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培正中学

位於香港九龍何文田的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培正中學
Remove ads

香港培正中学(英语:Pui Ching Middle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传统基督教名校。位于九龙何文田培正道20号。

事实速览 香港培正中学 Pui Ching Middle School, 地址 ...
Remove ads

校史

早期

  • 1889年11月28日,广州浸信会中的华人牧师于秉正街创办基督教书院,定名“培正书院”,成为广州培正中学的雏型。
  • 1893年,贷款改建珠光里校舍,易名“培正书塾”。
  • 1903年,清廷颁《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改称“培正学堂”。
  • 1906年,赁榨粉街房屋两间为校舍,定名为“羊城培正师范传习所”,学生有50人。同年,创办梧州市最早的学校梧州市培正学校。
  • 1907年,于东山兴建新校,即广州市培正中学现址。
  •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改名“培正学校”。
  • 1922年,接管“培坤女校”,联合两校改为“培正国民学校”。
  • 1928年,改校名为“私立广州培正中学”。
  • 1929年,创立“培正同学会”。

香港培正中学

香港培正中学的历史始于1933年,校长黄启明及校董林子丰、王国璇与谭希天在九龙何文田购地五万馀方呎兴建校舍,聘麦会华先生为主任,最初祗设小学。再在1935年,增办初中。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培正被迫停办。1945年,香港培正中学暂借九龙塘学校校舍复课。翌年,驻港英军发还校舍,学生人数渐增至千多人。1950年,校董林子丰博士义务出任校长,培正得到社会人士、美南浸信会及香港政府之支持,捐款共得一百二十万元,并获政府赠地十二万方呎,用以增建校舍,充实设备;并经校董会议决定改名为“香港培正中学”。

1953年,中学部校舍(E 座)落成。1956年,建成六十五周年纪念校舍(包括宗教馆、体育馆及 G 座十二个课室)。1958年,本校改隶香港浸信会联会。是年发动筹建培正七十周年纪念校舍。1959年,七十周年纪念校舍启用,即六层小学课室。1965年春,林子丰博士因年事日高,辞校长之职,改任校监;李孟标副校长继任校长。校董会纪念林子丰博士十六年来义务为校长,贡献重大,特将 E 座命名为林子丰堂,又设奖学金,以纪殊勋。翌年,林博士坚辞校监之职,由黄汝光博士继任。1969年,本校举行培正八十周年校庆,于十一月五日至八日四天庆祝,极一时之盛。1971年,教务主任林英豪先生升为副校长仍兼教务主管。同年4月,前校长林子丰博士息劳归主。1974年6月28、29日举行庆祝培正八十五周年校庆,各海外同学均有代表返母校庆祝,充分表现红蓝精神。校董会以李孟标博士服务培正近五十年,贡献良多,准予退休,聘副校长林英豪先生继任校长职务。

成为资助学校

1975年9月起,中学部接受政府资助,转变为资助中学,并改为五年制。资助计划分二期进行,是年九月开始实行第一期,1977年9月,进入第二期。1978年9月起正式成为完全资助学校。1976年2月,前校长李孟标博士息劳归主。1978年,学校当局决定扩建校舍,增添设备。该新建校舍命名“培正中学九十周年纪念堂”。1979年秋,新校舍落成,九月先行启用,是年11月15日至17日,隆重庆祝九十周年校庆,并于16日下午校感恩会后,举行九十周年纪念堂奉献礼,海外各地校友及时回港为母校祝嘏者达一百五十馀人。1981年3月,校董会派遣助理教导主任何泽干先生赴星、马、泰考察教育。1983年,学校当局设黄汝光博士奖励教员进修之奖学金是年获得此项奖学金者有中学教员二人。黄博士乃于2月25日亲临颁发。是年11月5日举行港校立校五十周年纪念感恩会,会后并举行金禧室落成奉献典礼。此室位于中学 E 座课室之旁,乃1958年级锐社所筹建,作为离校廿五周年银禧纪念敬献与港母校祝嘏之礼物,学校用为教员休息室。

Remove ads

中小学分立

1984年9月1日起,校董会决定中小学各自独立,中学为政府资助之“香港培正中学”,小学及幼稚园则为私立“香港培正小学”。校门有二:一临窝打老道,一临培正道。林英豪先生仍为中学校长,原任小学校主任之李仕浣先生则受聘为小学校长,并聘冯肇诚先生为小学副校长。培正港校,自开办至今,已历五十一年,现在又展开另一新里程矣。目前港校园地21.5万方英呎,有校舍九座,其中六座为课室、办公厅,馀三座为礼堂、体育馆及宗教馆,宗教馆楼下为图书馆,此外则为运动场及游戏场各一。1985年,林英豪校长荣休,何泽干继任。林思显为校监。张彬彬调任澳校校监。1986年,开办培正中学礼拜堂。林思显校监请辞,张彬彬兼任港澳两校校监。

