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电影发展基金

香港的發展基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電影發展基金
Remove ads

香港电影发展基金于1999年成立,是香港政府出资成立的发展基金,协助香港电影业长远发展 [1]香港电影发展局秘书处负责管理该基金[2]。其后香港政府在2007年7月向电影发展基金注资3.2亿港元,由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创意香港办公室管理,分别是“首部剧情电影计划”、“电影制作资助计划”、“电影制作融资计划”以及“资助其他电影相关计划”。截至2022年6月,电影发展基金共为57部港产电影拍摄提供融资,其中17部由初次出道的导演执导,共拨款2.17亿港元[3]

Thumb
电影发展基金标志

获基金批出融资之电影

更多信息 批准日期, 电影名称 ...

资料来源:电影制作融资计划[14][15]

Remove ads

争议

2012年11月14日,香港政府审计署署长发表第59号报告书,其中一部分报告指出电影发展基金在审批电影融资过程的问题,现摘录数点如下:

未能收回全数电影融资成本

审计署指出,绝大部分获电影发展基金融资的电影整体融资收回率只有四成多,其中陈奕迅主演的电影《赎命》,政府融资300万港元,票房不足100万港元,政府只收回1,769港元。此外,由李璨琛主演的《战.无双》,只在2012年六月上映两天,票房只得327港元,政府的300万港元融资无法收回分毫[16]

即使是录得高票房的港产电影,政府亦不能全数收回融资成本。电影《岁月神偷》获政府电影发展基金融资360万港币,尽管本港票房大收逾2,000万港币,但政府最终只收回约296万港币,收回率为82.1%。另一个例子《麦兜响当当》,在本港仅200多万元票房,但中国大陆票房有7000多万元人民币,融资的收回率却只有58.6%,大约211万港元。经审计署调查,发现当中最大原因是电影的宣传发行费超出认可上限数倍,令净收益大减[17]

审计署在报告中表示理解政府向电影制作提供融资,或涉较高投资风险,但由于涉及公帑,政府须评估可否接受整体收回率偏低的情况、检讨现时提供融资的模式,以及评估申请人的商业可行性措施是否有效[18]

电影宣传费超支

一般来说,电影发展基金融资占制作费三至四成,以电影票房、卖埠费连版税等总收益减去制作费、宣传发行费等成本,得出的净收益会按比例摊分予基金。审计署不点名指,其中一部电影向基金申报宣传发行开支为270万港币,但再调查后发现连同香港以外市场开支计算,总宣传发行开支实为810万港币,超出规定的宣传费上限270万港元达3倍,但竟获基金认可,按审计署提供的上映日期推断,此电影正是《岁月神偷》[19]

第三方融资问题

如要成功取得电影发展基金融资,申请人要先取得独立第三方融资,证明电影在商业上可行,但审计署审查15宗申请,发现其中六宗的所谓第三方融资者正是申请者本人,另外五宗亦为与申请人有关的公司,此11宗申请有10宗获批,因而存在角色及利益冲突,期间审计署审查五部已上映电影,发现当中两部电影未获负责审批基金的创意香港办公室电影服务统筹科批准,便将净收益摊分。审计署建议当局为电影发展基金进行策略性检讨[19]。对此电影服务统筹科解释,很多投资者要求申请人先获基金拨款才答允投资[20]。另一方面,资深电影人岑建勋回应指,若申请者本人都不投资,便无助其他投资者对投资电影的信心。

本末倒置

电影发展基金的原意是协助本港电影的制作,但审计署指,电影发展基金过去七年来,资助电影的活动项目总额达港币1.5亿元,远超对电影制作的融资,真正提供给电影制作的只得5,800万港元[21],其间基金资助二十二部电影及七十九个电影项目,批出逾一亿五千多万港元,尚馀一亿一千三百七十万港元,每年开支约三千八百万港元,预计到2015年中前耗尽,需要政府再度注资[16][20]

本港每年的四大电影盛事,包括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亚洲电影大奖香港影视娱乐博览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亦相当依赖基金资助,过去四年间获资助港币八千八百万元,占期内电影项目连制作总额一亿八千多万港元的四成九,令基金支援拍电影、培训人才款额相应减少[20]。其中亚洲电影大奖宣称透过20条广播及网上频道,将节目播放予全球三亿多住户观看,但他们没有收取任何广播费,每年均倚赖基金资助700多万元[21]。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亦每年获400万元资助,投资会每年3月在港举行,为期三天,为亚洲电影制作人提供平台,介绍他们的电影,吸引投资,但过去三年,仅在2009年有一部港产片因参加投资会而获得投资[21]

审计署因而促主办机构开拓资金收入来源,且四大盛事亦没列明预计的广告收入、转播费收入等,难保政府过度补贴亏蚀[20]

Remove ads

业界及市民回应

事件引起香港市民对电影业界滥用公帑的疑虑,但《岁月神偷》监制张婉婷则回应,指电影发展基金不应纯为赚钱,亦应以提升本土电影认知为目标,及考虑文化上的无形收益[19]。她同意基金对电影制作及其他活动的分配要再作研究,此外她称受通胀、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等因素影响,现时一般中小型电影制作费,已升至约2000万港币的水平,她建议预算上限应调高[18],不过她并没有回应宣传费超支的问题。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