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黄竹坑
香港地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黄竹坑(英语:Wong Chuk Hang),古称铁坑,位于香港岛南区,位于深水湾之西,香港仔以东。目前主要是一个住宅区及轻工业集中地,并有少量商业大厦和酒店,并且是香港著名的旅游景点——香港海洋公园所在地。

黄竹坑东面的寿臣山一带,曾经是香港围的所在地,被认为是香港地名来源之一。原村的大部分已被政府拆卸,现仅存黄竹坑新围和小部分黄竹坑旧围。
历史
黄竹坑一带早于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现存的古迹有黄竹坑石刻。到了明朝嘉靖年间,有人在该处一带建立香港围,成为香港岛早期具规模的村落之一。而当时黄竹坑西部为一个内湾,也吸引了不少渔船停泊。
黄竹坑曾为香港岛的重要农业生产地区,于1960年代区内有15个农场,出产如稻米、芋、及禽畜。而直至70年代前仍然有兴盛的农业,除可为区内自给自足更供应予港岛。然而香港围的农户不受蔬菜统营处管理,要自行成立农村互助委员会以协助管理。[1][2]
黄竹坑自1960年代开始开发,南朗山北面山腰兴建了政府廉租屋黄竹坑邨,其内湾也被填平发展工业大厦,使黄竹坑曾一度成为香港的其中一个主要轻工业区。但随著1990年代大部份纷纷迁移至中国大陆,制造业“日落西山”,加上现时香港政府锐意将香港仔及其周边地区发展成为一个旅游区,黄竹坑转型成三四星级酒店为主的酒店区,部份工厂大厦会改建成酒店。而2010年代起,区内的旧式工厂大厦亦逐步变成艺廊、文青咖啡店及艺术工作室,成为新的艺术聚集地。在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前有由19间本地及国际画廊、艺术家工作室及非牟利艺术机构进驻。但同时让区内亦变得商业化和仕绅化。[3]
Remove ads
气候
Remove ads
商厦
- One Island South(由会德丰发展,已拆售)
- Landmark South(由信和集团及帝国集团发展)
- South Island Place(由太古地产及中华汽车发展)
- 环汇广场(由恒基兆业及协成行发展,已拆售)
- w50(由新鸿基地产发展,已拆售)
- 香叶道8号(由新鸿基地产发展)
- 香叶道41号(长实发展,现由梁安琪持有)
- 南汇广场A及B座
- 甄沾记大厦
- 安盛汇(由广兴置业集团发展)
酒店
- 南湾如心酒店
- OVOLO HOTELS
- 香港海洋公园万豪酒店
- The Arca
名称

黄竹坑昔日有一条从南朗山流出来的溪流(今黄竹坑明渠),两旁遍布黄色的竹子,黄竹坑因而得名。明朝万历年间的《粤大记》内所载的沿海图中,已有鉄坑(黄竹坑)的纪录[5]。
著名地点

黄竹坑是南区中拥有较辽阔平地的地区,因此设有不少运动场地,包括多个足球场及篮球场及室内运动场等。而香港仔运动场是香港岛三大运动场之一,每年均举办不少大型活动,如饥馑三十及太阳计划等,自2012/13球季南区足球队(现名冠忠南区)升上香港甲组足球联赛,香港仔运动场成为南区足球队的主场。

圣神修院是香港训练天主教神职人员及供教友进修的重要地方,它也为教友提供图书馆、静舍租用等服务以及开放教区文物馆予已预约人士。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位于黄竹坑道99号,乃是一所独立的法定机构,有权组织、监察及评核所有医学专科训练,并颁授有关资格,同时亦负责提供延续医学教育。
交通
黄竹坑的黄竹坑道是1号干线的其中一段,接驳香港仔海旁道、鸭脷洲大桥及香港仔隧道,也连接南风道和香岛道,成为黄竹坑、香港仔及鸭脷洲通往港岛其他地区及九龙的主要道路。


区议会议席分布
为方便比较,以下列表以鸭脷洲大桥、香港仔工业学校起向东至黄竹坑新围、香港仔隧道以西为范围。
注:以上主要范围尚有其他细微调整(包括编号),请参阅有关区议会选举选区分界地图及条目。
参见
资料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