1988年,培正中学向教育署申请拆卸“马子修体育馆”,改建为礼堂及特别室大楼。小学募捐计划重建。1989年,培正小学与同学会联合举行筹建百周年纪念大楼步行筹款,进行 A 座拆卸工程。1990年1月,培正中学校监张彬彬博士离任,杨国雄博士接任。培正小学教职员惜别何泽干校长离任,陈力行2月署理校长职,张子江9月接任校长职。1991年7月,张子江校长被崇真会按立为牧师,郑成业9月接张子江任本校校长职。小学 A 座“百周年纪念大楼”重建工程完成,林氏基金捐赠港币二百万元东座并以“林子丰博士纪念堂”命名。1992年,皓社校友蜚声国际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回母校演讲。小学实施三段考学制。1993年,皓社校友蜚声国际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回母校演讲。小学实施三段考学制。1994年,中学校舍改建及扩建工程第一期完成。1996年,梁泳钊语言实验中心揭幕,培正中学首个多媒体现代化语言室启用。1997年,特区首长董建华来校视察。[1]1998年,中学申请优质教育基金拨款一千万元获准。此外校友崔琦教授获得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夫人王冶坪莅临幼稚园结业礼暨游艺会。2003年,郑成业校长荣休,叶赐添校长继任。培正中学新礼堂、体育馆大楼“何添夫人纪念堂”落成启用。2006年,中学演艺活动中心“许士芬博士大楼”落成启用。2009年,培正创校一百二十周年,时任行政长官曾荫权亲临主持开幕礼。2011年,英国威塞克斯伯爵爱德华王子殿下于11月3日到校访问及参与多项活动,欣赏培正中学中乐团表演。

Remove ads

传统

校色

校色分为红色和蓝色,学生们被称为“红蓝儿女”,而学校的优良传统被校友们称为“红蓝精神”。

  • 红色:代表澎湃的热情,火热的心,特别是基督的爱心—感性。
  • 蓝色:代表冷静机智,周到的思考和策划,避免冲动和鲁莽—理性。

校训

至善至正[2]

校歌

目前广州、香港、澳门此三地的学校一般只唱诵第二版校歌的第一段,港澳分校一直以广东话唱诵。广州培正在1984年获当局复名后被换成了国语,直至2009年才恢复广东话

民间歌谣

广州早年流传民歌歌谣(或称顺口溜),活现了五间在广州开办的基督教教会学校学生特质,其年代和作者已不可考。

真光猪,岭南牛,培正马骝头,培英咕喱头,培道女子温柔柔”

参见:

  • 《从广州到香港 真光流金岁月的口述故事》,第63页 ISBN 9888119796
  • 《唐德刚与口述历史: 唐德刚教授逝世周年纪念文集》 ,第154页 ISBN 9573267225
  • 《教育与承传(2):南来诸校的口述故事》,第1页,ISBN 9888118110

班别

在最多学生的时代,每级可分为信、望、爱、光、善、正、真、诚、忠、毅、培共十一班。随学位减少,现每级只馀最多六班(信、望、爱、光、善、正)。

级社

成立级社培正的传统,每一个毕业班年级皆于小五年级成立级社,社名由、港、三地的培正学生投票决定,社旗由港澳学生以习作方式轮流设计。设立级社的目的是要薪火相传,并联系毕业后的旧生,使聚首一堂。

校呔

香港培正中学的校呔为蓝红斜纹,除了在穿著冬季校服时为强制打上校呔外,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中穿著夏季校服时亦须在短袖裇衫上打上校呔[3][4][5],但没有在日常上课日要求的。

而在新加坡国际数学编程挑战赛中,学生亦罕有地被要求穿著夏季校服且必须在短袖裇衫上打上校呔。[6]

著名校友

学术界

教育界

医学界

  • 邬显庭:脑外科专科医生、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 王英伟:家庭医学科专科医生、任台湾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署长

