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34年中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年表 |
世纪: 19世纪中国 / 20世纪中国 / 21世纪中国 |
年代: 1900年代中国 / 1910年代中国 / 1920年代中国 / 1930年代中国 / 1940年代中国 / 1950年代中国大陆 / 1960年代中国大陆 |
年份: 1930年中国 / 1931年中国 / 1932年中国 / 1933年中国 / 1934年中国 / 1935年中国 / 1936年中国 / 1937年中国 / 1938年中国 |
纪年: 甲戌年(狗年)、中华民国23年 |
大事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取消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之名义和组织,红一方面军总部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合并,方面军所属部队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称中央红军,2月3日中革军委改组,主席仍由朱德担任,周恩来、王稼祥为副主席[1]:4573。
- 1月1日——中央军对福建人民革命军发动总攻[1]:4547。
- 1月6日——张学良由意大利乘“康脱浮特号”轮回国,途经香港登岸访胡汉民;国民政府指令行政院,派陆军第三十五师师长马鸿宾兼任甘宁边区“剿匪”司令[1]:4552。
- 1月7日——“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召开各部总长会议,审议《国策大纲》,准备实行帝制[1]:4552。
- 1月8日——“满洲国”加紧复辟帝制活动,国务院召开特别内阁会议,讨论向溥仪提出《国体建议书》,1月11日日本关东军授意省、市长向溥仪呈送《改帝制建议书》[1]:4553。
- 1月12日——国民政府特派蒋鼎文为赣粤闽湘鄂“剿匪”军东路总司令:国民政府任命陈仪为福建省政府委员兼主席,省政府暂设延平,由行政院转饬陈仪迅即赴任[1]:4557。
- 1月13日——福建人民政府及其第十九路军退出福州,撤往漳州、泉州,蔡廷锴等通电在漳州设人民政府,在泉州设总部,表示坚持战斗[1]:4557。
- 1月15日——第十九路军全部撤离福州[1]:4559。
- 1月20日——国民政府任命邓家彦为国民政府委员;“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谒见“执政”溥仪,呈递劝进帝位建议书,并称于3月1日实行帝制,以溥仪为“满洲帝国皇帝”[1]:4565。
- 1月22日——国民政府特派顾维钧为海牙公断院公断员[1]:4567。
- 1月23日——国民政府任命阮肇昌为陆军第五十七师师长,李松山为第五十五师师长[1]:4567。
- 1月24日——国民政府令免陈仪军政部政务次长职,遗缺由顾祝同继任[1]:4569。
- 1月26日——林森在南京国民政礼堂宣誓连任国民政府主席职,蒋介石、汪精卫等各中央委员、各部院会长官、各机关代表千馀人出席,中央监察委员吴敬恒任新职大典主席,代表中央授印、监誓,并政训词,林森宣读誓词并致答词[1]:4570。
- 1月27日——国民政府任命李文范为国民政府委员[1]:4571。
- 1月28日——蒋介石委派陈调元任赣粤闽湘鄂“剿匪”预备军总司令,2月7日陈至南昌设总司令,3月23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1]:4572。
- 1月29日——国民政府任命傅汝霖为内政部常务次长[1]:4572。
- 1月30日——国民政府任命班禅额尔德尼为国民政府委员;行政院会议决议,撤销青海西区屯恳督办公署,免去孙殿英督办兼职(2月1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1]:4572。
Remove ads
- 2月1日——蒋介石由南京抵杭州,部署福建军事善后事宜,同日张学良往杭州谒蒋,向蒋表示“一切听命中央”[1]:4574。
- 2月6日——第十九路军福建事变失败;新疆“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沙比提大毛拉率兵围攻马占仓、马绍武军,马仲英派东干回军6,000人由焉耆前往救援,是日马军击溃“沙比提军”,进占喀什噶尔之疏附(回城),沙比提逃往叶尔羌,人员星散,“东土耳其共和国”解体[1]:4578。
- 2月7日——国民政府特派张学良为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国民政府令免第四十一军军长兼第四十师师长孙殿英本兼各职[1]:4579。
