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黄玹 (朝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玹 (朝鮮)
Remove ads

黄玹(韩语:황현;1856年1月18日—1910年9月10日),字云卿、号梅泉朝鲜国文学家、烈士全罗南道求礼人,[1]因反对日本人并吞韩国仰药殉国而死,享年56岁,其《梅泉野录》虽为野史,但记下了许多史料[1]

事实速览 黄玹, 国家 ...
Thumb
黄玹的肖像

生平

黄玹本贯长水,家族世居光阳,后来才移居求礼。黄玹在朝鲜哲宗六年(1855年)农历12月11日生于光阳县西石村,自幼聪明过人,十一岁就能朗诵汉诗。1910年两国合并之际,黄玹在9月10日遗诗四首,服毒自杀。[1]

遗著

黄玹留下了一些遗著,如《梅泉集》、《梅泉野录》、《东匪纪略》等,《梅泉集》由金泽荣朝鲜语김택영编次后在上海出版,《梅泉野录》和《东匪纪略》的原稿却藏于求礼私宅而未公开。[1]

梅泉野录

梅泉野录》(朝鲜语:매천야록)是一部野史,记载1864年1910年这47年间李氏朝鲜的历史[2],以汉文笔记形式撰写,书名取自其雅号梅泉。[3]全书有7册、6卷(第一卷分上、下两册)。[4]大韩民国国史编纂委员会曾出版一系列“韩国史料丛书”,《梅泉野录》在其中名列第一。[2]体裁上因从1894年开始撰写,1894年以前的事迹都是随闻随录、较为简略,该年以后到1910年这15年间的历史则以编年体纪录,且较为仔细。[1]

1939年,朝鲜史编修会(国史编纂委员会前身)成员申奭镐因故前往全罗北道南原邑,在朴政植家中发现《梅泉野录》的抄本,他在借阅后又去寻找黄玹后人,希望得阅原本,但遭黄玹长子黄岩显拒绝,申奭镐只好依照朴政植家的抄本再作一份副本,带回在朝鲜史编修会。大韩民国成立后,申奭镐担任国史编纂委员会委员长,黄玹的次子黄渭显此时才同意出借原本。国史编纂委员会整理后将《梅泉野录》在1955年1月出版。[1]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