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颤栗 (音乐影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麦可·杰克森的〈颤栗〉》(英语:"Michael Jackson's Thriller")是美国歌手麦可·杰克森于1983年12月2日发行的歌曲〈颤栗〉的音乐录影带。此作品由约翰·兰迪斯执导,杰克森与兰迪斯共同编剧,主演为杰克森与欧拉·雷。影片融合多部恐怖电影元素,并呈现杰克森与一群僵尸共舞的经典画面。
杰克森的第六张专辑《颤栗》最初于1982年11月发行,长期登上Billboard 200榜首,单曲〈比利·珍〉与〈打败它〉的音乐录影带亦大受欢迎。1983年7月,《颤栗》专辑被其他作品取代榜首后,杰克森的经理人法兰克·迪里欧建议为〈颤栗〉制作音乐录影带。杰克森在观看兰迪斯1981年的电影《美国狼人在伦敦》后聘请他执导。两人规划了比以往音乐录影带预算高得多的短片,并在洛杉矶多个地点拍摄,包括洛杉矶宫殿剧院。同时制作了一部纪录片《麦可·杰克森的〈颤栗〉的制作》,供电视台播放。
《颤栗》自发行前便受到高度期待,并在MTV频道频繁播放,获得普遍赞誉。它促使《颤栗》专辑销量翻倍,使其成为史上最畅销专辑,而纪录片销量突破一百万,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录影带。该作品被认为将音乐录影带提升为正式艺术形式,打破流行娱乐的种族障碍,普及纪录片形式,并推动家庭影音销售,其成功使杰克森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重要人物。
《颤栗》的许多元素对流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僵尸舞蹈与杰克森的颤栗红夹克(由兰迪斯妻子黛博拉·纳杜尔曼设计)。影片与万圣节紧密相关,全球粉丝经常重现僵尸舞蹈。美国国会图书馆将其誉为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录影带,多家媒体与读者投票亦将其列为最佳音乐录影带。2009年,《麦可·杰克森的〈颤栗〉》成为首个入选美国国家电影登记表的音乐录影带,被评价为“具有文化、历史或美学价值”。影片于2024年在YouTube突破十亿观看次数。
Remove ads
剧情大纲
1950年代,麦可·杰克森与一名年轻女子(欧拉·雷饰)驾车行经林区时油料耗尽。他们步入森林,女子接受杰克森的邀请成为他的女友。杰克森警告她自己“与其他男人不同”,随后变身为一只虎人并攻击她。
现代场景中,杰克森与女友在戏院观看虎人电影。女友因恐惧而离开。夜晚行走在城市街道时,杰克森边走边用〈颤栗〉的歌词戏弄她。他们经过一座墓地,僵尸从坟墓中爬出,将街道包围。杰克森也变成僵尸,与群体共舞。随后,杰克森与僵尸追逐女友进入一栋废弃房屋。女子尖叫后醒来,意识到这只是一场噩梦。杰克森拥抱她并送她回家,但转向镜头露出笑容,显示他的虎人眼睛。
《颤栗》音乐录影带包含许多恐怖电影的致敬元素。[3] 开场戏仿效1950年代的B级片,杰克森与雷打扮成当时的青少年。礼貌的“邻家男孩”变身为虎人,象征男性性欲的野性、掠食性与侵略性。评论家科贝纳·默瑟认为此形象与1984年电影《狼群公司》中的狼人相似。[3]
僵尸舞蹈段落呼应歌词中“亡者化妆舞会”的描写。[4] 杰克森的化妆呈现“幽灵般苍白”的肤色,强调头骨轮廓,致敬1925年的电影《歌剧魅影》。[4] 学者彼得·登德尔指出,僵尸入侵场景灵感来自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影片成功捕捉了幽闭恐惧症与无助感,这是丧尸片的核心氛围。[5]
制作
杰克森的专辑《颤栗 (麦可·杰克森专辑)》于1982年11月在Epic Records发行,长期登上Billboard 200榜首。[6] 专辑亦因单曲〈比利·珍〉与〈打败它〉的音乐录影带成功而广受赞誉,被认为提升了音乐录影带创作水准并展现强大宣传效果。[6]