- 2月8日——中国民党中央决定组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以蒋介石、林森、汪精卫、孙科、戴季陶等九人为建筑委员,拟定于南京明故宫旧址建馆[1]:4580。
- 2月9日——蒋介石由杭州飞南昌,行前召见张学良指示豫、鄂、皖三省“剿共”计划,抵南昌后即饬赣西各县部队跟踪追击湘赣红军[1]:4580。
- 2月11日——陈铭枢离开香港,乘“康德罗梭号”轮赴法国[1]:4584。
- 2月13日——蒋介石在南昌召集顾祝同、陈诚、熊式辉、陈调元及西、南两路军代表举行军事会詓,部署“剿共”军事,继续指挥第五次“剿匪”军东路总司令、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陈诚为北路军前敌总指挥[1]:4585。
- 2月14日——北平军分会委傅作义任晋绥军总指挥,阎锡山亦派王靖国、赵承绶率部集中临河,袭击孙殿英军后路[1]:4585。
- 2月19日——新生活运动开始,蒋介石在南昌行营扩大纪念周上讲演《新生活运之要义》,称“新生活运动……就是要使全国国民军事化”,要求首先在南昌和江西推行、发动“新生活运动”,2月21日南昌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成立,蒋自任会长,旋颁《新生活运动须知》,2月23日蒋在南昌再次讲演要求全国达到“国民生活军事化”[1]:4587。
- 2月26日——蒋介石电令陈济棠速饬所部分向雩都、兴国及筠门岭进展,配合北路军、东路军进攻红军[1]:4593。
- 蒋介石设立侍从室,派晏道刚为主任[1]:4616。
- 3月1日——溥仪在日本导演下称帝,改称“大满洲帝国”,年号“康德”,公布《组织法》,规定即日改称总理各部职务为大臣,执政府改称宫内府,并新设国玺府;张学良在汉口任豫鄂三省“剿匪”副司令职,3月5日武昌设立行营[1]:4595。
- 3月3日——国民政府令免岳盛宣第四十六师师长职[1]:4597。
- 3月5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讲演《新生活运动的中心准则》,要求学习曾国藩、胡林翼,以礼、义、廉、耻为新生活运动准则[1]:4599。
- 3月10日——国民政府令派朱天森为海军学校校长[1]:4603。
- 3月16日——国民政府任命夏楚中为陆军第九十八师师长,韩汉英为第五十九师师长,派马步芳为新编第二军军长(仍兼第一百师师长)[1]:4607。
- 3月25日——陈果夫、邵元冲、吴铁城、叶楚伧、潘公展等发起“中国文化建设协会”,是日在上海成立,以反对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反对共产主义为宗旨,要求“发扬固有文化”,提倡孔孟之道,3月29日举陈立夫为理事[1]:4613。
Remove ads
- 4月1日——南昌行营在南昌再次召开“剿共”军事会议;陈调元在南昌正式就任赣粤湘鄂五省“剿匪”军预备军总司令[1]:4617-4618。
- 4月4日——国民政任命戴嗣夏为陆军第四十六师师长[1]:4621。
- 4月6日——黄郛抵达南昌面谒蒋介石,报告华北情形及日方侵夺华北所提之各项要求,与蒋讨论通通车、通邮谈判方针[1]:4622。
- 4月11日——蒋介石、汪精卫和黄郛等在南昌商议华北问题及对日外交方针[1]:4625。
- 4月17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发表声明(简称“四一七”声明或天羽声明),经外务次官重光葵认可后发表,内容要点为:一、“维持东亚和日本之根本政策”,若中国“利用化国以谋排日”,日本“断然反对”;二、日本反对“列国以共同之形式援助中国”,如投资、军事顾问、教育和出售武器;三、日本反对列国与中国进行“具有紊乱东亚和平秩序性质”的经济交涉;四、日本反对列国“以财政援助”为名“暗助中国抗击日本”;五“维持东亚和平与秩序”,必须由日本“单独为之”[1]:4630。
- 4月18日——国民政任命欧震为陆军第九十师师长,免去吴奇伟第九十师师长职[1]:4632。
- 4月19日——中国外交部就日本“天羽声明”发表声明,表示:“中国深信国际和平之维持,端赖世界各国之群策群力。……世界无一国家,得在任何地方,主张有独负维持国际和平之责任。”[1]:4633
Remove ads
- 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研讨广昌战役后之战局及今后作战方针,毛泽东提出将红军主力分向福建、浙江、江苏、湖南进军,突入后方广大无堡垒地区,用以吸引国军并使其兵力分散,然后回兵江西收复苏区,最后决定在石城以北加筑工事构成防卫瑞金防线,并紧急开展扩大红军运动,以组织粉碎国军第五次“围剿”之军事力量[1]:4653。
- 5月1日——国民政府任命陈明仁为陆军第八十师师长[1]:4647。
- 5月2日——北平军分会任命汤玉麟、孙殿英为高等顾问[1]:4648。
- 5月8日——国民政府任命马步芳为陆军第一〇〇师师长[1]:4651。
