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高校图书联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高校图书联网(英语:Hong Kong Academic Library Link),又名港书网,简称HKALL,本来是一个由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及香港大学,在2004年1月至10月发起的图书馆联网试验计划。旨在让三所院校图书馆的读者能够更加快捷、更加方便地使用其馀两所院校图书馆的藏书[1]。经检讨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在2005年资助1000万建立正式的香港高校图书馆联网[2],并于同年10月启动[3]。联网参与院校由试验初期的三所大学拓展至八大高等院校。八大院校,即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可共享超过500万册藏书[4]。持香港高校图书馆谘询委员会(JULAC)联校图书证的学生只需要透过联网网页,便可以预订其他院校的书籍[5],并将之送往自己就读的院校。及后在大学图书馆的流通处完成办理借取及归还手续即可完成借出过程。经历了十多年的运作,系统在2017年6月至7月期间进行整合分享系统更新[6]。

香港高校图书联网在设计上是一个藏书联合目录[7]。亦是图书馆之间的一个协作项目[8]。目的在于有效促进馆藏资源利用与分享。在机制上,联网已达到联合采购、读者互访、馆际互借、图书互借、文献传递与合作编目[注 1]。通过建立联合学术书库,各个参与其中的图书馆一方面促进馆际交流,另一方面继续发展各自的特色馆藏。香港高校图书联网可供分享的馆藏不只限于书本,亦涵盖学术期刊、图像资料、视听资料和期刊文献[9]。联网系统中的网页介面设计简单,可让读者透过不同的检索功能,包括书目名称、作者、书目所涉及的范畴、国际标准书号以及国际标准期刊号来检寻所需资料[9];在搜寻内容的语言选择方面计有中文、英语、德语、法语、韩语及日语[9]。另外,系统容许读书使用进阶搜索,以布尔逻辑的运算变数,即“与”(AND)、“或”(OR)和“非”(NOT)来缩窄搜索范围[9]。
至于借还操作过程,若然没有其他人预订已借出的书籍,借书人可以透过系统续借[10]。当书籍被借出后,借阅人跟在一般图书馆借书的情况一样,要遵守借还事项。每位读者最多只能借出10本书籍,每次借取期限为15天[11]。大学教师、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借取日数为则长达30天[11]。续借次数只限一次[11]。如遇上逾期归还、逾期续借或催还后逾期归还,借阅人会被罚款[11]。
早于联网正式推出初年,香港大学曾建议联同其他七所院校进行名为“香港高校图书联网 :由图书馆使用者启动的书籍递送系统”的项目[12],但因成效未如理想,而且院校不大热衷协作计划[12],令该项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所设立的协作基金资助计划在2007年终止进行[12]。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