1983年6月,《颤栗》专辑被闪舞原声带取代榜首,7月短暂重返榜首,随后又被警察合唱团的《同步共振》取代。杰克森敦促Epic高层沃尔特·耶特尼科夫与拉里·施泰塞尔(Larry Stessel)协助制定策略,将专辑重回榜首。[6]
恐怖主题的〈颤栗〉原本并未计画作为单曲发行,Epic将其视为新奇歌曲;[7] 耶特尼科夫曾问:“谁会想要一首关于怪物的单曲?”[6] 杰克森的经理人法兰克·迪莱欧建议制作音乐录影带,回忆曾对杰克森说:“很简单——你只要唱歌、跳舞,并制造恐怖感就行。”[6] 根据名利场杂志报导,杰克森偏好“迪士尼式的温和幻想,人人友善、孩子安全”,因此影片呈现“诡异但带喜感,而非真正恐怖”。[6]
筹备过程
1983年8月初,杰克森观看电影《美国狼人在伦敦》后联系导演约翰·兰迪斯。[8] 当时商业广告导演通常不拍摄音乐录影带,但兰迪斯对此感兴趣。[8]他希望拍摄具有戏剧效果的短片,而非标准音乐录影带,并利用杰克森的明星效应提升短片影响力。[9]
兰迪斯与杰克森构思一部使用35毫米电影胶片拍摄、制作水准如同长片的短片,预算为90万美元,远高于当时的任何音乐录影带。[6] 兰迪斯表示,最终影片花费50万美元,仍约为当时平均音乐录影带成本的十倍。[2]
据兰迪斯回忆,他在向耶特尼科夫提出拍片计画时因激动大声咒骂,甚至需要将电话拿离耳朵。[6] Epic唱片对再拍摄〈颤栗〉音乐录影带兴趣不大,认为歌曲已达高峰,[8] 最初仅同意提供10万美元资助。[6] 起初,各电视网也拒绝资助,认为〈颤栗〉是“去年的新闻”。[8]MTV过去曾成功播映杰克森的音乐录影带,但政策是不自行资助影片,而由唱片公司负担。然而在新频道Showtime同意支付一半预算后,MTV同意支付剩馀部分,并将其视为电影而非音乐录影带的投资。[8]
为筹措制作费用,兰迪斯的制片人小乔治·佛尔塞建议制作一部幕后纪录片,结合〈颤栗〉影片形成一小时完整作品出售给电视台。[10] 纪录片《麦可·杰克森的〈颤栗〉的制作》(Making Michael Jackson's Thriller)由杰瑞·克雷默执导。[8] 影片收录年轻杰克森的家庭舞蹈影片,以及他在《艾德·苏利文秀》与摩城25周年特别节目的表演片段。[8] MTV支付25万美元获得独家播放权,Showtime支付30万美元获得付费有线播放权。[6] 杰克森承担额外费用,后续获得补偿。[6] Vestron音乐录影带负责将《制作麦可·杰克森的〈颤栗〉》以录影带与贝塔录影带发行;此为先驱概念,当时大部分录影带仅销售给租赁店,而非直接给观众。Vestron额外支付50万美元进行行销。[11]
Remove ads

杰克森希望影片中展现自己变身为四足野兽的情节,类似《美国狼人在伦敦》的变身场景。但为方便舞蹈,后改为两足怪物。[8] 兰迪斯认为杰克森应该呈现恐怖感与诡异感,但不宜丑陋。他建议以1950年代场景呈现狼人化,灵感来自1957年的《我是少年狼》。[8] 化妆师里克·贝克决定将杰克森变为虎人,而非再次打造狼人[12] 最初构想虎人外型像黑豹,后加长鬃毛与加大耳朵。[12]
据兰迪斯回忆,当时投入了影史上最大化妆团队,包含40位化妆师。[9] 其妻黛博拉·纳杜尔曼曾参与《法柜奇兵》(1981),设计了包括颤栗红夹克在内的服装。[6] 她为杰克森设计舒适且便于舞蹈的“潮流休闲服”,利用红色在夜景及深色背景中形成对比,裤子使用同色系,使杰克森看起来更高。[6]
Remove ads
《颤栗》是杰克森首次在音乐录影带中与女性互动,兰迪斯形容这是一大“突破”。珍妮佛·比尔斯曾拒绝出演杰克森女友一角。[6] 兰迪斯表示,欧拉·雷曾为花花公子选美佳丽,之所以选她,是因“她非常喜欢杰克森”且“笑容极佳”。[6] 兰迪斯鼓励杰克森与雷在镜头前即兴演出,[8] 并要求杰克森展现“性感”与“男子气概”,以吸引女性观众。[6] 雷表示,两人在拍摄期间化学反应真实,并共享了“亲密时刻”。[6]

《颤栗》的拍摄地点包括洛杉矶市中心的宫殿剧院、东洛杉矶Union Pacific Avenue与South Calzona Street交叉口(僵尸舞场景),以及艾可公园安杰利诺高地区Carroll Avenue 1345号(最后的房屋场景)。[13] 摄影指导为罗伯特·佩恩特,他曾与兰迪斯合作拍摄《富贵双雄》。[6] 僵尸舞由麦可·彼得斯编排,他也曾编排《强势登场》音乐录影带舞蹈。[6]
