隼鸟带回地球的容器中发现了1500颗从小行星带回的微粒。这是人类首次从除月球之外的宇宙天体取回样本。

研究成果

2011年3月10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上,首次对外公布隼鸟号带回的微粒的初步分析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微粒中存在橄榄石、斜长石等岩石的大型结晶;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岩石可能曾经历高温。同时,他们还发现,微粒与地球上发现的一种陨石特征一致,而且微粒受热后产生的气体不具备地球物质特征。此外,在对岩石的检测中未检出有机物、碳元素等与生命有关的物质。[27]

各方反应

政治界

在隼鸟号回归之前,于日本政府主导的事业评鉴中,JAXA等科学界预算遭到大量删减,令隼鸟号的后继机隼鸟2号预算严重不足而导致计画停摆,在隼鸟号回归之后,民间开始出现“希望隼鸟号后继机的预算能够被保留”的声音,也在日本政界掀起一波检讨事业评鉴成果的声音。

商界

日本万代公司将于2011年6月24日发售“隼鸟号”24分之1大小的模型。模型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监制,售价24150日元,该模型亦是万代公司“成人超合金”系列的第三批产品。该模型主要材料是锌合金,可以再现展开太阳能电池板和放出样本采集容器等情景[28]

网路

由于隼鸟号是在各种几乎不可能的状况下回到地球,在日本最大的动画网站NICONICO动画上也掀起一波隼鸟号热潮,大量歌颂隼鸟号旅行的影片、歌曲因应而生。[29]

电影及纪录片

  • “はやぶさ HAYABUSA BACK TO THE EARTH”:2009年4月1日于日本全国的天文馆上映,其后角川电影配给于2011年5月14日开始在日本全国的电影院上映。香港香港太空馆也于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间于何鸿燊天象厅上映此片。全编以电脑绘图制作。
  • “はやぶさ/HAYABUSA”:由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制作与发行,于2011年10月1日在日本上映。2012年3月开始于美国十个主要城市上映。电影由堤幸彦监督、竹内结子主演。
  • “はやぶさ 遥かなる帰还”:由东映制作于2012年2月11日发行上映。由泷本智行监督、渡边谦主演。
  • “おかえり、はやぶさ”:松竹映画制作与发行,于2012年3月10日在日本上映之3D电影。由本木克英监督、金子ありさ编剧,藤原龙也主演。

后继机

隼鸟2号

设计上是与隼鸟号规格几乎相同的“准同型机”,根据目前释出的资料,与隼鸟号的不同点在于:

  1. 天线将从隼鸟号使用的旧型天线更换成与破晓号相同的平面天线。
  2. 携带自我构造弹,在小行星表面进行第一次采样后,释放弹头在小行星表面上制造坑洞,之后于坑洞内采集样本。
  3. 导致隼鸟号一连串故障的反作用轮增加一个备用。

2014年12月升空,目标为小行星龙宫。2019年2月,隼鸟2号在龙宫着陆,收集其表面样本[30]。其回收仓于2020年12月着落至澳大利亚[31],隼鸟2号探测器将执行探索小行星1998 KY26英语1998 KY26的任务[32]

隼鸟号MKII

欧洲太空总署合作的计画,比起隼鸟号更为大型,预定前往D型小行星

参阅

参考资料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