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摩天大楼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摩天大樓列表
Remove ads

本列表把香港建筑物摩天大楼按高度排列。香港是一个拥有大量摩天大楼的城市,由于香港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因此建造摩天大楼的经济效益特别明显。以150米(490英尺)作为摩天大楼的界定门槛,香港现存摩天大楼不少于215栋。2013年初时,世界最高的50栋摩天大楼中香港占据了6栋,但截至2021年7月仅剩2栋(分别是环球贸易广场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最高的100栋摩天大楼中则有5栋位于香港。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摩天大楼不限于商业大厦,亦包括了不少住宅。在2007年全球最高100栋住宅大楼中,便有最少一半位于香港[1],但截至2021年10月全球最高50栋住宅大楼中,只有天玺名铸擎天半岛君临天下晓庐五栋位于香港。

Thumb
太平山顶观赏香港维多利亚港两旁的大量摩天大楼
Thumb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左)及环球贸易广场(右)
Thumb
香港最高的大楼排序

具代表性的摩天大楼

Thumb
环球贸易广场
Thumb
国际金融中心
Thumb
中环广场
Thumb
中银大厦
Thumb
中环中心
Thumb
汇丰总行大厦
Thumb
合和中心
Thumb
朗豪坊
Thumb
如心广场
  • 中环广场位于湾仔港湾道18号,于1992年建成时曾是亚洲及香港最高的建筑物,目前为全香港第三高的摩天大楼。中环广场楼高374米,地上78层,楼层平面呈三角形。楼顶上的旗杆标高378米,顶部装有风速计,旗杆底座设有名为“丽光时计”的灯光报时装置。
  • 中银大厦位于中环花园道1号,由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大厦楼高70层,楼高30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在1989年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当时美国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其外型取材自竹笋,寓意“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大厦是中银香港的总部。
  • 中环中心位于中环皇后大道中99号,楼高346米,楼高80层。大厦在1998年落成,占地达十万平方呎,提供商用楼面面积逾140万平方呎。大厦内的东芝升降机,除了是该品牌在香港行机程最长的升降机之外,更曾经是香港境内最高速的升降机(每秒12米或每小时43.1公里,现时已调较至每秒8米或每小时28.8公里)。
  • 怡和大厦前称康乐大厦,位于中环康乐广场1号,于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楼,在1970年代曾经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大厦共有52层,楼高178.5米,由动工至平顶只用了16个月,其建筑速度是当时的一项纪录。怡和大厦由香港置地兴建,圆形的窗户设计是其特色。
  • 朗豪坊是一个三合一大型市区重建发展项目,位于九龙旺角亚皆老街8号,分别由商场(朗豪坊)、写字楼(朗豪坊办公大楼)、酒店(香港康得思酒店)组成。朗豪坊三个项目有互惠互补的特点,大型商场设有大量商店、食肆及娱乐设施,而高级写字楼和五星级酒店则分别为商场带来高消费力的上班族及旅客。
  • 如心广场位于新界荃湾杨屋道8号,是香港新界的最高建筑。由两座分别为77层和41层高的商业建筑物组成,其中高座高318.8米,低座高163.7米。高座的其中30层为甲级写字楼,其馀楼层及低座全栋皆经营酒店服务,名为荃湾西如心酒店,定位四至五星级酒店。如心广场天台更放置了命名者龚如心于2005年4月16日庆祝平顶仪式而留下的手印石模,象征龚如心眺望尖东华懋广场及九龙大部分地区。现为华懋集团总部的所在地及集团旗舰物业。
Remove ads

历史

相对于美国纽约等大城市,香港兴建摩天大楼的历史其实很短。早期的香港主要为转口港,对摩天大楼及办公室的需求未算太高。加上香港政府于1903年颁布限制建筑物高度的规定:兴建超过4层的建筑须得到香港总督会同行政局审批核准[2]。因此当时香港只有很少高楼。1930年代至1940年代,当时的香港汇丰银行总行大厦是全港最高的大厦;1950年代以前,半岛酒店则是九龙半岛最高建筑物[3]。直到1955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筑条例,放宽对建筑物高度的规定。在此之前,在香港超过5层的高楼只有十多座。而首座受惠于政策修订的高楼,便是同年落成的住宅蟾宫大厦。不过到1960年代,新建的高楼仍未有超越500英尺或150米的摩天大楼门槛。

