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赫兰·俾路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赫兰·俾路支 (1993年2月3日—,俾路支语:مهرنگ بلۏچ、 乌尔都语:ماہ رنگ بلوچ)是巴基斯坦俾路支人权活动家,他反对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内发生的强迫失踪、法外处决和其他侵犯人权的行为。她是俾路支省政治组织俾路支雅克杰蒂委员会(Baloch Yakjehti Committee,BYC)的领袖。她还被提名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
Remove ads
生平
马赫兰是俾路支人,生于1993年。其父阿卜杜勒·加法尔·兰戈夫(Abdul Gaffar Langove)是人权活动者,长期为巴基斯坦人权发声并谴责巴基斯坦政府侵犯人权。[3]马赫兰有一个哥哥与数个姐妹。[4][5]
人权运动
2009年12月11日,她的父亲在前往卡拉奇医院途中被巴基斯坦安全部队绑架,后被释放[3][7]。马赫兰16岁时,她开始抗议父亲被强迫失踪的事件,迅速成为学生抵抗运动的重要人物[7][8][9]。2011年7月,她的父亲再次被绑架后身亡,遗体上有遭受酷刑的迹象。[7][8]
2017年12月,她的哥哥也曾被绑架,后被释放[8][9][10]。自此之后,她成为俾路支抵抗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抗议政府在俾路支省开采自然资源的行为[9][11]。2020年,她领导一群学生抗议政府取消博兰医学院保障偏远地区学生的配额制度。在激烈的行动与绝食抗议后,政府撤回拟议的政策[7]。
马赫兰的行动获得了国际知名人物的支持,其中包括气候行动家格蕾塔·童贝里,她在推文中表示声援:“全球的气候正义行动者支持马赫兰及其他因揭露俾路支人权侵害而被伊斯兰玛巴德警察拘留、凌虐与骚扰的和平抗议者。”这场支持声浪出现在从土尔巴特至伊斯兰玛巴德的长征期间,当时俾路支女性面对国家力量的迫害。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优素福扎伊也表达支持,表示:“我支持那些要求对强迫失踪负责的俾路支姊妹。和平抗议是她们的权利,她们的声音必须被听见。”[12][13][14]
马赫兰是俾路支雅克杰蒂委员会的领导者。[15][16]2024年7月28日,她参加在瓜达尔举行的俾路支民族集会 (Baloch Raji Muchi),团结俾路支人并反对俾路支人受到的虐待。[6][17]
Remove ads
近年活动
俾路支长征由马赫兰及俾路支雅克杰蒂委员会的女性运动者发起的抗议运动。参与者从土尔巴特出发,徒步前往伊斯兰堡,抗议俾路支省的人权侵害与强迫失踪案件[18]。根据委员会的说法,抗议者曾遭伊斯兰堡警方拘留[19]。后续部分人士获准保释而被
2024年10月,《时代杂志》评选马赫兰为当年次世代百大人物之一,表彰她在反抗国家压迫、反对强迫失踪与捍卫俾路支人权方面展现出的非凡勇气[20][21]。然而,她却被禁止前往纽约参加颁奖活动,并在真纳国际机场遭到骚扰。她与萨米·俾路支返家途中,遭到联邦调查局(FIA)官员骚扰,对方没收了她的护照与手机,甚至企图绑架她。[22][23]
根据其律师说法,她的名字在获得国际关注后数日,被悄悄列入巴基斯坦的“国家身分名单”(Pakistan National Identity List, PNIL)。该名单专门针对涉嫌涉及恐怖主义、洗钱与诈欺等犯罪活动者[23]。
此举引发国内外关注。巴基斯坦人权委员会呼吁当局保障巴洛奇的迁徙自由。联合国人权捍卫者特别报告员玛丽·劳勒也表达深切关切,指出收到有关骚扰、恐吓与虐待的报告[24]。
Remove ads
2024年10月11日,即她遭禁出境数日后,一名地方商人在卡拉奇凯达巴德以反恐法对马赫兰提出指控,声称她在当地煽动暴力。然而,当地官员无法确认她或其同伴有任何违法行为。[25][26]