- 5月13日——香港石嘴子华南煤气公司发生爆炸,死百馀人,伤千馀人,民房被毁数十家[1]:4655。
- 5月14日——蒋介石电令各省、市政府严防鼓动罢课、反对会考,倘有故违,应断然处置,立即制止,一律拿办[1]:4655。
- 5月15日——蒋介石为规范新生活运动之进行,是日颁布《新生活运纲要》附《新生活须知》,《纲要》指出,新生活运动之主旨,即是使国民生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三者实现,是谓生活合理化。合理化所赖以实现之规律,曰‘礼义廉耻’所赖以之事项,曰‘衣食住行’。使我全体国民以‘礼义廉耻’为规律,实现于‘衣食住行’之中……是谓生活革命化之完成。而我中华民族复兴之基础,亦即奠定此”;国民政府任命黄维为陆军第十一师师长、曾三省为安徽反省院院长[1]:4655-4656。
- 5月25日——蒋介石在武昌召开豫、鄂、皖三省边防“剿匪”会议[1]:4661。
- 5月29日——国民政府通令各机关禁借外债[1]:4663。
- 5月30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议:一、定8月27日为孔子诞辰纪念日(6月16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二、通过《妇女运动指导纲要》[1]:4665。
- 5月31日——宋子文、孔祥熙发起组织之中国建设银公司在上海开成立大会,6月3日召开首届董事会议,孔祥熙任董事长,执行董事宋子文、贝祖贻,宋子良任总经理,定7月1日正式营业[1]:4665。
Remove ads
- 6月5日——国民政府任命徐培根为参谋本部厅长,免其原任航空署长职[1]:4669。
- 6月13日——国民政府任命杨步飞为陆军第六十一师师长[1]:4674。
- 6月15日——蒋介石由九江抵达南京[1]:4675。
- 6月17日——中国国民党中政会决定,在省府所在地,或工商业异常发达,居民复杂之特殊地区,因不适用一般县市组织法,特设地方行政局之组织[1]:4677。
- 6月18日——张学良出巡豫鄂边区,是日抵达潢川,6月21日在潢川召开军事会议商定反共军事,之后再赴商城及皖西立煌、六安,6月27日张回武汉[1]:4677。
- 6月24日——国民政府令免王世杰国立武汉大学校长职,任命王星拱为武汉大学校长[1]:4681。
- 7月1日——蒋介石在南昌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自任总会长,邓文仪等22人为干事,熊式辉、杨永泰、何应钦等37人为指导员[1]:4684。
- 7月5日——蒋介石改组军政部航空署为中央航空委员会,自兼委员长,由黄秉衡、张惠长任委员立煌[1]:4687。
- 7月7日——蒋介石离开南京前往庐山主持反共军事,翌日抵达庐山[1]:4688。
- 7月8日——军事委员会任命邹作华为炮兵学校校长,9月3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1]:4688。
- 7月10日——行政院第一六八次会议,决议任命黄镇球为防空学校校长,7月16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1]:4690。
- 7月14日——国民政府任命周至柔为中央航空学校校长[1]:4692。
- 西南政务会议决议,准夏威升第十五军军长,夏奉命在桂林设军部,指挥所部阻截红军长征先遣队[1]:4734。
- 9月8日——国民政府令免王仲廉陆军第八十九师副师长,提升王任该师师长[1]:4726。
- 9月15日——国民政府命令由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直接指挥豫鄂皖边区军事,撤销原豫鄂皖边区剿匪总司令部,准免刘镇华总司令兼职[1]:4731。
- 9月18日——国民政府任命陈琪为陆军第八十师师长[1]:4732。
- 9月21日——国民政府任命马衡为北平故宫博物院院长[1]:4734。
- 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闻天为《红色中华》报撰写之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于是日发表,发出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突围西征实行战略转移之动员令[1]:4739。
- 10月3日——司法行政部部长罗文干呈请辞职,翌日中国国民党中政会决议将司法行部改属司法院,10月17日中政会决定以居正兼司法行部部长,10月20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1]:4743。
- 10月4日——蒋介石偕杨永泰、晏道刚等由庐山出发,前往武汉、北平、察哈尔、归绥、太原、西安等地视察[1]:4744。
