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零时十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零时十分》是一首1984年的香港粤语歌曲,由林子祥作曲,林振强填词,鲍比达编曲[1],叶蒨文主唱,为叶蒨文到香港发展后的第一首原唱粤语歌[2]、脍炙人口[3]的成名作[4]。
创作与制作
《零时十分》时长3:18[5],由林子祥作曲,是林子祥第一首写予叶蒨文的作品,此后两人经常合作并成为情侣[4]。林子祥曾透露自己习惯在厕所内创作,此歌是其中一例,以一个多小时就完成[6]。完成谱曲的翌日林子祥将其交给填词人林振强,二人商讨歌词题材,最后以“零时十分”作为定案[7]。
歌词主题是一名女子在生日的深夜独自喝香槟酒消愁,她忆起以往有情人陪伴渡过的生日,不胜唏嘘[8]。歌词三段均以英文歌词作结,均是将英文生日歌的“Happy birthday to you”(祝你生日快乐)一语作出修改,分别是提及过去回忆的第一段中改成“Happy birthday my loved one”(生日快乐我的亲爱),以及描述夜深不同时段的第二、三段中改为“Happy birthday to me”(祝我生日快乐)。[8]
Remove ads
获奖及提名
反响
资深乐评人黄志华及研究流行曲的学者朱耀伟对此歌歌词有详细分析,且均褒扬为林振强作品之中较具代表性的一首,散见于他们的著作,作家月巴氏对此有所整理[11]。月巴氏指此歌用词浅白[11],但有效表达情绪,营造气氛。黄志华称赞此歌描写词中人孤单等待及痴情,没有直接用“等待”、“等候”、“痴”等词,当中以“无人夜中穿起那明艳舞衣”表达痴情,是林振强后来另一首名作《傻女》中“穿起你的毛衣......”的雏型。词中人无聊枯候的心情也没有被直接描写,而是以“绵绵夜雨 无言泪珠 齐来为我添气氛”这样的自我安慰反透出个中苦闷。回忆中过去生辰的“零时十分”及现在生辰的“零时十分”形成了巧妙的“时空交叠”。词中交代时间的流逝,除了直接提及“二时”、“六时”,也利用了香槟的温度变化,这点多被人所称赞。[12][9][13]
朱耀伟著眼于此歌“英文入词”的功力,他指词中将“Happy birthday to you”扭转为“Happy birthday to me”,巧妙且妥贴地突显出词中人的孤单,此语用于词中所描述的时间推移,“极为精警”。朱耀伟指此歌与林振强写予叶蒨文的另一首《长夜 My Love Goodnight》,掀起了香港词坛“英文入词”的潮流,两首作品中以此歌为最佳,其后林振强或其他人作品中的英文也往往只是“无机”的点缀,而此歌的英文歌词则能够真正作为整首词的“有机”构成部分[14]。音乐学者徐允清对词人运用三句“Happy birthday to...”的看法与朱耀伟相近,他认为有强烈的凄清感,最后一句“Happy birthday to me”没有旋律,变成独白,更是突出这点[8]。著名填词人郑国江在一访谈中被问及对粤语歌混入外语、国语歌词的看法,亦表示“Happy birthday to me”一句令他感动[15]。
林振强本人亦很喜欢这首词,虽然同年他凭《摘星》获得香港电台第七届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但他曾表示自己该年作品中最喜欢的是《零时十分》,没有提交它参选中文(流行)歌词奖,是因为含有英文歌词,怕不合资格。[11]:130-131
朱耀伟又指1980年代中期香港乐坛开始出现音乐录影带的潮流,填词人亦因而重视视觉元素,构建场景、意象营造气氛,与音乐录影带的拍摄互相配合。此歌是典型例子之一。[16]
黄志华另有评论鲍比达的编曲:“那低弹轻拨的结他,低音提琴,加上轻悠悠的口琴,电子合成器的乐音,把我们引进下着绵绵细雨的更深夜静的境界中去。”[9]
Remove ads
国际唱片业协会(香港会)的“音乐永续2020”计划中安排了女歌手曾若华翻唱此歌[17][18]。资深“发烧碟”女歌手陈洁丽亦曾推出翻唱版本[19]。2021年新晋男歌手林智乐在其生日当晚上载了翻唱此歌的音乐影片[20][21]。
1997年,自认受林振强影响最深的著名填词人黄伟文,为歌手梁汉文写了一首《零时十一分》,作为对林振强这首《零时十分》的回应[9]:93[13]:140[22][23],其中词句“零时...分”、“关灯”、“香槟”、“细雨”、“生辰”等均借用或演变自《零时十分》,具有同样的意象及描写孤独感。2007年,梁汉文本想策划将《零时十一分》,以旧词新曲形式重写,但因无法取得旧词版权,所以请来另一著名填词人林夕再为他填写新词,变成另一首新曲新词的《零时十几分》[9]:93,词中亦有“香槟”、“诞辰”,亦描写孤独感。[24]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