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健康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健康码(英语:Hong Kong Health Code,简称港康码[1])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21年12月10日推出的网上系统,用以协助合资格人士将个人资料(例如阴性核酸检测结果及疫苗接种纪录)传送至粤省事粤康码或澳门健康码系统,用作进入广东省或澳门的健康申报。[2]

历史及发展
2020年5月,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认为,粤港澳已有条件放宽跨境限制。他还同时认为,香港政府可引入澳门及中国内地部份地区的“健康码”,以代替现有的检疫措施,而且健康码手机程式已包括核酸检测报告在内,跨境者毋须再出示一纸健康证明[3][4]。
6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表示将公布粤港澳三地互认健康码的详情[5],以恢复粤港澳三地人流。香港政府与广东省政府及澳门政府商讨将近达成协议,如三地达成协议,且疫情又持续稳定,则最快在一周内公布具体信息[6]。而公布健康码的详情则一度推迟。有媒体称详情公布时间再推迟至6月27日或28日,惟澳门不在互认范围内,现阶段只可用作粤港通关,待试行顺利后,再把澳门纳回计划内[7]。 由于香港疫情进入7月有所反复,“香港健康码”将押后至8月推出,粤港澳健康码互通计划亦会重新研判[8]。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8月21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若香港疫情稳定后,可落实“健康码”实施,但仅供出入境时使用,且只记录出入境者个人资料,以及有效的核酸检测结果,无任何追踪功能。有建制派政党建议,检测阴性才可以用“本地健康码”进入餐厅处所,林郑月娥驳斥指不切实际[9][10]。
9月28日,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表示,香港已完成“健康码”系统测试,但仍需待疫情稳定才可推行。他还表示推出健康码初期会有一定数目的配额,只会开放予经商及探亲,不包括旅游,且需提前上网预约登记[11]。
2021年5月,《文汇报》报导称,随着香港疫情的受控,香港社会各界开始重提研究“港康码”,并计划与内地的健康码接轨。工联会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认为先将港康码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供出入境时使用,登记者提供疫苗接种纪录和病毒检测证明,即可取得绿色二维码。有资讯科技界专家认为,港康码可视为“回港易”的升级版[12]。
2021年9月,随着香港疫情渐趋缓和,内地与香港居民均希望尽快恢复通关。9月29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已完成开发健康码转码系统,并已应用支援“回港易”、“来港易”安排,粤港澳技术团队合作提升系统功能,加入疫苗接种纪录[13]。
11月2日,香港特区政府与国家卫健委举行视像交流会议。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香港未来与内地通关时,如果要采用健康码,将要求实名和地址登记,确保一旦有确诊者由香港进入内地时,可尽快追踪,不会带来额外风险[14]。
11月25日,在粤港两地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对接会议上,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会后见记者时说,内地专家团认为香港已基本具备通关条件,港府将全面准备落实有序通关。李家超已要求创新及科技局下星期公布香港健康码推出方案[15]。
12月2日,创新及科技局公布“香港健康码”详情。香港健康码系统于12月10日上午9点开放申请注册。[16]在香港境内记录市民行踪的安心出行数日后会推出3.0版本,供有意到内地的市民上载更新,用户可把出行纪录及健康申报等五项资料传送至香港境内云端,打包资料可上载至香港健康码。当过关到广东省时,香港健康码与粤省事“粤康码”对接,入境旅客可享有豁免检疫待遇。香港健康码会根据市民提供的资料,发出相应的二维码,预料以颜色分类。若居住的社区零确诊,一般会得到绿码,可过关免检疫;如在政府围封强检大厦居住,或曾到访须强检地点,会获得黄码;若是确诊患者以及其密切接触者,就会得到红码[17]。截至12月10日晚上9时,有超过18.7万人申请注册香港健康码帐户,当中约3.5万人已启动帐户[18]。
12月16日,支付宝宣布在支付宝内地版、AlipayHK(香港版)内新增“香港健康码”小程序,用户可通过上述应用程序直接申请及使用香港健康码。内地方面,首阶段将率先开放予身在深圳及广州地区的内地支付宝用户,其后再逐步拓展至其他地区用户[19]。翌日,腾讯旗下内地版微信支付及港版WeChat Pay HK均已上线香港健康码服务[20]。
2023年1月中港通关,香港健康码官网则刊登提示,提醒市民毋须使用香港健康码入境内地,意味“未开始已经结束”。资科办于同年1月6日表示:自推出以来,共接获80万名市民申请注册帐户,但未有披露已启动户口的实际人数[21];同年3月14日,资科办于其facebook专页上宣布香港健康码系统已停止运作。另外资科办已完成删除系统上全部用户资料程序,包括各用户曾透过“安心出行”APP上传之出行纪录,亦一直按机制在上传后60天全部删除,所有安排均严格遵从《私隐条例》下相关要求。[22]
Remove ads
2020年时的各方意见

2020年8月9日,多个建制派政党,包括民建联、工联会、新民党、经民联代表召开联合记招,建议推出健康码互认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病毒防控。[23]经民联更明确提出限制未有健康码的人士,于14天内出入食肆、商场等公共地方。[24]
- 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认为,以健康码作防疫措施“无任何科学证据”,其他地方并无相关成功经验,亦与流行病学分析存在矛盾。2019冠状病毒病的潜伏期不定,假如检测时无发现,但其后病发前四处去结果引发超级传播的话,无人能够负责这并非政见问题,而是有害防疫,科学上不可接受。梁又认为,若要回复如常,先要“扑火”控制好今次疫情,同时要防止输入个案。[25][26]
- 香港医学会会长蔡坚表示,若健康码要发挥作用,至少要每星期接受检测,才能确保对病毒呈阴性。蔡坚指,若不能做好配套,健康码只会沦为“有钱人的活动”。[25]
- 医管局员工阵线副主席罗卓尧提到,所有足迹均可被政府记录使用,即使民主社会都一样会有争议,被人一扫便得知行踪,感觉非常不安全。[25]医管局员工阵线的主席余慧明则批评,港府至今不落实全面封关,继续豁免部分入境人士的隔离检疫要求,无法从根本上堵截病毒。港府推行的限聚令、健康码等,都不是防疫措施,而是限制市民自由的“政治幌子”。[24]
-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也表示,这并非好的“解封策略”,更直指健康码不是防疫措施,而是经济安排。他认为目前应检视边境的漏洞并尽快堵塞,令社区不再出现传播链,就可以有条件放宽防疫措施。[24]
Remove ads
香港中小企食店联盟召集人林瑞华批评政府完全不知社会现况,假如食客以为自己无事,然后再次爆发疫情,结果无人能够负责,又反提议封关抗疫才是最重要。[25]
人权监察总干事罗沃启表示,若香港真的推行健康码,将代表部分市民“被分类”,可能给予政府对市民分类,限制市民使用部分政府服务,做法接近中国的“社会信用系统”。[25]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