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列·马丁诺维奇·胡齐耶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列·马丁诺维奇·胡齐耶夫(俄语:Марле́н Марты́нович Хуци́ев,1925年10月4日—2019年3月19日),是苏联的著名导演,是“生活流派”的代表人物。拍摄的《伊里奇的哨所》曾遭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的点名批评,不得不重新剪辑改名上映。[1][2][3]
Remove ads
生平
1925年,出生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的公务员家庭。1937年,父亲判死刑。1952年,毕业于莫斯科电影学院,在敖德萨电影制片厂工作。1953年,与大学同学合著第一部剧本。
1956年,合著剧本拍成电影在全国公映。1965年,任苏联电影摄影师联盟委员会成员。1966年签署反对为斯大林平反的《25人公开信》。1978年,在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任教。2019年,去世。
作品
- 《滨河街之春》(1956年)
- 《两个费奥多尔》(1959年)
- 《伊里奇的哨所/那年我二十岁》(1963年)
- 《后记》(1983年)
- 《滨河街之春》(合著,1953年)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