法律界

  • 陈海翔:署理高级助理民事法律专员

宗教界

  • 温伟耀:灵修神学及汉语神学专家

政界

工商界

建筑及测量界

文化界

演艺界

体育界

传媒界

校友组织

培正同学会

培正同学总会遍布全球,以联系当地培正旧生。广泛分布于整个亚洲,包括北京上海香港天津广州江门中山珠海台山梧州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亦分布于美国的加省会二埠、夏威夷大湖区密歇根)、德州休斯顿华盛顿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纽约三藩市圣地牙哥西雅图等地,以及加拿大卡加利爱明顿渥太华多伦多温哥华温尼伯沙省等地。也分布在英国法国两地。也分布于澳洲坎培拉墨尔本雪梨三地以及纽西兰奥克兰

香港培正同学会是香港的分会,现任会长为何浩元、香港培正中学校监为何建宗、香港培正小学校监为王宁添,中学校长为何力高。小学校长为叶展汉。

1964年11月由香港培正同学会召集,假座恒生银行博爱堂举行联席会议,议决组织“世界培正同学会”,于1965年11月6日正式宣告成立。

红蓝校友团体

培正校友曾以“红蓝校友团体”(非官方同学会组织),育有马匹“红蓝精神”、“红蓝精英”,彩衣主色以红蓝色为主。

公开考试佳绩

在历届香港中学会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香港培正中学是产生最多会考“10A状元”及文凭试“7科5**状元”(在甲类科目中至少3个选修科及4个核心科获得5**成绩)的学校之一。截至2025年,共有7位,其中2位会考“10A状元”及5位文凭试状元,排名全港第12。[20][21][22][23]

  • 1993年:10A状元:卢国章,于香港中文大学修读内外全科医学士。[24]
  • 2005年:10A状元:吴伟洭,于香港大学修读内外全科医学士。 [25]
  • 2012年:周澔杨,8个5**超级状元(包括数学延伸单元二),于香港大学修读内外全科医学士。[26]
  • 2016年:房颖仪,复核试卷后由6科5**升至7科5**,跻身状元之列,于香港中文大学修读药剂学 。[27]
  • 2019年:叶卓颖,7科5**状元,于香港中文大学修读内外全科医学士 。[28][29]
  • 2022年:焦采溢,8个5**超级状元,于香港大学修读内外全科医学士。[30][31]
  • 2024年:邝弘哲,超级状元,于香港中文大学修读内外全科医学士 。[32][33]

课外活动

更多信息 宗教团体, 服务团体 ...

历任校长

  • 黄启明(1933–1939年)
  • 杨元勋(1939–1942年)
  • 冯棠(1946–1950年)
  • 林子丰博士(1950–1965年)
  • 李孟标博士(1965–1974年)
  • 林英豪博士(1974–1985年)
  • 何泽干(1985–1990年)
  • 张子江(1990–1991年)
  • 郑成业(1991–2003年)
  • 叶赐添博士(2003–2015年)
  • 谭日旭(2015–2018年)
  • 何力高(2018年–,现任)

历任校监

  • 林子丰博士(1958–1959年、1965年)
  • 谭希天(1960年)
  • 黄汝光博士(1961–1964年、1966–1980年)
  • 张彬彬博士(1981–1984年、1987–1989年)
  • 林思显博士(1985–1986年)
  • 杨国雄博士(1990–2004年)
  • 何建宗博士(2005–2010年)
  • 陈之望(2010年–2017年)
  • 何建宗教授(2017年–,现任)

事件

  • 2017年3月,学校举办“中二成长日营”,其中一个项目要求学生赤脚下行街市和行马路,结果被人拍摄有关活动。有学生指出街市地面湿滑下,如果受伤会容易感染细菌。校方开会讨论后,决定以后不作赤脚行此类体验活动安排。[34]
  • 2020年6月底,353名香港培正中学校友及师生实名登报联署声明反对“港区国安法”,当中包括培正中学副校长。教育局之后收到有关投诉,正按既定程序严肃处理,并已要求学校跟进、解释及提交报告。而培正中学亦张贴声明,表示“不容许学生受到个人政见及政治争拗影响。”[35]
  • 2023年3月,校方相隔3年再次复办“北极科研考察之旅”,为期12日11夜,虽然首次提供5个名额给小五及小六同学,但亲子2人同行需付18万,有网民认为价钱十分昂贵,但亦有人觉得合理。不过媒体翻查翻查于2020年的考察团,当时每名学生只需支付6万,馀数亦由校方及校友资助,亦无要求家长必须参与。[36]
  • 2023年10月17日下午1时许,一名12岁中一男生从学校高处堕下,经抢救证实不治。据了解男生生前因家庭问题感不开心。[37]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