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灰黑钟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灰黑钟螺[5](学名:Euchelus atratus),又名黑强齿螺[2][3](学名:Angaria atrata),是一个海螺物种。旧属棘冠螺科下的棘冠螺属[2][3]或原始腹足目钟螺科的真蹄螺属[5][6],今属唇齿螺科[6][7]的真蹄螺属。
Remove ads
型态特征
螺壳大小从5 到21 mm不等,呈球状锥形。 壳厚,螺层表面有粗糙的颗粒状的螺肋,螺沟深[5],脐孔也深。 壳口的底唇雕刻明显。螺表有黑色、褐色、桃灰色[5],可能是单色,又或其上有深色的棋盘状(tessellated)斑点。
分布及栖息地
本物种在东亚分布于新加坡、马来西亚[5][10]、印度尼西亚[5][11]、韩国[5][12]、台湾[5][13]的新北市、澎湖、兰屿、屏东县大树房、恒春半岛[3]及日本[5]。另外,本物种亦有在印度洋的红海及马斯克林群岛盆地发现[7]。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