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函隧道龙飞斜坑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函隧道龍飛斜坑線
Remove ads

青函隧道龙飞斜坑线(日语:青函トンネル竜飛斜坑線せいかんトンネルたっぴしゃこうせん Seikan-tonneru tappishakō sen */?)是由一般财团法人青函隧道纪念馆营运的缆车。座落于青森县东津轻郡外滨町青函隧道纪念馆日语道の駅みんまや#青函トンネル記念館[1]

事实速览 青函隧道龙飞斜坑线, 日语原名 ...
Remove ads

历史

  • 1988年(昭和63年)
    • 3月11日:道之驿三厩日语道の駅みんまや中开设财团法人青函隧道纪念馆。
    • 3月13日:JR北海道海峡线津轻海峡线)开业。青函隧道开始使用。
    • 7月9日:青函隧道龙飞斜坑线开业[1]。开设青函隧道纪念馆站和体验坑道站[1]
  • 2002年(平成14年):青函隧道纪念馆站选定为东北车站百选
  • 2015年(平成27年)4月3日:一架于青函隧道行走的特急“超级白鸟34号”列车的车底冒烟。乘客和职员乘坐缆车前往地面避难[2]

概要

路线连接地面的“青函隧道纪念馆站”和地底的“体验坑道烘”[3],总长度778米(当中海底部分占140米)。在青函隧道纪念馆站(正确来说是车站对出马路对面的建筑物内)设有绕线机,该站设有2名职员当值,1名职员负责控制缆车,另1名职员负责关关通风门。在体验坑道站中也有1名职员守候。路线上只有一架缆车,可乘载40人。全线均为单线,没有列车交会部分。但是在体验坑道附近设有分支点,分支前往作业坑道。车辆的型号为“青函1”,爱称为“鼹号[4]。当纪念馆休息期间,路线也用作维修工作之用,车辆也改用作业专用车辆(载客量比上述的车辆少[注 1][5]

原本路线是为了建设青函隧道时,用作运送工作人员和物资而建造。在青函隧道中设有2个定点,在本州一方名为龙飞定点(旧・龙飞海底站)。当青函隧道内一架行走中的列车起火时,原则上需要驶离隧道,但是如果不能驶离隧道,列车会在龙飞定点或吉冈定点(旧:吉冈海底站)停站[6]。因此在北海道一方的吉冈定点中也设有斜坑和缆车,也是由于相同的目的而兴建,但是该处的体验坑道没有公开展示。没有成为铁道事业法日语鉄道事業法中的一条路线。而乘客可于各定点中乘坐缆车前往地面避难[6]

在现时的车费中(2021年4月23日修定[7]),路线单程车费600日圆,来回车票1,200日圆(小童半价)。通常乘客会乘坐来回班次,因此不会售卖单程车票。另外也附设了与青函隧道纪念馆(展示厅)入场票的优惠套票。在冬季(11月上旬至翌年4月下旬[3])由于连接纪念馆的国道339号日语国道339号会封闭,因此青函隧道纪念馆会在这期间休息,路线也暂停营运。曾经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举行了“龙飞海底站参观活动”,在活动中乘客会从龙飞海底站步行前往体验坑道站,但是从青函隧道纪念馆使用此路线时,便不可进入龙飞海底站。当时的游览顺序如下:

青函隧道纪念馆站 -(乘坐缆车:9分钟) - 体验坑道站 … 步行于站内并进行解说(约40至45分钟,站内没有厕所)… 体验坑道站 -(乘坐缆车:7分钟)- 青函隧道纪念馆站

龙飞海底站在2013年11月10日结束让游客参观。车站在2014年3月14日废除[8][9]。而此路线与体验坑道参观在2014年度起开始举行[3]

Remove ads

路线数据

  • 路线距离:0.8公里(营业距离),778米(实际距离)
  • 轨距:914毫米
  • 车站数目:2个(包括起终点站)
  • 全线坡度:25%

车站列表

青函隧道纪念馆站

车站是地面车站,设有1面1线的月台。为了防风压和当列车无人行走时发生事故,离开车站时会经过一个通风门。当通风门打开时,乘客不可进行站内。车站入口位于青函隧道纪念馆内,当购买入场票后,于入口转左便可进入车站。

在2002年(平成14年)选定为东北车站百选,原因是“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之纪念馆”。

体验坑道站

车站是地底车站,设有1面1线的月台。在2014年3月15日,海峡线两座海底车站废除后,成为世界上海拔最低的车站。车站位于海平面下140米。

过去接续路线

注脚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