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黄柄蜡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黄柄蜡伞(学名:Hygrocybe aurantipes)是一种伞菌目真菌,仅仅散布于东澳大利亚潮湿森林中的一些零散地点。这种真菌体形细小,其菌盖直径2-4厘米,颜色为橄榄褐色。其菌柄和菌褶均呈金黄色,因此能容易与其他物种分辨。至今,人们只从悉尼下北岸巷湾国家公园、蓝山的海泽布鲁克和威尔逊山中找到了这种真菌。这种真菌于1995年被新南威尔士濒危物种保护法案定义为“脆弱的”。
Remove ads
分类
黄柄蜡伞最早的样本是由雷·科尔尼和艾尔玛·科尔尼于1990年6月17日在悉尼下北岸巷湾国家公园收集得来,并于1997年正在式被真菌学家安东尼·M·杨定义为一种新品种。[1]其学名“aurantipes”源自拉丁文词汇“aurant-”和“pes”。“aurant-”意思是“金黄色”,而“pes”意思则是“足部”。结合起来就是“金黄色足部”,在真菌学中则指“黄柄”,指的是其金黄色的菌柄。[2]
描述
黄柄蜡伞是一种细小的伞菌,其菌盖呈深橄榄褐色,直径2–4厘米(¾–1½英寸),起初呈锥形,后变得几乎为平坦的[3]。其菌褶连接著菌盖的底部,并且呈明橙色或黄色。而其黄色或橙色的菌柄则高3–6厘米(1⅓–2½英寸),粗0.35–0.7厘米,且其底部呈锥形,颜色较为苍白。其孢子印为白色,而椭圆形的担孢子的大小则为5.5 x 8.5微米。[4]
分布及生境
黄柄蜡伞是一种腐生营养真菌,并且零散地分布在悉尼下北岸的巷湾国家公园、蓝山海泽布鲁克和威尔逊山中[5]。子实体在秋季和冬季(五月至八月)出现,并且多在温暖的温带或亚热带气候中的热带雨林河岸上的枯枝落叶和苔藓上出现。[6]
现在,黄柄蜡伞被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视为“脆弱”物种[7],即“除非威胁其生存或进化的情况和因素停止,否则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的物种”。[8]黄柄蜡伞很少会主动寻找合适的栖息地,且其栖息地易受污染,和易受路人损坏及杂草侵占栖息地。[7]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