兰迪斯形容指导杰克森“就像带领一个天赋异禀的十岁孩子”。他补充,杰克森“情感受创……虽然备受折磨,但多数时间仍乐观随性。他非常努力工作,真的很孩子气。”[9] 拍摄现场曾吸引娱乐界人士到访,如马龙·白兰度、弗雷德·阿斯泰尔、洛克·哈德森及杰奎琳·甘迺迪·欧纳西斯,[10] 也包括杰克森的父母约瑟夫·杰克森与凯瑟琳·杰克森。据兰迪斯说,杰克森要求将父亲赶走,但父亲拒绝,被警方护送离开现场;父亲则否认此事。[6]
Remove ads
首映前数周,当时身为耶和华见证人信徒的杰克森,被组织领袖告知音乐录影带涉及魔鬼学,可能会遭开除教籍。杰克森曾打电话给助理约翰·布兰卡,下令销毁底片。[6] 为保护底片,制作团队将其锁在布兰卡办公室。[6] 布兰卡建议在影片开头加注声明,表明影片不代表杰克森个人信仰,以安抚杰克森。[6]
杰克森在醒来杂志发表声明表示:“我只是想拍一部好玩、有趣的短片,而不是故意吓人或做坏事。我想做正确的事,我再也不会做那种事。”他表示尽可能阻止影片的进一步发行与宣传。[14]
2001年,杰克森仍是耶和华见证人,[15]影片在YouTube上的版本保留了他的声明,表明“绝不认同或鼓励任何神秘学信仰”。不过据多方资料,1987年影片争议后,杰克森已停止积极参与教会活动。[16][17]
发行与反响

1983年11月14日,《颤栗》在洛杉矶克雷斯特剧院举行私人首映。现场观众包括黛安娜·罗斯、沃伦·比蒂、王子及艾迪·墨菲。杰克森留在放映室内,拒绝了欧拉·雷的邀请上台出席。影片播映结束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并在墨菲要求下重放了一遍。[6]
1983年12月2日,音乐录影带与纪录片《麦可·杰克森的〈颤栗〉的制作》同时在MTV首播。[10][18]每次播放后,MTV都会公告下一次播出时间,观众人数是平时的十倍。[6] Showtime于次年2月播放六次。[6] 几个月内,《麦可·杰克森的〈颤栗〉的制作》VHS销量突破百万,比以往任何录影带都高。[6] 全球销量最终达到千万套(VHS与DVD合计)。[10][2][19]
为符合奥斯卡金像奖放映资格,兰迪斯安排在洛杉矶影院于《幻想曲》放映前播映《颤栗》,但最终未获提名。[10] 影评人吉恩·西斯克尔与罗杰·艾伯特均给予“不推荐”,批评其恐怖元素。[20]
影片发行使专辑《颤栗》销量翻倍,[6] 每周销售突破百万张,[10] 成为史上最畅销专辑。[6] 1984年MTV音乐录影带大奖中,《颤栗》获得观众票选奖、最佳综合表演奖及最佳舞蹈编排奖,并入围最佳概念影片、最佳男性影片及年度影片。[21] 此成功使杰克森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主导人物,奠定其“流行天王”地位。[6] 兰迪斯表示,观众反应“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惊喜,除了杰克森本人”。[8]
1984年,全国电视暴力联盟检视200支MTV影片,其中超过半数被认为过于暴力,《颤栗》亦在其中。主席汤玛斯·拉德基表示:“很容易想像年轻观众看完《颤栗》后会说:‘杰克森可以吓唬女友,我为什么不行?’”[22] 在英国,1983年电影上映时被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评为“15岁以上”,不允许未满该年龄的观众观看。2000年代家用媒体重发时仍维持此分级。2018年,影院分级调整为“12A”,家用媒体为“12”,理由为“中度超自然威胁”。[23]
Remove ads

《颤栗》音乐录影带确立了MTV作为主要文化力量的地位,促进黑人艺人打破种族障碍,革新音乐录影带制作方式,推广幕后制作纪录片,并带动VHS影带出租与销售。[10] MTV的吉尔·考夫曼(Gil Kaufman)形容它为经典之作,也是杰克森最持久的文化遗产之一。[24] 他称其为“改变音乐录影带的迷你电影”,并认为它“巩固了杰克森作为史上最具雄心与创新力的流行歌手之一的地位”。[24]
