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音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音質
Remove ads

音质通常是人们对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的准确性、保真度或清晰度的评估。音质可以客观地测量,例如使用工具来衡量电子设备能否能准确地重现原始声音;也可以主观地测量,例如人类凭听觉对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做出评价[1]

Thumb
麦克风罩有时也用来减少风的噪音,改善音质。

音质取决于多个因素,如制造其的设备、[2]对录音进行的处理,播放设备及听觉环境等等。[3]音频均衡动态范围压缩环绕音处理等过程都会使音频发生很大变化,但听众可能会觉得处理后的音频更令人满意。

对特定电子设备,如扬声器麦克风放大器耳机,音质通常指播放音频的准确性,高音质设备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再现。在进行母带处理等音频处理时,绝对的准确性则成了次要的。进行现场录制时,音质可能指充分利用室内声学,以最佳方式排布麦克风位置。

数字音频

数字音频有多种储存格式。最简单的格式是未压缩的脉冲编码调制(PCM),其中音频被存储为一系列量化的音频采样,有一定时间间隔。[4]由于样本在时间上十分接近,所以可以再现很高频的声音。根据采样定理,任何受带宽B限制的信号(不含纯正弦成分)都能用每秒超过2B个样本完全重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模拟信号。[5]例如,人耳带宽介于0至20kHz,那么音频采样必须高于40kHz。由于要过滤掉转换为模拟信号产生的超声波,所以在实践中所用的采样率稍高:44.1kHz(CD)、48kHz(DVD)。

PCM中,每个音频样本以有限精度描述了某一时刻的声压。有限的精度导致量化误差,以噪音的形式出现在录音中。要减少量化噪声,可以采用更高的采样精度,但要牺牲更大的样本(参见位深度 (音频))。样本数据每增加1比特,量化噪声就减少约6dB。例如,CD音频采样精度为16bit/样本,,因此会有低于最大可能声压级的约96dB的量化噪声(全带宽上加总时)。

储存PCM所需空间取决于样本比特数、每秒采样数和通道数。例如,对于每秒采样44100次、16bit/采样、双通道的CD音频,每秒需要1,411,200 bit。这个空间可以通过数据压缩大大减少:音频样本经过无损编码器处理,将重复或多余的样本打包成更有效率的储存形式,在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压缩音频信号。之后,无损解码器会在不改变音质的前提下重新解码出原始的PCM。无损音频压缩通常可使文件大小减小30-50%,常用编解码器有FLACALACMonkey's Audio等。

有损音频压缩可以进一步压缩音频,如MP3VorbisAAC。有损压缩会利用心理声学减少人耳难以察觉的精度细节,大大减小文件大小,可以减少到原文件的25-5%。

Remove ads

另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