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龙泽园街道

北京市昌平区下辖街道办事处(由回龙观镇拆分而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龙泽园街道
Remove ads

龙泽园街道昌平区一个街道办事处,面积约8平方公里,人口约12.3万人,辖32个社区、1个行政村,范围为双沙铁路-京藏高速公路-回南北路-龙禧苑一区东墙-龙禧二街-科星西路-回龙观东大街-科星路-黄平路合围区域(即回龙观文化居住区的绝大部分),办公驻地设在回龙观东大街199号原回龙观镇政府院内。[1]按照原计划,回龙观地区将于2015年拆分为回龙观街道、龙泽园街道和史各庄街道[1]但该计划直至2019年6月22日才得以实施。[2]

事实速览 龙泽园街道, 国家 ...
Remove ads

名称

龙泽园街道的名称源自龙泽苑小区,该小区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建设回龙观文化居住区时以“龙生于水,水聚为泽”而得名[3]

历史

位于双沙铁路以北、京藏高速以东地区的回龙观住宅区大部分为现龙泽园街道辖区,该区域原先多为北郊农场的农田、养殖场[4],亦有三各庄(三合庄)、周庄(周家坟)、黄土北店村[5]:530,其中三合庄村委会在回龙观居住区发展中仍然保留[6]

1991年2月,北郊农场决定“加速开发十里长街(即回龙观东-西大街)工业小区”[7]:106,108,190,1992年10月建成回龙观东-西大街[7]:108。1993年,北郊农场与北京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总公司北京住总集团等单位联合在北郊化工厂原址开发龙华园小区,是为北郊农场第一个旧场改造项目,暨回龙观地区最早开发的商品住房住宅小区之一[7]:125[8]

1997年,北京市编制了回龙观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计划利用该片区接纳中心城区拆迁后的人口[9]。1998年,北京市确定首批19个经济适用房项目,“回龙观科教文化居住区”位列其一[10]。2000年起,居民陆续入住回龙观居住区[11]。2002年,回龙观文化居住区二期竣工[12],同年开通的北京地铁13号线西段更加快了回龙观铁路以北片区成为“睡城”的步伐,居住区三期和四期先后于2003年、2004年完工[13][14]

2015年,北京市曾计划将回龙观地区拆分为回龙观街道、龙泽园街道、史各庄街道,但直至2019年6月22日才得以实施[15]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龙泽园街道下辖以下村级单位:[16]

佰嘉城社区、​龙华园二区社区、​龙华园社区、​慧华苑社区、​通达园社区、​龙泽苑社区、​龙泽苑东区社区、​龙腾苑二区社区、​龙腾苑三区社区、​龙腾苑四区社区、​龙腾苑五区社区、​龙腾苑六区社区、​云趣园社区、​风雅园社区、​龙禧苑社区、​龙禧苑二区社区、​龙锦苑二区社区、​龙锦苑四区社区、​龙锦苑五区社区、​龙锦苑六区社区、​龙跃苑一区社区、​龙跃苑二区社区、​龙跃苑三区社区、​龙跃苑四区社区、​龙跃苑东二区社区、​龙跃苑东四五区社区、​北郊农场社区、​天龙苑社区、​北店嘉园社区、​良庄家园社区、​智慧社社区、​国仕汇社区和​三合庄村。

此外,总政机关回龙观小区[17][18](位于天龙苑社区北侧、霍营街道的和谐家园社区西侧)在地理上属龙泽园街道[19],且该小区底商、周边道路等由龙泽园街道管理。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