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电量损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电量损失容量损失(Capacity loss或capacity fading)是蓄电池的一个现象,随著使用次数增加,充电后,在额定电压下可提供的电量渐渐减少[1][2]

2003年时曾报导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500次后,电量减少12.4%至24.1%,平均每次充放电减少0.025–0.048%[3]

应力因素

锂离子电池的电量损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温度、放电速率,以及电量状态(SOC)。

电量损失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若温度在25 °C,电量损失最小,温度距离25 °C越远,电量损失都越大[4][5]

电量损失对充放电速率(C-rate)很敏感,充放电速率越大,每次充放电的电量损失越大。锂离子电池低放电速率下的电量损失主要是因为化学机制的退化,而高充放电率下的电量损失则是因为机械结构的退化[6][7]

钴酸锂作为阳极的锂离子电池,其电量损失和每次充放电的平均SOC以及SOC变化(ΔSOC)有关。头五百次充放电时,平均SOC对电量损失的影响比较大,在之后的测试,电量损失则是受SOC变化所影响[8]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