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鲁道夫·赫斯

纳粹德国副元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鲁道夫·赫斯
Remove ads

鲁道夫·瓦尔特·里夏德·赫斯(德语:Rudolf Walter Richard Heß,1894年4月26日—1987年8月17日),是德国的一位政治人物、被定罪的战犯,也是德国纳粹党的核心领导层之一。1933年,他被任命为元首副手(德语:Stellvertreter des Führers),并一直担任此职位直到1941年,当时他独自飞往苏格兰,试图促成英国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谈判。赫斯在抵达后即被俘,最终被以破坏和平罪判刑。他在1987年自杀时,仍在服无期徒刑。

事实速览 鲁道夫·赫斯 Rudolf Walter Richard Heß, 纳粹党与德意志国副元首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赫斯加入德意志帝国陆军担任步兵。他在战争期间多次受伤,并于1915年获得铁十字勋章二级。战争结束前不久,他入伍接受飞行员训练,但未有机会参与作战。1918年12月,他以后备中尉(Leutnant der Reserve)军衔退役。1919年,他入读慕尼黑大学,在卡尔·豪斯霍弗的指导下学习地缘政治学。豪斯霍弗提倡生存空间的概念,这后来成为纳粹意识形态的支柱之一。赫斯于1920年7月1日加入纳粹党,并于1923年11月8日参与了啤酒馆政变,即纳粹党企图夺取巴伐利亚政府的失败政变。赫斯在为这次政变服刑期间,协助希特勒撰写《我的奋斗》,该书成为纳粹党政治纲领的基础之一。

希特勒于1933年1月成为总理后,赫斯于4月被任命为纳粹党副元首。他在3月大选中当选为国会议员,6月被授予纳粹党全国领导Reichsleiter)职衔,12月又被任命为不管部长[1] 1938年,他被任命为内阁委员会成员,并于1939年8月成为国防委员会成员。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时,希特勒发布法令,指定赫尔曼·戈林为正式接班人,而赫斯则为次位继承人。[2] 除了代表希特勒出席演说和集会外,赫斯还签署了多项政府立法,包括1935年的纽伦堡法案,该法案在大屠杀爆发前剥夺了德国犹太人的基本权利。

随著战争展开,赫斯被排除在大部分重要决策之外,希特勒内圈中的许多人认为他精神失常。1941年5月10日,赫斯驾驶Bf 110E-1/N重型战机单独飞往苏格兰,希望与他认为反对英国政府战争政策的第14代汉密尔顿公爵道格拉斯·道格拉斯-汉密尔顿会面以安排和平谈判。英国当局在他抵达后立即将其逮捕,并一直拘押至战争结束,然后将他送回德国,接受1946年纽伦堡审判对主要战犯的审判。审判期间,他大部分时间声称自己失忆,但后来承认这是故意装病。他被判犯有破坏和平罪以及与其他德国领导人共谋犯罪的罪行,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在施潘道监狱服刑。苏联曾多次阻止家属和政要争取他的提前释放。在施潘道监狱作为唯一一名囚犯被单独关押期间,赫斯于1987年自缢于施潘道战犯监狱内的小别墅中,享年93岁。

赫斯死后,施潘道监狱被拆除,以防成为新纳粹朝圣地。他墓碑上刻有“Ich hab's gewagt”(我敢于尝试)的字句,曾成为新纳粹分子的朝圣与示威场所。2011年,当局拒绝续租墓地,将他的遗骨掘出火化,墓碑也被销毁。

Remove ads

生平

早期生涯

1894年4月26日,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德国商人家庭。赫斯先后在亚历山大港的德国教会学校、德国的巴德戈迪斯堡教育学院、瑞士的纳沙泰尔商业学校和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学习,赫斯与慕尼黑大学教授、地缘政治学创始人豪斯霍弗关系颇为密切,豪斯霍弗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对赫斯的世界观影响极大。

在那个时代,尽忠报国是德国年轻人的主流思想,赫斯也不例外。1914年8月赫斯报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巴伐利亚第7步兵团,先后在西线和东线参战,两次身负重伤,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最后转入德国空军服役,成为战斗机飞行员(巴伐利亚第34战斗机中队),直到战争结束。并因表现英勇被晋升为少尉。

赫斯在慕尼黑修读经济学、历史与地缘政治学的时期开始与纳粹组织接触,随后并加入图勒社。1920年加入国社党。

元首副手

Thumb
赫斯的副元首旗

1923年11月9日,赫斯追随希特勒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举行暴动。暴动失败后,赫斯逃至奥地利,稍后回到德国,被判在兰茨贝格监狱(当时希特勒正在其中服刑)服刑7个月。

正是在兰茨贝格监狱,赫斯激起希特勒对地缘政治学的兴趣,笔录了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不仅如此,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赫斯是《我的奋斗》的作者之一。因为赫斯调整过希特勒的一些构思,对全书的内容提出过建议,对文字作过某些修改,对某些部分作过删节并加进赫斯的某些观点。

纳粹党于1925年重组之后,赫斯成为希特勒的私人秘书。这是赫斯青云直上的起点。1932年12月,赫斯被希特勒任命为纳粹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就在1932年,赫斯成为德国国会的纳粹党议员,并晋升为党卫军上将。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登上国家权力舞台之后,1933年4月21日,赫斯被任命为纳粹党副元首。同年6月29日,赫斯还被任命为德国不管部长,统管除外交政策和武装部队以外的一切事务。

