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非异性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非异性恋(英语:Non-heterosexual)是一个雨伞术语(即集合性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同性恋、双性恋、泛性恋以及其他不再被认为是异性恋的人。[2][3] 该术语定义了“什么是社会规范以及一个特定群体如何不合规范的概念”。[4] 非异性恋被用在女权主义和性别研究领域,也在学术作品中用来区分性取向,而使用它可以有多种理解。[5][6][7][8] 该术语和酷儿(queer)很类似,只不过没有后者的政治寓意,显得更有学术气息。“酷儿”一词一般是指不合社会常规且非异性恋。[9][10][11]

在台湾,非异性恋亦被称作同志。
一些观点认为该术语富于争议且充满轻蔑以为,因为它“给不符合异性恋常规的人贴上标签,因此强化了异性恋霸权”。[12][13] 而其他人则认为非异性恋一词只是一个在研究领域保持一致性的有用术语,他们认为该术语“凸显了我们的语言在性取向方面的不足”。例如,该术语的使用可以使忽视双性恋的趋势消减。[14] 然而非异性恋者未必包含跨性别者与双性人,因为跨性别者与双性人中也有异性恋者。而无性恋与有性恋则是另一个光谱,取决于是否受到他人性吸引,一个无性恋者也有可能有情感上的性倾向。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