- 10月5日——蒋介石乘“永绥”舰抵汉,召见有关军事将领,询问豫、鄂、皖边区“剿共”军情况,翌日召集张学良等会商豫、鄂、皖三省边区反共军事,10月8日蒋在武昌总部扩大纪念周上训话,强调“欲强,教民死;欲富,教民劳,何事不成”[1]:4744。
- 10月9日——蒋介石在张学良、刘峙等陪同下离开武汉北上,前往豫、陕、甘、宁各省视察,翌日蒋等经郑州抵达洛阳主持洛阳军分校开学典礼,何应钦亦由北平抵达洛阳晤见蒋;国民政府任命陈公博兼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所长,准免彭位仁陆军第十六师师长职[1]:4747-4748。
- 10月10日——晚,中共中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从江西瑞金出发,率红一、红三、红五、红八、红九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人撤离中央苏区,向雩都集中,实行战略转移,踏上向西突围之征途,这便是后来被称之为红军长征之开始;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党中央分局和苏维埃政府中央办事处,以项英为党中央分局书记,陈毅为中央办事处主任,10月22日又宣布成立中央军区,由项英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红军共兵力三四万人坚持游击战争,保卫苏区[1]:4748。晚,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人员共86,000馀人,从瑞金等地出发,被迫实行长征[2]:321。
- 10月12日——蒋介石偕张学良抵达西安[1]:4750。
- 10月15日——蒋介石委上官云相为“豫鄂皖三省边区剿‘匪’军追剿总指挥”,编为五个支队进攻鄂豫皖红军[1]:4752。
- 10月16日——中央红军分别从瑞金、长汀、宁化向雩都集中完毕,共五个军团两个纵队,总计8.6859万人,当日黄昏从十个渡口分别渡过雩都河;立法院三读通过《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凡12章178条,宪草会议结束;王宠惠由香港返抵广州会见陈济棠等[1]:4752。
- 10月18日——蒋介石训令各省军政机关,将各地反共军事史料汇编成册,上交南昌行营第一厅附设之“剿匪”战史编纂处,编写《剿匪战史》[1]:4753。
- 10月19日——蒋介石在兰州甘肃省政府对党、政、军首领训话,要求厉行新生活运动,中午11时许乘机飞宁夏,翌日返西安[1]:4754。
- 10月21日——中央红军各军团进入第一道封锁线[1]:4755。蒋介石结束西北视察前夕,前往咸阳拜谒汉茂陵和周陵,蒋介石日记谓:“谒文武周公之陵,而不思发扬光大其先人之基业者,非吾族类矣。”[3]
- 10月23日——中央红军全部突破第一道封锁线;蒋介石偕杨永泰等自西安经洛抵达开封,张学良已先一日由洛阳返汉,翌日蒋等由开封经济南飞抵北平;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决定撤销战区整理会,将其改组更名为战区清理委员会,呈行政院鉴核,是日行政院会议通过,令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予以设立;国民政府任命唐俊德为陆军第九十五师师长[1]:4757。
Remove ads
- 本月至12月——中央红军主力突破湘江封锁线,跳出包围圈,红军由86,000馀人锐减至30,000多人[2]:325。
- 11月1日——中国童子军总会于10月20日经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国理事会,推举蒋介石任会长,戴季陶任副会长,王世杰任理事长,是日该总会接收中国童子军总会筹备处及中国童子军司令部,正式宣告中国童子军总会成立[1]:4766。
- 11月4日——蒋介石视察张家口,出席张北军民欢迎大会,演说《英雄之志业何在》[1]:4766。
- 11月5日——中央红军是日起开始突越汝城、城口间第二道封锁线[1]:4766。
- 11月8日——中央红军全部由江西汝城南部天马山及城口间通过第二道封锁线[1]:4769。
- 11月10日——东路军李默庵率第十、三十六两师进占瑞金,国民政府宣布第五次“围剿”结束;国民政府明令改组河北省政府,任命于学忠为河北省政府委员兼主席[1]:4770-4771。
- 11月11日——中央红军大队开始冲越第三道封锁线[1]:4771。
- 11月12日——蒋介石由武汉赶回南昌,当晚以南昌行营发出文(12日)酉电令,特派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1]:4772。
- 11月14日——何键在衡阳成立“追剿”军总司令部,宣布就任总司令职,蒋介石特派刘文岛至衡阳监誓[1]:4772。