巴洛奇驳斥这些指控为捏造,并指出此案是国家对她持续行动的不安所导致的报复。她表示,这类报案是为了恐吓与压制参与集体抗争的公民[25]。
逮捕
2025年3月22日,马赫兰在奎达参加静坐抗议行动时被突袭逮捕。俾路支省政府指控她与俾路支雅克杰蒂委员会其他成员策划攻击奎达医院(Quetta Civil Hospital)并煽动暴力。同日,奎达爆发激烈抗议行动,BYC要求交还在火车劫持事件后军事行动中遭击毙者的遗体。根据警方报告,抗议者闯入奎达民政医院,强行取走武装份子的遗体[27][28]。此次逮捕发生于当局大规模打压俾路支雅克杰蒂委员会针对强迫失踪案所发起的抗议中[29][30][31]。
此事引发全球人权组织与知名人士的强烈谴责,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玛拉拉与联合国人权捍卫者特别报告员(UN Special Rapporteur on Human Rights Defenders),他们皆呼吁立即释放马赫兰[32]。
2025年3月26日,一群独立联合国人权专家发表声明,深切关切马赫兰遭到拘留。他们批评巴基斯坦政府涉嫌任意拘禁、强迫失踪与对和平示威者过度使用武力,呼吁当局立即释放马赫兰与其他被捕人士,并要求停止滥用反恐措施打压人权行动者,同时说明被强迫失踪者的下落。
2025年3月23日,马赫兰被拘留于胡达区监狱(Hudda District Prison),其家人与律师形容其遭遇“苛刻且非法”。据其姊娜蒂亚·俾路支(Nadia Baloch)表示,她在一次短暂探视中发现马赫兰虚弱且压力极大,且当局拒绝她与律师会面,也不允许家人送餐。她据报被单独关押,且未被告知任何正式指控内容。[32]
其律师伊姆兰·俾路支(Imran Baloch)表示,政府针对她的行动升级,是因她被《时代杂志》列入“次世代百大人物”(TIME100 Next)以及获提名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所引起的政治压力[32]。
争议
2024年2月,巴基斯坦政府发言人阿奎尔·马利克对BYC表达关切,认为该组织的抗议与示威行动已超越人权倡议,带有可能被视为挑战国家权威的论述。他亦暗示,外国势力可能对其行动产生影响[33][34]。批评者进一步主张,BYC实为俾路支解放军等激进组织的幌子[35]。
马赫兰被捕后,当局将她与奎达的抗议活动联系起来。这些抗议活动中,示威者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官员声称,原本针对强迫失踪事件的抗议升级为暴力事件,并出现被认为反国家的口号与行动。然而,人权组织与其支持者驳斥这些指控,强调抗议行动始终保持和平,并主张马赫兰遭到不公指控。巴基斯坦政府视她的行动为对国家团结的潜在挑战,而其拥护者则认为她揭示了俾路支省的人道议题。双方叙事分歧突显该地区面临的更广泛紧张局势[36]。
2024年8月,军方公共关系总部总干事在记者会上指控马赫兰领导的俾路支雅克杰蒂委员会诽谤执法机关在对抗恐怖主义、犯罪组织和勒索份子上的努力,并企图抹黑俾路支地区的发展[37]。
此外,批评者亦指出马赫兰对俾路支解放军与俾路支解放阵线在俾路支省发动的恐怖攻击保持沉默[38][39]。2025年5月23日,公共关系总部总干事在记者会上更直接将巴洛奇称为“恐怖分子的代理人”(terrorist-proxy)[40]。
对此,巴基斯坦人民党人权委员会主席法尔哈图拉·巴伯(Farhatullah Babar)警告,不应在缺乏证据与审判的情况下,将马赫兰或其支持者冠以恐怖分子之名。马赫兰则回应称,公共关系总部的指控毫无根据[41]。
Remove ads
荣誉和提名
2024年12月,马赫兰列入BBC巾帼百名名单。 [42]时代杂志将马赫兰列入次世代百大人物(TIME100 Next)榜单[20]。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