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雨果·普拉特

意大利漫畫書創作者(1927-1995)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雨果·普拉特(Hugo Pratt,1927年6月15日-1995年8月20日),原名乌戈·欧金尼奥·普拉特(Ugo Eugenio Prat),义大利漫画家,以结合深度叙事与历史考据的作品闻名,代表作包括《卡托·马耳他》。2005年入选威尔·艾斯纳奖名人堂,并于安古兰漫画节获颁15周年纪念特别奖“安古兰城市大奖”。1946年与费尔南多·卡库皮诺迪诺·巴塔利亚达米亚诺·达米亚尼共同创立“威尼斯画派”。

事实速览 雨果·普拉特, 本名 ...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经历

出生于义大利里米尼,父亲罗兰多·普拉特(Rolando Prat)与母亲艾芙莉娜·杰内罗(Evelina Genero Prat)。乌戈在威尼斯的国际化家庭环境中度过童年,祖父约瑟夫为英国普罗旺斯血统的天主教徒,外祖父具犹太血统,外祖母则有土耳其渊源。[1]1937年随母亲移居阿比西尼亚(今衣索比亚),与参与义大利入侵行动的父亲会合。其父身为法西斯民兵士官,1941年遭英军俘虏,1942年末因疾病死于战俘营。同年,雨果与母亲被关押于迪雷达瓦(Dirédaoua)战俘营,期间他向守卫购买漫画阅读,后由红十字会遣返义大利。[来源请求]

战后移居威尼斯,为盟军筹办文娱活动。其后与阿尔贝托·翁加罗、吉安·卡洛·瓜尔达(Gian Carlo Guarda)[2][3][4]马里奥·福斯蒂内利等漫画家成立《黑桃A》(Asso di Picche)杂志(前身为《飓风画报》Albo Uragano),专注冒险题材漫画。该杂志成功发掘新锐人才,包括迪诺·巴塔利亚。其同名作品《黑桃A》在阿根廷大受欢迎,促使普拉特1949年受邀赴阿发展。[来源请求]

Remove ads

阿根廷时期

Thumb
普拉特于1989年

1940年代末移居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阿根廷出版社Editorial Abril工作期间结识阿尔贝托·布雷恰索拉诺·洛佩斯等漫画家。转入Editorial Frontera后,创作出早期重要作品如《柯克中士》(Sgt. Kirk)及《厄尼·派克》(Ernie Pike),两部皆由埃克托尔·赫尔曼·奥斯特黑尔德编剧。

普拉特在恩里克·利普希茨(Enrique Lipszyc)主持的泛美艺术学院(Escuela Panamericana de Arte)教授绘画,期间常赴亚马逊马托格罗索等地探险。此阶段完成首部自编自绘作品《丛林之安》(Anna nella giungla),后续推出同类型作品《鸬鹚船长》(Capitan Cormorant)与《威灵要塞》(Wheeling),后者于返义后完稿。

返义发展与卡托·马耳他的诞生

1959年夏至1960年夏旅居伦敦,为Fleetway Publications绘制战争漫画(英籍编剧执笔)。其后不顾阿根廷经济困境返阿,1962年再度回到义大利,开始与儿童漫画杂志《小读者邮报》(Corriere dei Piccoli)合作,将《金银岛》《绑架》等冒险文学名著改编为漫画。

1967年结识出版人佛罗伦佐·伊瓦尔迪(Florenzo Ivaldi),两人以普拉特笔下角色命名创办《柯克中士》漫画杂志。创刊号连载普拉特最负盛名的《咸海之歌》(Una ballata del mare salato),首度引入其代表作角色——康拉德风格的浪漫英雄卡托·马耳他。该角色后续发展为长篇系列,奠定作者国际声誉。

因混血家世背景,普拉特接触过犹太秘教知识并深研历史。其作品多基于真实历史场景与事件:如1755年英法殖民者在提康德罗加的战役、非洲殖民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普拉特对史实与视觉细节严谨考据,部分角色取自历史人物或原型(如卡托的亦敌亦友拉斯普丁)。次要角色跨作品登场,构成“普拉特宇宙”的连贯世界观。

后期主要系列包含《沙漠之蝎》(五部曲)与《耶稣会士乔》。另为弟子米罗·马纳哈编剧《印地安之夏重启》(Tutto ricominciò con un'estate indiana)及《高乔人》(El Gaucho)。

Remove ads

晚年生涯

1970至1984年主要居法,此时由旅行经历与无穷创意孕育的复杂角色卡托·马耳他成为漫画系列主角。1970至1973年连载于《Pif Gadget》杂志广受好评,后结集出版并译为15国语言。1984至1995年移居瑞士,卡托·马耳他引发的国际热潮持续延烧。法国出版商如卡斯特曼达高人类联合会出版社将其早期作品结集出版。本性流浪的普拉特持续旅行,从加拿大到巴塔哥尼亚,从非洲至太平洋岛屿。1995年8月20日因肠癌逝世。[5]