随著香港经济在1960至70年代开始出现高速发展,香港首栋摩天大楼在1973年落成,是位于中环的康乐大厦(现改名怡和大厦)。其后随著香港经济的起飞,地产价格急速上升,香港亦逐渐发展成亚洲的金融中心,一些跨国机构开始在香港开设办事处以至地区性总部,对办公室的需求上升,中环、金钟及湾仔等商业区陆续出现摩天大楼。合和中心、中银大厦及中环广场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曾先后成为香港以至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在维多利亚港对岸的九龙半岛,由于大部份皆处于旧启德机场航道之下,建筑物高度受限制,因此在1999年前在九龙区的摩天大楼较少。

Remove ads

建筑特色

由于香港土地稀少,所以建筑物只有向高空发展。早期的摩天大楼皆作办公室用途,1990年代起,一些住宅楼宇亦以摩天大楼形式兴建,部份住宅楼宇的高度甚至比一些国家最高的办公室大厦更高。地利根德阁第三座在1993年落成时曾是全世界最高的纯住宅大厦,港岛区最高的住宅建筑于2003年落成的晓庐则是全世界首个引进了阻尼系统的住宅大楼。现时全港最高的住宅天玺于2008年落成、是一座楼高270米的纯住宅大厦。

台风

由于香港并非处于活跃的地震带,香港的摩天大楼一般没有特别的防震设计或设备。但香港时常受到台风吹袭,因此香港摩天大楼的设计必须能够抵受十号风球时所出现的飓风或更高风力。香港的摩天大厦设计上所承受的风力,比有“风之城”之称的芝加哥强两倍(按:“Windy City”其实不是大风城市的意思,而是源于其居民普遍善于词令,政客尤甚);而所能承受的切变力,则更为洛杉矶为防预地震而设的四倍。

飞行航道

1998年启德机场搬迁前,由于飞行航道覆盖大部份九龙地区,因此政府对九龙区的建筑实行严格的高度限制。毗邻启德机场的九龙城区,区内建筑物通常不高于十多层。而尖沙咀旺角西九龙等相距航道比较远、高度限制较宽松的地区,超过20层的建筑比较多,如在1966年建于旺角弥敦道胡社生行大厦,它的26楼圆顶层更是当年香港唯一的旋转餐厅,比湾仔合和中心的旋转餐厅更早落成。另外位于奶路臣街1号、1965年入伙的源发大厦也有23层,当年也属高楼之列。在启德机场搬迁后,九龙半岛的建筑高度限制才被取消,亦因此近年不少摩天大楼在九龙半岛拔地而起。

现今香港国际机场的飞行航道仍会经过青衣荃湾一带,但其飞行高度远较启德航道为高。相对于昔日的九龙市区,政府对这些地区的高度限制较为宽松。不过,荃湾区的如心广场仍因高度限制影响,而需要大幅削减其原来超过520米的建筑高度设计。

结构

香港的摩天大楼多数为钢筋加固混凝土结构,或钢架结构及加固混凝土核心。纯钢架结构的摩天大楼在香港很少。以钢筋及混凝土建造的楼宇,使用寿命较长,防火能力及抵受撞击的能力,亦相对纯钢架结构的楼宇为高。

防火设施

根据香港建筑物条例规定,楼高超过二十五层的大厦需要设立隔火层(或称避火层,其中若大厦不超过四十层,天台可视作避火层),因此楼高超过四十层的大厦需要在大厦中层设置隔火层。隔火层不可设置任何办公室或住宅单位,万一火警发生时,可令火势较不易蔓延。

政府亦规定香港的摩天大楼需装置自动洒水系统,当火警钟被启动,或感应器感应到火灾发生,便会自动洒水以阻止火势蔓延。

升降机

Thumb
怡和大厦地下升降机大堂

升降机对摩天大楼的重要性,正如地铁对城市一般重要。摩天大楼楼层多,出入的人次亦较多,因此升降机设备需比一般大厦作更多考虑。目前香港不少摩天大楼的设计,载客升降机不会由地面直通顶层,使用者如要前往较高楼层,需在指定的中转楼层转乘另一部升降机,以减低升降机平均上落时间。通常由地面大堂至中转楼层会使用较高速及载客量较高的升降机。部份新建摩天大楼,如中环国际金融中心,更装置了双层升降机,以在有限空间之下运载更多搭客。

