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革命国际主义运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革命国际主义运动(英语:Revolutionary Internationalist Movement,缩写为RIM)是一个毛派国际组织,1984年3月由来自14个国家的19个毛派组织在法国建立[1]。2007年后,由于各成员组织对尼泊尔人民战争结束的观点分歧,革命国际主义运动委员会停止运作。2012年,革命国际主义运动正式解散。
历史
1980年秋,在毛泽东去世、四人帮被捕后,不满中国新领导层的共产主义团体组织了一次“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在此前的同年2月,美国革命共产党和智利革命共产党讨论通过了《马列主义者团结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路线的基本原则》文件[2],并将其作为草案提交此次会议。参加者包括:
斯里兰卡 锡兰共产党
塞内加尔 塞内加尔马列主义小组
西班牙 捍卫马列主义小组
丹麦 毛泽东小组
英国 马列主义集体组织
英国 诺丁汉共产主义小组
新西兰 新西兰红旗小组
义大利 无产阶级马列主义共产组织
智利 革命共产党
法国 争取无产阶级国际
印度 印度共产党(马列)中央重组委员会
美国 美国革命共产党
多米尼加 革命共产主义者联盟
会议建立了“革命国际委员会”(革命国际主义运动的前身),并通过了《给所有国家中的马列主义者、工人和被压迫者们》[3]。
1984年3月,第二次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召开,十九个毛派组织签署《革命国际主义运动宣言》,宣布成立革命国际主义运动[4]。1993年12月26日,毛泽东百年诞辰之际,革命国际主义运动发布《马克思列宁毛主义万岁!》,以马克思列宁毛主义为意识形态[5]。这一做法导致了分裂,一些团体退出革命国际主义运动,转而加入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 (国际通讯)。[6]
2007年后由于各成员党对尼泊尔人民战争结束的观点分歧,革命国际主义运动委员会停止运行。2012年5月1日,阿富汗共产党(毛主义)、意大利毛主义共产党和印度共产党(马列)纳萨尔巴里签署并发表《特别决议》[7][8],宣告革命国际主义运动解散。
Remove ads
成员
Remove ads
出版物
《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是官方中文名,英文名为A World to Win)是革命国际主义运动委员会的非官方杂志,于1981年—2006年出版。[3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