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848年彰化地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848年彰化地震,是1848年(道光廿八年)12月3日发生于大清台湾彰化的大地震,造成彰化、鹿港地区居民严重伤亡。

事实速览 日期, 震级 ...

起因

1848年彰化地震是由于彰化断层错动所引起[2]。彰化东侧为八卦台地,该台地除了是地形交界外,也是彰化断层的位置。彰化断层是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列为第一类活动断层,此条断层在西元1848年的活动造成台湾中部重大地震灾害[3]。有研究认为,由灾害规模、受灾地区与灾害较严重区域分布等资料推估,1848年彰化地震与整段彰化断层,包括大甲断层铁砧山断层清水断层,与彰化断层的错动有密切的关联[4]。考量到当时台湾地区的人口与聚落分布情形,此一能够造成上千人死亡与二万多间房屋全倒的地震,其规模应该大于7,且震源深度相当浅,应小于10公里[4]

伤亡损失

地震共造成1,030人死亡,22,664户全倒,其中13,993间瓦房、8,671间草房[1][4]。受灾较严重地区为大肚上堡大肚中堡大肚下堡、大武郡东、西保、燕雾上、下保、南、北投保、马芝遴保、半线保。除了南、北投保外,受灾较严重地区呈现南北狭长的分布,与彰化断层或是大甲-铁砧山-清水-彰化断层相当吻合[4]

关于彰化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及损失,依照台湾总兵吕恒安等折所示:[5][6]

彰化地震造成台湾中部诸多庙宇严重损坏,而后地方士绅等集资重修[3]

  • 鹿港龙山寺受损,咸丰二年(1852年)龙山寺再度重修,并增建拜殿。
  • 鹿港凤山寺庙宇受损,清咸丰六年(1856年)至咸丰九年(1859年)进行重修。
  • 鹿港金门馆庙宇受损。
  • 鹿港城隍庙严重受损,遂由地方士绅倡议重修,道光卅年(1850年)完成修护。
  • 定光庵地震后,由信徒张连喜等人重修,改名为“定光佛庙”。
  • 元清观五门殿(前殿)及戏台崩塌受损,倡捐兴修⋯⋯即于光绪丁亥秋开光谢土⋯⋯以庆落成焉。[3]
  • 芬园宝藏寺庙宇倾圮,各界响应而共捐银1,429圆重修,于道光卅年(1850年)完工。
  • 彰化西门福德祠正殿受损,西街信士陈庇隔年捐资修建正殿。
  • 彰化镇安宫〈重建镇安宫记〉亦叙述:“⋯⋯于道光廿八年,以地震故,大殿倾颓而神像蒙尘久矣。”[3]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