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劳工运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劳工运动为发生于香港的劳工运动。
劳工团体
截止2022年底,香港已登记职工会有1454个。[1]以下为香港主要劳工团体:
劳工运动历史
1920年年代初,由于当时通货膨胀问题严重,资方拒绝加薪,加上港英政府被指偏袒资方,华人海员于1922年发动海员大罢工,令香港海运瘫痪,并得到其他行业的工人支持,最终迫使船东同意加薪15%至30%,运动其后被海员和部份人士形容为胜利。[9][10]
1925年,省港大罢工爆发,在国民党的资助和共产党的配合下,造成巨大的影响。[11]6月19日,海员、电车职工与排字印务工人率先罢工,其他行业陆续加入,不少罢工工人徒步离开香港,前往广州。罢工重挫香港经济,严重影响香港食品供应与对外贸易,香港总督司徒拔爵士决定强硬应对,拒绝罢委与广州国民政府代表工人提出之各项要求,包括改善工作时数、赋予结社等自由。[12]10月10日,罢工委员会解散,省港大罢工正式宣告结束。[13]
1967年5月6日,九龙新蒲岗人造胶花厂发生劳资纠纷,加上受到1966年澳门的一二·三事件及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浪潮影响,香港左派策划对抗港英政府的行动,后来发酵成为骚动,爆发六七暴动。[14]暴动后,港英政府实行社会经济改革,通过新的劳工法例来改善劳资关系,并增加公共房屋和社会福利,使更多工人和穷人受惠,[15]以改善民生和争取民心。[16]
六七暴动后,香港华人逐渐建立起“香港人”身份,[16]不少劳工团体于此时成立。同时,为加强劳方于建制内的话语权,各独立工会出现寻求联合的趋势,如港九劳工社团联会。[17]
1984年1月11日,的士业界因政府增加牌费和首次登记税17%而发起罢驶,导致交通瘫痪,并于1月13日晚上演变成“九龙骚乱”。香港政府其后让步,立法局于1月18日否决有关议案,事件渐告平息。[18][19]
2007年,香港扎铁工人发起大罢工,要求改善工人薪酬待遇,被形容为九七后的“工运第一枪”,并举行游行和集会,过千人参与,职工盟亦介入协助争取,[20]及后劳工处介入,劳资双方举行会议,以达共识。工潮共维持三十六日。[21]
2008年,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员工发起工潮,持续逾20小时,劳资双方经多次谈判后达成3项共识,包括承诺 调整加薪幅度及佣金、检讨工作时间及内部增设有效的沟通机制等,工人及工会宣布罢工胜利。[22][23]
2013年3月28日,葵青货柜码头外判工人发起工潮,要求改善员工待遇,揭示工人需长期连续工作24小时的三连更、食饭及如厕安排不妥善等问题[24];工会并在4月4日凌晨起,以“职业安全及健康”为由,发起操作部员工按章工作集体行动。5月初,外判商提出加薪方案,提出码头行业所有工种划一加薪9.8%,罢工工人召开会员大会投票通过,接受加薪有关方案。[25][26]
2019年下半年起,香港经历反对逃犯修订草案运动,引起新工会登记浪潮,由2019年6月反修例运动至2020年5月2日,劳工处职工会登记局共收到4328宗新职工会登记申请。[27]
2020年7月1日,港区国安法生效。2021年5月16日,时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指国安法中的“社会团体”[注 1]包括根据《职工会条例》登记的职工会,劳工处会以拟定相应的措施,促进职工会理事及职员对国家安全概念和认识。劳工处有责任根据其掌握的资讯作出主动跟进,如个别已登记职工会涉嫌违反《职工会条例》,不排除可能依例取消该职工会的登记。[28]
2022年6月29日,设立于英国的非营利组织“香港劳权监察”发表报告,指港区国安法实施以来,至少有62个工会被迫解散,1个工会被取缔撤销登记,另有11名工会组织者被捕或被检控。[29]
2022年9月16日,职工会登记局刊宪修订职工会登记申请书,要求申请人须多签署一份声明书,并不会进行或从事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或不利于国家安全或违反《职工会条例》和其附属法例,以及其他相关香港法例的行为或活动。[30]
2023年1月19日,国泰空中服务员工会因不满资方的编更安排、人手不足、员工薪酬等问题,并指资方未有积极回应诉求,发起按章工作,并于较早时提到员工应严谨遵守公司政策及操作手册工作,确保自己身体及精神上均百分百适合工作才上班,并建议员工如有不适应求医。工会于1月17日表示,由于资方拒绝工会在国泰公司范围集会,故撤回集会申请并取消集会。国泰航空认为有关行动无理,有信心机舱服务员会继续谨守工作岗位。[31][32]
Remove ads
劳工议题
多年来,香港劳工争取改善劳工待遇,包括: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