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费耶诺德
荷兰足球俱乐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飞燕诺(荷兰语:Feyenoord,发音:[ˈfɛiənoːrt]),是一支位于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08年7月19日。鹿特丹市尚有两支职业足球队,鹿特丹斯巴达(Sparta Rotterdam)及SBV精英(Excelsior Rotterdam),在荷兰甲组联赛中作赛。
Remove ads
球队历史
1908年7月19日,威廉明娜(Wilhelmina)足球俱乐部在“协会”(De Vereeniging)酒吧成立,当时球队球衣是蓝袖红色上衣和白色短裤。1909年,该球队更名为“HFC”,之后又更名为“速度足球俱乐部”(RVV Celeritas)。1912年,该球队更名为“费耶诺德”(Feijenoord;20世纪70年代其拼写改为了“Feyenoord”,以向非荷兰人表明该名称的正确发音),以鹿特丹费耶诺德区命名,并再次更换球衣,采用红白相间的上衣、黑色短裤和黑色袜子,直至今日。1921/22赛季,费耶诺德升入荷兰最高级别联赛,此后从未降级。
飞燕诺是荷兰足球传统三大劲旅之一,与阿积士及PSV燕豪芬鼎足而立,曾经垄断荷兰足球坛近40年。不过,随著阿尔克马尔、川迪等新兴势力冒起,飞燕诺近年成绩已大不如前,踏入二千年之后,只曾于2008年赢过一次荷兰杯冠军,最近一次赢得荷甲联赛冠军是2022-2023球季。
Remove ads
敌对球队
飞燕诺的支持者被认为是最忠心的一群球迷,绰号“古罗马军团”(荷兰语:"Het Legioen")。飞燕诺的死对头为来自阿姆斯特丹的阿积士,过去双方球迷曾发生大大小小无数的冲突,其中于1997年3月23日的“贝弗韦克战争”(Battle of Beverwijk)更导致一名阿积士球迷不幸死亡。
虽然近年来阿积士与PSV燕豪芬争夺联赛锦标,但其主要敌对球队仍然是飞燕诺,双方来自国内最大的两个城市,更被誉为“艺术与创意”(阿姆斯特丹)及“勤劳与勇气”(鹿特丹)的对战,是荷兰足球坛每年的盛事而被称为“经典大战”(荷兰语:Klassieker)。
主场球场

飞燕诺球场(Feijenoord Stadion),绰号“水缸”(de Kuip),是位于荷兰鹿特丹的运动场,于1937年落成揭幕[1],是飞燕诺的主场球场。落成时可容 64,000 观众,高峰期(1949年)更容纳 69,000 观众,现时只有 52,000 座。飞燕诺球场曾长时间作为荷兰国家足球队的主场球场,举行超过 150 场国际比赛。共有纪录性的 10 场欧洲的杯赛决赛在这里上演,最近一次是2002年欧洲足协杯决赛飞燕诺 3-2 击败多特蒙德,在主场捧杯。2000年荷比欧洲国家杯的决赛亦在此举行,结果法国在加时后 2–1 击败义大利。
近年飞燕诺球场亦一直是荷兰杯决赛的举办地点。
飞燕诺球场建于30年代,采用悬挂式看台设计以免阻碍观众视线,使用当时廉价的物料如玻璃、混凝土及钢铁,但外型在今天的目光仍可说是现代化,“水缸”成为很多现代大型球场如诺坎普的蓝本。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占领军从球场中拆除有用的物料而几乎拆毁整座球场,战后的1949年球场扩建观众座位及于1958年装设泛光灯照明。1994年,球场进行大规模重建成为现时的模样,球场改为全坐席及延长顶盖覆盖全部观众席,新建楼层供飞燕诺作为商业用途,内设餐厅及博物馆。
自1978年举行首场音乐会后,“水缸”成为广受欢迎的音乐会场地,在此演出的包括滚石乐队、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U2乐团、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大卫·鲍伊(David Bowie)、鲍勃·迪伦(Bob Dylan)及枪与玫瑰(Guns N' Roses)。
球会荣誉
- 荷兰甲组联赛 冠军(16次):1923–24, 1927–28, 1935–36, 1937–38, 1939–40, 1960–61, 1961–62, 1964–65, 1968–69, 1970–71, 1973–74, 1983–84, 1992–93, 1998–99, 2016–17, 2022–23
- 荷兰杯 冠军(14 次):1929–30, 1934–35, 1964–65, 1968–69, 1979–80, 1983–84, 1990–91, 1991–92, 1993–94, 1994–95, 2007–08, 2015–16, 2017–18, 2023–24
- 荷兰超级杯(告鲁夫盾) 冠军(4 次):1991, 1999, 2017, 2018
球员名单(2025-2026球季)
著名球星
著名教练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