- 11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大纪念周上作报告,称对江西苏区红军之“围剿”军事告一段落,同日蒋至九江乘轮往南京[1]:4778-4779。
- 12月1日——驻闽绥靖公署在漳州成立,蒋鼎文就主任职,翌日赣绥靖公署在吉安成立,顾祝同就主任职,刘峙在河南开封任河南保安司令兼职[1]:4790。
- 12月4日——行政院决议:河北省省会由天津迁回保定[1]:4793。
- 12月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特任朱培德代理参谋总长,唐生智为训练总监,陈调元为军事参议院院长;内政部长黄绍竑辞职照准,遗缺由黄郛兼任;追认国民政明令特派顾祝同为驻赣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为驻闽绥靖公署主任,并裁撤赣粤闽湘鄂“剿匪”军东、西、南、北各路总司令部及预备军总司令部;盗窃及偷运故宫古物案,交该管机关严厉究办[1]:4794。
- 12月7日——国民政府令免朱培德原兼代训练总监部训练总监职,特任朱为代理参谋本部参谋总长,免去唐生智原军事参议院院长职务,特任唐为训练总监部训练总监,特任陈调元为军事参议院院长,准免贺耀组参谋本部参谋次长职,任命杨杰为参谋本部参谋次长[1]:4795。
- 12月12日——国民政任命鲁涤平为军事参议院副院长,曾仲鸣为铁部政务次长,准钱宗泽辞铁道部政务次长职;国民政府明令改组浙江省政府,免鲁涤平原省政府委员本职、省政府主席兼职,任命黄绍竑为浙江省政府委员、兼省政府主席及民政厅长[1]:4798。
- 12月13日——蒋介石电令撤销江西各地封锁区,并令江西各县停筑碉堡[1]:4799。
- 12月19日——南昌行营组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谋团,任命贺国光、杨吉晖为正、副主任,令克日入川,其他要人员为第一处处长刘倚仁、第二处处长王又庸、政训处处长柏良、高级参谋李伯华等,12月29日贺等由九江乘轮西上[1]:4803。
- 12月21日——国民政府明令改组四川省政府,免去刘文辉四川省政府委员、兼省主席及兼民政厅长,任命刘湘为四川省政府委员兼省政府主席[1]:4803-4804。
- 12月22日——国民政府令准免居正兼司法行政部长职,任命王用宾为司法行政部长;准免王用宾考选委员会委员长职,任命陈大齐为考选委员会委员长;准免谢冠生辞司法行政部政务次长职[1]:4804。
- 12月23日——陈济棠设韶关行营,命余汉谋为行营主任[1]:4805。
- 12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中常会选任马超俊为国民政府委员会,补邓泽如遗缺[1]:4806。
- 12月28日——国民政府任命黄绍竑兼浙江省保安司令,免去鲁涤平浙江省保安司令职,任陆洪东为司法行政部常务次长[1]:4807。
- 12月31日——国民政府任命胡宗南为陆军第一师师长,准免潘恩培司法行政部常务次长职[1]:4808。
逝世
- 1月2日——伍朝枢,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患脑溢血病逝香港[1]:4549。
- 1月10日——杨树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前海军部长、福建省政府主席,在上海病逝[1]:4555。
- 3月1日——鲍贵卿,前北洋政府陆军总长、吉林省督军兼省长,在北平病逝[1]:4596。
- 3月25日——朱瑞墀,新疆省代理主席,病逝[1]:4613。
- 4月11日——荫昌,前清政府陆军部尚书、军咨大臣、袁世凯大总统府侍武官长,病死于北平[1]:4626。
- 5月30日——隆夏尔,前达赖心腹、西藏亲英派首领,被热振摄政逮捕处决[1]:4653。
- 7月1日——方声涛,中国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原福建省政府主席,病逝上海[1]:4685。
- 7月14日——刘半农,北京大学教授、研究部文史部主任、著名语音律专家,病逝于北平[1]:4692。
- 9月14日——王占元,前北洋政府两湖巡阅使兼湖北省长,病死于天津[1]:4730。
- 9月29日——马联甲,前北洋政府安徽督军,病死于安徽东流四区马坊村[1]:4740。
- 11月13日——史量才,上海《申报》总经理,乘汽车由杭州返回上海,途经浙江海宁县翁家埠附近突遭军统特务行动组赵理君等阻击遇害[1]:4772。
- 12月19日——邓泽如,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兼国民政府委员,在广州病逝[1]:4803。
- 12月23日——陈少白,辛亥革命志士、香港《中国日报》创办人,在北平病逝[1]:4805。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