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彼得

布農族教育工作者,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的指揮與領導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彼得布农语Bukut Tasvaluan[1],1958年),出身台湾南投县信义乡久美部落,是一位布农族教育工作者,也是台湾原声童声合唱团指挥与领导人物之一。[2]

生平

1958年,马彼得出生于南投县信义乡久美部落。他自小生长于部落。他国小一年级时父亲去世,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的母亲没受过正式教育,但非常重视生活习惯与品格的训练。[3]

初中毕业后,他离乡前往台中师专就读;因自身明显的原住民轮廓等因素,他感到非常不自在,因而经常躲藏于人群中。师专五年级时,他在一次学生旅行的观摩活动中受到刺激,决心透过教育帮助家乡孩童。后来,他又就读于新竹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

毕业后当兵时,他意外被叫去教唱军歌,并因此重拾自信

1993年前后,他偶然被指派带领学校合唱团;自此,透过歌唱引导学生开展人生视野、建立自信成为他的志业[4][2]2019年8月从南投县信义乡东埔国民小学校长职退休。

2021年4月,由他的人生故事启发,改编的电影“听见歌 再唱”将于2021年4月16日在台湾上映。

语录

  • “就算是迷路的漂流木,也要教成中流砥柱”[2]
  • “我从不‘训练’,我只‘教育’。”[2]
  • “人活著需要自信,但不是非要第一名不可,有时候,第二名的天空更大。”[2]
  • “我不是上帝,我们只能提供机会,真正可以改变孩子的是家长。”[1]
  • “我很少谈困难,不想把困难当成困难,不然真的很困难!”[1]
  • “原住民族需要好好思考所谓的‘菁英’指的是什么样的典范,并不是高学历、高知识就能称为菁英,还需要与部落有所连结, 愿意回馈部落,言行成为典范。”[1]
  • “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不想做的事。”[5]
  • “原住民的小孩子,最缺乏的两件事情,一个叫机会、一个叫信心。合唱不是目的,它是一种策略,是教育的策略,是要实现、改变他们未来命运很重要的一个策略。最终的目的还是在教育,不是音乐。”[6]

荣誉

中华民国勋章奖章

奖项

更多信息 年份, 得奖人/团 ...

轶事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