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天,希特勒宣布如果他和赫尔曼·戈林发生意外,赫斯将会是继任元首的第3顺位[3]

飞往英国

Thumb
赫斯坠毁的Bf 110战斗机

1941年5月10日,约晚间6时,赫斯单独搭乘一架梅塞施密特Bf 110D战斗机奥格斯堡出发,途经达姆施塔特波恩,前往苏格兰[4]爱丁堡机场控制中心报告入侵者在23:09分于格拉斯哥南方坠毁[5]。赫斯从他的Bf 110D跳伞降落,在格拉斯哥南方的伊格尔瑟姆附近著陆,降落过程中脚踝受伤。

赫斯首先被当地农夫戴维·麦克莱恩所发现。赫斯声称他是阿尔弗雷德·霍恩上尉,并且有重要的讯息要亲自给第十四代汉密尔顿公爵道格拉斯·道格拉斯-汉密尔顿英语Douglas Douglas-Hamilton, 14th Duke of Hamilton,赫斯被送到当地医院处理脚伤。汉密尔顿公爵得到通知,并拜访这名俘虏。与汉密尔顿公爵亲自会面后,赫斯才透露他的真实身份。汉密尔顿公爵立刻告知温斯顿·邱吉尔,并证实了赫斯的身份。赫斯遭到英方拘留,直到大战结束和接下来的纽伦堡审判

希特勒声称对于赫斯的行动毫不知情,随后纳粹党宣布赫斯精神失常。赫斯的家人没有遭到纳粹清算,希特勒给予赫斯的妻子一笔抚恤金,但是剥夺赫斯在党和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职务,并私下命令如果赫斯回到德国便格杀无论,马丁·鲍曼继承了赫斯的职位。

赫斯飞英引起了苏联领袖约瑟夫·史达林的怀疑,史达林担心英国真的会与德国进行秘密会议一起对付苏联。后来当邱吉尔与史达林会面,邱吉尔发现史达林仍相信英方曾与赫斯进行某种秘密协定,邱吉尔严正驳斥才化解苏方的疑虑。

Remove ads

战后受审

Thumb
纽伦堡审判中的赫斯与里宾特洛甫

赫斯在英国牢狱中待了将近4年,在大战中缺席了大半时间,例如讨论灭绝犹太人的“万湖会议”是在1942年1月20日举行,因此不像其他纽伦堡的战犯,盟军对于赫斯到底该负多少战争与种族灭绝责任一直存有争议。

在苏联的坚持下,1945年10月赫斯被送到纽伦堡接受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赫斯被起诉4项罪名:破坏和平罪、密谋罪、战争罪与反人道罪。赫斯在前两项罪名被判有罪,处无期徒刑,至于战争罪与反人道罪的审判结果则获判无罪。

1947年赫斯被转移到柏林施潘道监狱。在1966年巴尔杜尔·冯·席拉赫阿尔贝特·施佩尔获释后,赫斯便成为施潘道监狱唯一的囚犯。

获释和死亡

Thumb
狱中的赫斯

赫斯于1987年8月17日被发现在施潘道监狱上吊身亡,时年93岁。当时赫斯的脖子上有绳索多次缠绕过的迹象,勒痕呈平行状,因此有不少人认为赫斯的死并不单纯。赫斯后来成为了新纳粹主义的崇拜对象[6][7][8],而他的儿子沃尔夫·赫斯德语Wolf Rüdiger Heß成了著名的右翼人士,并称声称其父亲过世于谋杀。依照遗愿,赫斯与其父母合葬在巴伐利亚州的小镇文西德尔。此后每年忌日前后,许多新纳粹会到他的墓地举行纪念活动。

赫斯死后,施潘道监狱被拆除,以防止成为纳粹崇拜者的圣地。[9][10]赫斯是希特勒内阁活得最久的阁员(93岁)。2011年7月20日,经与其后人协商之后,他的墓地被清除,遗体被火化,骨灰撒入大海[11]

赴英臆测

Thumb
1941年5月,苏德战争前的欧洲

赫斯前往英国的动机一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谜团之一,英国当局至今并未公布档案。

1941年初,德国在这时对英国仍有战略上的优势——希腊战役援希英军被德义联军打退,希腊被占领、意大利发动地中海战役克里特岛战役失利、连年败战与食物短缺造成英国国内民心士气低落、邱吉尔内阁承受庞大压力责难而地位难保、英国境内不论王室民间也的确存在亲德势力。在苏德战争前夕,也许是受到他的顾问影响,赫斯希望与英国内部亲德势力取得联系、撤换邱吉尔内阁、与英国和解,甚至成为盟友,联手对付苏联或至少保持中立。赫斯希望借由他的顾问阿尔布里希特·豪斯霍弗尔卡尔·豪斯霍弗尔之子)与汉密尔顿公爵的关系,与英方达成和平协议,并取得外交上的胜利。[12]

1943年5月,杂志《美国信使英语The American Mercury》刊出一则匿名来源的小道消息,指出英国情报单位军情六处利用与汉密尔顿公爵亲自会面的条件来引诱赫斯自投罗网;然而这则消息被希特勒所否认。[13]赫斯在牢房里受到非常严密的监视,包括所有的警卫和监狱人员都不可与赫斯说话,一直到赫斯死亡为止,因此赫斯当年到底和英国讨论何种事务,显然是最高机密。

Remove ads

注解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