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苏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苏散中药方剂名称,用来治疗肠胃型感冒。其症状,除了怕冷怕风外,伴随著腹部胀气

事实速览 香苏散, 剂型 ...

出处

本方剂有数个出处,处方也不甚相同,但所治疗之症状大同小异。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这是本方最常用的方剂组成,一般若无特别指名,多指此方。
  • 《幼科金针》卷上
  • 《世医得效方》卷一
  • 台湾卫生福利部中医药司处方

功用

治疗胃肠型感冒。

辨症要点

可以从表症与气滞二大症状来分辨:

  1. 外感表症: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
  2. 气积阻滞:本方所指之气滞,以肝、脾系统所带来的为主,主要表现在胸脘痞闷,不思饮食。[1]
  3. 其他:苔薄白,脉浮。

方剂组成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香附子(四两; 120g) 、紫苏叶(四两; 120g)、炙甘草 (一两; 30g) 、陈皮(二两; 60g),每次服用 3钱(9克)。[2]
  • 《幼科金针》卷上:香附、苏叶、陈皮、甘草、柴胡桂枝防风羌活生姜[注 2]
  • 《世医得效方》卷一:香附子(五两;150克,炒,去毛)、紫苏(二两半;75克)、陈皮(二两;60克)、 炙甘草(二两;60克)、苍术(二两;60克),每次服用3钱。[3][注 3]
  • 台湾卫生福利部中医药司处方:香附子、苏叶、陈皮、甘草、生姜、葱白。[注 4]

加减

本方有一味变方,为加味香苏散,出自《医学心悟》,即在原方外,再加荆芥(1钱)、秦艽(1钱)、防风(1钱)、蔓荆子(1钱)、川芎(半钱)、生姜(三片)而成。[4]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分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