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黄恩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恩彤
Remove ads

黄恩彤(1801年—1883年),原名丕范绮江石琴室名知止堂山东宁阳人。清朝政治人物、学者。进士出身。

事实速览 黄恩彤, 籍贯 ...

生平

入仕

道光二年(1822年)中壬午科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登丙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道光十二年(1832年)因防范越狱不力降调。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热河都统衙门理刑司员。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刑部直隶司主事,历升员外郎四川郎中[1]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任广西乡试正考官[2]

和议

同年,黄恩彤出任江南盐法道,次年署江苏按察使,又署江苏布政使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实授江苏按察使。

Thumb
《南京条约》签订场面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队进犯江宁,黄恩彤奉耆英伊里布之命偕同侍卫咸龄登上英舰谈判,并随同签订《南京条约》。事竣,又随伊里布前往广东,筹备通商事宜。期间,黄恩彤与粤海关监督文丰共事,将番舶互市改为官办,并增减规则,稽查偷税漏税。道光二十三年(1844年)调广东按察使,同年升广东布政使美国人顾盛请求入,黄恩彤赶赴澳门将其劝阻,因功赏赐花翎[3]

巡抚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升任广东巡抚[4]。次年,英国强欲进入广州,向时任两广总督协办大学士的耆英提出租地、建房等要求。黄恩彤建议耆英暂时应承。事情传出,粤民哗然,黄恩彤被弹劾。恰逢监临文武乡试,黄恩彤疏请给予年老武生武职虚衔,朝廷下诏斥责其违例,褫职,交耆英差遣。不久,以同知铨选[5]

晚年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黄恩彤乞养归里。咸丰初年,黄恩彤在籍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奉命随耆英前往天津议和,尚未到达,合约已定。同治年间,以抵御捻军之功,予三品封典。光绪七年(1881年)重逢乡举,加二品衔。不久卒[6]

家族

黄师訚咸丰二年(1852年)登壬子恩科进士,官至广西桂林府知府[7]

著作

黄恩彤著述甚丰,两次纂《宁乡县志》,还有《离骚分段约说》一卷、《余霞集》一卷、《秋声词》一卷、《飞鸿集文》四卷、《抚远纪略》一卷、《憩亭诗稿》一卷、《使粤诗草》一卷、《忘余诗草》一卷、《飞鸿集诗》四卷、《大清律例按语根源》104卷以及《稀龄追忆录》四卷续一卷等[8]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