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来西亚联邦直辖区部

馬來西亞的政府部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来西亚联邦直辖区部
Remove ads

马来西亚联邦直辖区部马来语Kementerian Wilayah Persekutuan,简称 KWP),是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部门之一,负责管理三个联邦直辖区——吉隆坡布城纳闽。该部最初于1979年成立,历经多次重组与架构调整,目前主要职能包括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基础建设与社区发展,并监督辖下的吉隆坡市政局布城管理局纳闽管理局

事实速览 马来西亚联邦直辖区部, 机构概要 ...

历史

成立与早期发展

马来西亚联邦直辖区部于1979年由政府设立,主要目的在于统一管理首都吉隆坡的行政与发展事务。该部的成立背景是由于吉隆坡在1974年脱离雪兰莪州,成为马来西亚首个联邦直辖区,需要一个独立的中央部门来处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等职能。在此期间,联邦直辖区部致力于确立吉隆坡的城市治理架构,并负责协调市政局及相关机构的工作。然而,随著行政架构调整,该部于1987年被撤销,其职能划归首相署管辖,结束了第一阶段的独立运作。[1][2]

重组恢复

在1987年联邦直辖区部被撤销后,其职能由首相署下属的联邦直辖区发展局承接,直至2004年才正式恢复为独立部门。这次重组的主要考量,是吉隆坡、布城与纳闽三个联邦直辖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具专责性的中央部门统筹管理。2001年布城管理局及2001年纳闽管理局相继成立后,联邦直辖区部在2004年复设后获得更明确的角色定位,负责协调三个直辖区的规划、土地与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时期,部门的重点在于加强城市治理与提升公共服务,同时推动布城作为联邦政府行政中心的建设。[1][3][2][4]

2004年,时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决定恢复联邦直辖区部,由丹斯里·穆罕默德·伊萨·阿卜杜勒·萨马德担任部长,并明确将吉隆坡、布城及纳闽三个联邦直辖区置于其管辖之下。此举旨在强化中央对直辖区的统筹,确保行政、土地与城市规划政策能够协调一致。在这一时期,部门重点推动布城作为联邦政府行政中心的建设,加强纳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以及持续完善吉隆坡的基础建设与市政管理。2009年起,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延伸至房屋与社区发展领域,逐渐形成涵盖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与居民福祉的多元角色。[5][3][4][6]

扩张与再调整

2013年起,联邦直辖区部的职能进一步扩张。该部门推出多项改善市容、市民住房及公共设施的计画,并逐步将工作范围延伸至社区发展与居民福利。2018年由马哈迪·莫哈末领导的希盟政府上台后,一度有声音建议将联邦直辖区部裁撤或将其职能分散予其他部门,但最终仍维持部门运作。同年,亦将城市福祉部改为隶属于联邦直辖区部。以反映其除直辖区管理外,也涵盖更广泛的城市与社区发展任务。然而,这一时期亦伴随争议,外界批评其与吉隆坡市政局及其他机构职责重叠,导致行政效率受到质疑。[7][8][9][10][11][12]

现在的直辖区部

2022年11月,安华·依布拉欣出任首相后,内阁架构调整,联邦直辖区部不再作为独立部门存在,其职能改由首相署下设“负责联邦直辖区事务的部长”处理。此举引发部分国会议员与民间团体的争论,支持者认为该部门长期与吉隆坡市政局、布城管理局及纳闽管理局职责重叠,裁撤有助于减少冗馀并提升行政效率。自2022年底内阁改组后,联邦直辖区部已不再以独立部门形式存在,其职能完全纳入首相署,由专责部长负责直辖区事务。2023年起,扎丽哈·慕斯达法出任“首相署(联邦直辖区事务)”部长,负责监督吉隆坡、布城及纳闽的行政与发展工作。[2][13][14][15]

职能

联邦直辖区部主要负责规划与管理马来西亚三个联邦直辖区──吉隆坡、布城及纳闽的发展与行政工作,其职能包括:[16]

  • 统筹直辖区的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政策;
  • 规划与执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与社区发展计画;
  • 监督直辖区范围内的地方机构,包括吉隆坡市政局、布城管理局与纳闽管理局;
  • 推动城市永续发展、绿化与居民福祉相关政策;
  • 协调中央政府与直辖区内各市政单位之间的行政工作;
  • 就联邦直辖区事务向内阁及首相提供政策建议。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