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黎曼环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黎曼环形山(Riemann)是月球正面北半部位于东侧边沿上的一座古老大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十九世纪德国数学家、机械师暨物理学家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伯恩哈德·黎曼(1826年-1866年),1964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描述


该陨坑北面靠近刘易斯·博斯环形山、东北毗邻瓦沙基泽陨石坑、哈尔赫比环形山位于它的东侧、东南坐落了维斯廷环形山。黎曼环形山的西南边缘上横跨了比尔斯环形山、更远处则是高斯[3]。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39.38°N 87.18°E,直径117.9公里[4],深度约3公里[1]。
黎曼环形山是一座已严重侵蚀和损毁的残存坑,外侧壁有多处已完全磨损消失,现已形成为一系列环坑底的嶙峋山丘和山脊。沿西南偏西坑壁坐落了比尔斯陨石,而西侧和东南壁则覆盖了数座更小的撞击坑,只有东侧部分保存相对最完整。坑内地表因撞击扰动,形成平坦与崎岖相混杂的地形,坑底东半部,尤其是靠近中央区地面更为坎坷崎岖。坑底东南部坐落了一座碗状的小陨坑,此外,在坑底表面还依稀可看到其它几座更小的陨坑残迹。
Remove ads
卫星陨石坑
按照惯例,最靠黎曼环形山的卫星坑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该坑中心点的旁边。

参引资料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