导演斯派克·琼斯表示,《颤栗》是他创作的重要参考点,[10] 音乐录影带导演布莱恩·格兰特则认为,它标志著音乐录影带成为“正规产业”的转捩点。[10] 英国导演楚迪·贝林格指出,先前的录影带偏重“表演”,而《颤栗》则更具电影感。[10] 前MTV高层妮娜·布莱克伍德认为,《颤栗》之后,音乐录影带的剧情更丰富、舞蹈编排更精巧;相比之下,早期作品“令人震惊地糟糕”。[25]
《颤栗》被MTV评选为1999年最佳影片,[26] VH1在2001年评选为最佳影片,[27]《时代杂志》在2011年亦列入最佳影片。[28]VH1的选择被ABC新闻的Vinny Marino称为“不费吹灰之力”,并指出“几乎所有人仍认为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影片”。[27]2009年,《颤栗》成为首部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纳入美国国家影片登记表的音乐录影带,[29]该机构称它为“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录影带”。[29] 国家影片保存委员会协调人史蒂夫·雷格特(Steve Legett)表示,它多年来一直在考虑名单上,最终入选主要因当年迈克尔·杰克森逝世。[30]2010年,Myspace对超过1,000人进行民调,结果显示《颤栗》为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录影带。[31]
杰克森在影片中穿著的颤栗红夹克成为时尚经典,广受模仿。2011年,他穿过的两件外套之一在拍卖会上以180万美元成交。[32]《颤栗》亦与万圣节主题紧密相关;[33][12] 2016年,美国总统巴拉克·欧巴马与第一夫人蜜雪儿·欧巴马曾与学童在白宫万圣节活动中表演此舞。[34]
《颤栗》舞蹈曾在全球主要城市广泛表演,最大规模为墨西哥城,12,937名舞者参与。[6] 每年举办的全世界跳颤栗活动旨在让全球各地的人共同跳这支舞。[35]
Remove ads
21世纪,《颤栗》在YouTube上持续受欢迎,并出现大量舞蹈重现影片。一段由超过1,500名囚犯表演舞蹈的YouTube病毒影片截至2010年已吸引1,400万次观看。[6]
2024年9月,《颤栗》成为杰克森第四支在YouTube观看次数突破10亿的影片,此前达成此纪录的有〈比利·珍〉、〈打败它〉及〈They Don't Care About Us〉。[36]
2017年,经过3D修复的《颤栗》及相关纪录片在第74届威尼斯影展首映。[37] 《颤栗》也曾于多伦多国际影展放映,[38] 并在中国戏院举行美国首映。[39]
2018年,《颤栗》经IMAX 3D修复,在北美上映首周搭配电影《滴答屋》放映。[40] 2009年,杰克森将《颤栗》版权售予倪德伦组织,计画改编为百老汇舞台剧。[41] 2024年10月16日,Netflix、环球影业及照明娱乐推出动画短片《欢乐好声音:颤栗》(Sing: Thriller),将《颤栗》与动画系列《欢乐好声音》角色结合。[42] 此外,DreamWorks Animation于2011年发行六分钟动画短片《史瑞克:颤栗之夜》(Shrek: Thriller Night),将《颤栗》与史瑞克角色结合。上述两部动画短片皆由环球影业拥有版权。
2009年,约翰·兰迪斯因《颤栗》影片版权收益问题对杰克森提起诉讼,指控杰克森未支付其50%的收益。[43] 该诉讼于2012年以未公开金额和解。2013年,兰迪斯表示:“我的合约是与杰克森公司签订,而公司管理不善……我已经为此打官司14年。”[9]
2009年5月,欧拉·雷也就未支付的收益对杰克森遗产提告;2013年她以75,000美元和解。[44]
奖项
另见
参考来源
书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