一些摩天大楼亦善用升降机的空间作广告宣传,如在升降机内加入液晶显示屏播放广告、新闻、财经及天气等资讯,为搭客提供资讯之馀,亦可增加广告收入。部份摩天大楼亦增强在升降机内手提电话的讯号接收,以方便使用者。部份摩天大楼如合和中心,则安装了观景升降机,让搭客可在上落时欣赏大楼外的景色。

玻璃幕墙

不少香港摩天大楼都使用玻璃幕墙,由于香港的夏天较潮湿炎热,特制的玻璃除了限制适量的太阳光进入室内,并有隔绝室内冷气之用,可是这却令阳光反射到地面,形成热岛现象。另外为抵御每年5月至8月侵袭香港的台风,香港摩天大楼的玻璃亦增加厚度和强度。不过面对强烈台风时香港摩天大楼的玻璃却并非绝对安全。1999年台风约克袭港,香港悬挂十号风球,湾仔中环广场及入境事务大楼等多栋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便曾大量破裂。相信是狂风吹起的杂物撞击玻璃所致,而造成的碎片则引起连锁反应,打破更多的玻璃幕墙。

影响

优点

摩天大楼对香港的环境带来多种影响。现代化的摩天大楼林立,除可善用香港有限的土地资源外,其所塑造的“大都会”面貌亦有助提升香港在国际间的形象。在摩天大楼的高层常可俯瞰海港两岸的景色,景观不受其他建筑物遮挡。摩天商业或住宅大楼,其高层单位的租金或售价通常较高,令地产发展商尽量把大楼建得更高。在旅游业方面,香港亦因这些布满维多利亚港两岸的摩天大楼形成一幅繁华的景色,特别是夜晚时份,漫天灯火,更让香港获得世界三大夜景的美称。此外,每年12月圣诞节新年期间,尖沙咀湾仔中环一带不少高厦均置上圣诞灯饰,营造节日气氛,吸引旅客访港。近年香港旅游发展局筹办的幻彩咏香江,利用多座摩天大楼及特别的灯光效果点缀维多利亚港,成为吸引中外旅客的一大景点。

缺点

摩天大楼过多,令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石屎森林”。密集的摩天大楼大幅窒碍空气流动,较低矮的建筑物及路面缺乏来自海上的新鲜空气补充,使闹区空气污染情况恶化。一些商业区特别是铜锣湾一带,更经常录得偏高甚或严重的空气污染指数水平,影响市民健康。摩天大楼亦破坏了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山脊线,阻挡了其他楼宇的海景或山景,太平山的景色亦受阻挡。采用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所反射的太阳眩光亦对邻近环境造成影响。在市中心兴建摩天大楼,也会大幅提高出入该地区的人流及物流需求,增加区内交通压力。近年中环及湾仔一带的挤塞问题逐渐恶化,正被认为与区内摩天大楼林立有关。

Thumb
以香港岛为背景的九龙半岛天际线全景图
Remove ads

未来发展

香港未来预料仍有摩天大楼落成。然而自从2000年代起,有环保团体向社会力陈摩天大楼的祸害(如屏风效应、遮挡山脊线等),政府也因而陆续为香港大部份建筑加入高度及发展限制。

现正兴建或计划中的摩天大楼包括:

  • 旺角洗衣街及旺角东站前政府(水务署及食物环境卫生署)用地发展计划,将兴建一高两矮的建筑物,中间的商厦预计楼高75层、最高320米,提供办公室、酒店、零售及娱乐等用途。
  • 合和中心二期
  • 长江集团中心二期(预计2023年落成)
  • 日出康城第十一期(2025年中入伙)、第十二期、第十三期
  • 菁田邨二期
  • 满田邨
  • YOHO WEST

现有的摩天大楼

以下是高度不少于175米的香港主要摩天大楼的列表,有部分摩天大楼尚未建成,有^标示者为纯住宅大楼,有#标示者为住宅/酒店混合大楼。

更多信息 名次, 中文名称 ...

已拆除的摩天大楼及高楼

以下列出香港曾经至少有40米(131英尺)高的已拆除的摩天大楼及高楼。

更多信息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

香港历年最高的大楼

更多信息 摩天大楼, 兴建年份 ...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