普拉特自称受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生詹姆斯·奥利弗·柯伍德赞恩·格雷肯尼思·罗伯茨亨利·德维尔·斯塔普尔约瑟夫·康拉德库柏赫尔曼·梅尔维尔杰克·伦敦等作家影响,漫画家方面则推崇莱曼·杨威尔·艾斯纳,尤尊米尔顿·卡尼夫[来源请求]

2005年7月15日,于圣地牙哥国际漫画展第17届威尔·艾斯纳漫画产业奖典礼上,入选该年度漫画名人堂。[来源请求]

普拉特逝世后,其系列作《沙漠之蝎》续由皮耶尔·瓦齐姆(Pierre Wazeem)绘制第六卷《热病之路》(Le chemin de fièvre,2005年)。法国出版方卡斯特曼曾预告2008年3月发行第七卷,并多次暗示可能续写卡托·马耳他系列新章节。[来源请求]

2015年,IDW出版社旗下EuroComics[6]品牌推出卡托·马耳他英文权威版,直接译自普拉特义大利原稿。

Remove ads

纪录片

瑞士导演斯特凡诺·努切尔开拍普拉特三部曲纪录片:2009年《非洲的雨果》(Hugo en Afrique)、2021年《阿根廷的雨果》(Hugo in Argentina)。[7][8]2022年努切尔宣布筹拍三部曲终章《威尼斯的雨果》(Hugo in Venice)。[9]

获奖纪录

1969年:卢卡漫画与游戏展 Gran Guinigi​(意大利语奖(义大利绘师奖),《咸海之歌[10] 1974年:圣米歇尔奖最佳写实故事 1976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最佳外国写实漫画,《咸海之歌》法文版[11] 1981年:安古兰漫画节Elle奖[12] 1987年:安古兰漫画节最佳外国漫画,《印地安之夏》(Indian Summer)[13] 1988年:安古兰漫画节15周年纪念特别奖“安古兰城市大奖”[14] 1994年:国际漫画家展“詹库奖”(U Giancu's Prize) 1996年:德国马克斯与莫里茨奖最佳德语进口漫画,《圣艾修伯里-最后的飞行》 2005年:入选威尔·艾斯纳奖名人堂

主要作品

  • 《黑桃A》(L'As de pique,1945–1949)
  • 《柯克中士》(El Sargento Kirk,1953–1959),埃克托尔·奥斯特黑尔德编剧
  • 《提康德罗加》(Ticonderoga,1957–1958),埃克托尔·奥斯特黑尔德编剧
  • 《厄尼·派克》(Ernie Pike,1957–1959),埃克托尔·奥斯特黑尔德编剧
  • 《丛林之安》(Ann y Dan/Anna nella giungla,1959)
  • 《鸬鹚船长》(Capitan Cormorant,1962)
  • 《威灵要塞》(Wheeling,1962)
  • 《卡托·马耳他》(Corto Maltese,1967–1992)
    • 《咸海之歌》(1967)
    • 《崔斯坦·班坦的秘密》(Il segreto di Tristan Bantam,1970)
    • 《卡托的无尽远行》(Corto toujours un peu plus loin,1970-1971)
    • 《凯尔特传说》(Le Celtiche,1972)
    • 《衣索比亚传说》(Le Etiopiche,1972–1973)
    • 《秘闻录》(Corte Sconta detta Arcana,1974)
    • 《威尼斯童话》(Favola di Venezia,1976)
    • 《撒马尔罕金殿》(La casa dorata di Samarcanda,1980)
    • 《年少岁月》(La giovinezza,1981)
    • 《探戈》(Tango,1985)
    • 《炼金玫瑰》(Le elvetiche "Rosa Alchemica",1987)
    • 《穆大陆》(Mu,1988)
  • 《沙漠之蝎》(Gli scorpioni del deserto,1969–92)
    • 《沙漠之蝎首部曲》(1969–73)
    • 《小屋...》(Piccolo chalet...,1975)
    • 《丹卡莱锄头》(Vanghe Dancale,1980)
    • 《乾马丁尼酒吧》(Dry Martini Parlor,1982)
    • 《海风》(Brise de mer,1992)
  • 《加勒比人》(L'uomo dei Caraibi,1977)
  • 《荒漠人》(L'uomo del Sertao,1977)
  • 《索马利亚人》(L'uomo della Somalia,1979)
  • 《极北之人》-《耶稣会士乔》(L'uomo del gran nord,1980)
  • 《印地安之夏重启》(Tutto ricominciò con un'estate indiana,1983,米罗·马纳哈绘制)
  • 《卡托·祖鲁》(Cato Zulu,1984–88)
  • 《高乔人》(El Gaucho,1991),米罗·马纳哈绘制
  • 《圣艾修伯里-最后的飞行》(Saint-Exupéry - le dernier vol,1994)
  • 《摩根》(Morgan,1995)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 义大利漫画
  • 图像文学》(Letteratura disegnata)

参考文献

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