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足球评述员协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足球評述員協會
Remove ads

香港足球评述员协会(英语:Hong Kong Football Commentators Association,简称HKFCA)是一个由香港电子传媒现任或曾任足球球赛评述或主持足球节目的从业人员组成的协会组织,于2006年10月24日成立,注册为非牟利团体

事实速览 成立时间, 主席 ...

协会的宗旨为促进同业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足球欣赏及评论水平、参予公益慈善及有意义活动以回馈社会及协助推广足球运动。

源起

四、五十年代,香港开始出现被称为“讲波佬”的足球评述员,首位是在丽的呼声进行评述的“中国球王”李惠堂,然后是香港电台赖端甫赖汝正的父亲),其后商业电台亦加入战团,早年足球评述员有“佛爷”黎兆荣伍晃荣等。[1]

1990年代末期香港电子传媒对足球赛事愈加重视,足球评述员的数量也大幅增长。2006年夏天一个同行饭局,有人提议组织协会,一呼百应,19位同行在维园泳池旁边的烧烤餐厅举行第一次预备会议,取得共识后就各自分头联络,同时草拟会章和选定日期,协会于2006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

会员黄兴桂指当时世界各地皆未见有代表职业足球评述员的组织,为香港业界首创[2],此说亦见于传媒报道[3]

至2009年共有68名会员。[3]

架构

2014-2016年执委会

2012-2014年执委会

2010-2012年执委会

2008-2010年执委会

2006-2008年执委会

协会成员

以下是协会的会员名单及其任职或曾任职的电子传媒机构:
更多信息 序号, 会员 ...
Remove ads

我最爱的讲波佬

香港足球评述员协会于每年临近圣诞节期间举行晚宴,于2011年首次举行互选“我最爱的讲波佬”(我最爱的足球评述员),三甲结果为:李德能(第1位)、蔡育瑜(第2位)、黄兴桂(第3位)[4]郑兆聪(第4位)。

社区足球计划

香港足球评述员协会一直都透过参加无家者世界杯大会举办的慈善赛以支持这项“踢走贫穷 – 无家者世界杯”的活动,目的是为香港代表队之集训及出赛国际赛事筹措经费。协会亦是另一项关怀社会边缘社群的“香港街头足球联赛”合作伙伴。

驻场司仪

香港足球评述员协会与港甲(其后的港超)球队太阳飞马合作进行“香港足球评述员协会 x 太阳飞马”港甲驻场司仪计划,于飞马的主场赛事派出会员担任司仪工作,提高现场比赛气氛。

球员译名

由于香港传媒各自为政,甚至在同一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与体育节目,同一球员有多个译名出现,对观众做成不便,为此香港足球评述员协会召开“你知道我在讲佢吗?”译名研讨会。

于2013年11月举行的研讨会,拥有大部份国际足球赛事播影权的nowTV香港有线电视的代表亲自到场,而亚洲电视无线电视等传媒亦委托执委在会上表达意见,简报如下:

  1. 会尽量按新闻翻译的原则,以球员母语的发音作译音依据;
  2. 同一电视台的体育台与新闻部建立沟通,尽量避免“同台不同名”的情况;
  3. 可否考虑以现行联赛播映权的机构(如英超、西甲的nowTV;德甲的有线)的译名作基准;
  4. 提议与大学机构(如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合办研究计划,设立一个网页或流动装置apps,记录主要欧洲语言(如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德语等)的常用人名正确发音,以及广东音的建议译名,以供传媒参考;
  5. 各传媒代表亦同意在未来日子再为译名问题继续探讨。

争议

协会成立时已是资深足球评述员的何鉴江,曾表示当年协会没有邀请他加入,他视为一生铭记的耻辱,并指当时协会的成立是与某电视台设立体育台有关;后来李德能曾邀请他加入,他亦断然拒绝。[5]

参见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